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67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滥竽充数 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27-2 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寓言内容。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小组自学讨论,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寓意,引导学生行为,做一个有真本领的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寓言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 课时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生字一、生字:1.滥 泛滥 过度,没有限制。宁缺毋滥 滥用职权2.竽 古乐器,形状象现在的笙。3.郭 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城郭 东郭 姓4.腮 两颊的下半部:腮帮子 腮腺5.腔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胸腔 口腔 满腔热血 话:开腔 答腔 搭腔乐

2、曲的调子:高腔 唱腔 花腔说话的腔调:京腔 学生腔6.混 搀杂:混合 混为一谈 蒙混:混充 鱼目混珠苟且地生活:混日子胡乱:混出主意扩词:混沌 混合 混迹 混乱 混同 混淆 混杂 混浊二、正音字二、正音字:滥(ln)竽(y)充数 齐湣(mn)王三、多音字:三、多音字:混 hn(混蛋) hn(混乱)四、形近字:四、形近字:滥( )竽( )腮( )腔( )监( )竿( )思( )控( )五、解词:五、解词:排场: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待遇:接待,对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A A 案)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一、 动画引入,揭示课题动画引入,揭示课题1. 课前,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

3、动画片或图片,看完后请你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齐读并板书。3.结合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二、 初读课文,初知大意初读课文,初知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2.讨论: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3.理解“装腔作势”:(1)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同桌互相表演装腔作势。(2)指生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其他同学为他们配读。(3)指导朗读:(4)再指生演齐湣王,听听个别朗读

4、,谁来试试?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也”字说明什么?4.齐读,注意体会感情。三、三、 阅读讨论,理解寓意。阅读讨论,理解寓意。1.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请学生自己讨论并寻找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原因和结果。(1)请一个小组先来汇报: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的原因,再读读文中有关的句子说明理由。A.齐宣王爱讲排场。板书:爱讲排场句子: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B.南郭先生善于装腔作势。板书:装腔作势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

5、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2)指导朗读。2.汇报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 (板书:结果 只好逃走)(1)句子: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2)指导朗读。3.齐读课文。读完之后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板书:真才实学 严格把关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 之类的事情 ,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一、复习巩固1.指名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的人物。2.他们都是怎样的人?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3.这

6、则寓言揭示了怎样的道理?4.再读课文。二、处理课后习题。二、处理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充好。装腔作势:为引人注意或吓唬人,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出某种情态。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混(hn)水摸鱼:同浑水摸鱼。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二、编课本剧。二、编课本剧。三、续编三、续编滥竽充数滥竽充数 ,题目可改,题目可改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板书设计:滥竽充数齐宣王 讲排场 南郭先生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齐湣王 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偷偷逃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B B 案)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

7、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滥竽充数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8、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大组交流,切透课文。板书小结,深化课文。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三、阅

9、读填表,理解寓意。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兴趣?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2.学生讨论填表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

10、启示。 (读课文,反馈)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五、课后延伸。五、课后延伸。1.师: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题目:南郭先生下岗后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课后拓展:课后拓展:寓言故事会寓言故事会一、讨论。一、讨论。故事会怎样开?(方式方法及计划。 )故事的来源?(课本中的故事,课外书中的故事,听说的故事等)二、指导学生制定计划书。二、指导学生制定计划书。故事种类:寓言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口头讲述;化装表演;双簧等形式;程序或穿插活动:现场采访;即兴问答;即兴续编。总结活动:评选最佳表演奖。故事大王。畅谈感受。三、召开故事会。三、召开故事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