(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035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雨山雨 【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山雨一文区别于山中访友 , 山中访友是全景式的,写了许多景,而本文只是写一种景物“雨” 。第一小节,围绕着来得“来得突然”来写。破折号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说明“突然” ,表现雨来得“悄悄” 。文章写雨重点抓住山雨的声音与颜色来描写,文章 2,4 小节写的是山雨的声音。写声音要将之比喻成音乐,这是常理,音乐是最动听的声音。本文也不例外,但本文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在于三个比喻。一是“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在歌谣前加上“无字”一词。表面看这首歌谣只有旋律,而实质是写这声音美得无以言表。后面两个比喻更妙,作者把雨写成了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把大自万物写成“奇妙无比的琴键” ,赋

2、予了雨丝以人格,雨就成了艺术家,整个大自然成了一架奇妙的钢琴。而且作者还说:“每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什么幻想的色彩?这声音让人陶醉,让人浮想翩翩,进入梦幻的世界。教学时要将这三个比喻拉出来,让学生去发现喻词的不同。同时我们还要将它们改为简单比喻让学生去比较,作者这种写法的好处我们可以将他改为“雨声像歌谣” 、 “雨丝像手指” “自然界万物像琴键”让学生去读,去感觉,去领悟自己写作时应怎么处理。第 6,7 小节写雨色。作者首先是对色彩进行直接描述。我们可以通过品读让学生根据文字去想像作者眼前的雨后山林之色彩。雨后的山野,从整体看就是“嫩绿”的,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嫩绿之中。而仔细地去分辨,刚又

3、“色彩层次多得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淡青、全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特别要指出的作者的联想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种绿色是清新的、沁人心脾的,这种清新的感觉,流进了我的心胸,令人心旷神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

4、导入,揭示课题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就让我们来发现, 去倾听, 去感受山雨的美!揭示课题:山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3、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感悟山雨的音乐美: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5、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 ,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 ,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 )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感悟山雨的色彩美:学生朗读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

6、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里实写雨的色彩绿,给人清新的感觉。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 )、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

7、,只留下了它的余韵。、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总结:大自然创造了美,作者发现了美,描写了美,而我们也通过丰富的想象感受了美,用动情的朗读再现了美。实话实说,这节课我感觉感到很快乐,因为始终被美丽所紧紧包围。你们呢?快乐吗?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山雨雨前雨中 颜色美 声音美 喜爱之情雨后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山雨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是略读课文,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的喜爱之情.

8、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是教学的难点。一、注重语感体验,加强朗读训练这篇文章是属于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情景中阅读,在探究中感悟,在体验中交流,极力营造一种自由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文本世界里自由驰骋。引导学生想象感悟中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雨天。整体感知时加强文本中如诗一般的文字品味、欣赏。阅读中,一切都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中美的文字描写了美的意境,美的意境惟有靠阅读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领略,领略文字背后那美的意境。二、赏析

9、优美语句,加强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加强语言的积累,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我的这节课语文课上,我注重了引导学生对本文优美语句的赏析和积累。让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反复读,多想象,多感悟,不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含义,但要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力求通过品读、积累成诵等多种方式的阅读实践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完成全程的阅读 。课文中有很多美的词语、句子,但是对于优美的意境课堂中创设的还不够,有的学生好象并没真正感受到,一堂课下来,虽然读了,想了,但显得很空洞。三、分析文章写法,加强写法的引导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这篇文章也是学生习作的优秀例文。我在教学中,先教给学生赏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我还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我的这节课引着学生从课文中的文本延伸到了生活中、文学里,不仅是朗读、感悟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他能力的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