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20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型玻璃 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玻璃新型玻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朗读课文。5句子训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2进行词句训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理解词语。4.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谁见过玻璃

2、?你能说说玻璃有什么作用吗?教师板书:“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教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二、教师范读课文。二、教师范读课文。1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1)夹丝网防盗玻璃;(2)夹丝玻璃;(3)变色玻璃;(4)吸热玻璃;(5)吸音玻璃。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课文是从 1、2、3、4、5 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 6 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新型玻

3、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三、指导分段。三、指导分段。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每个自然段讲的都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因此均可以独立成段。由此,可得出本课的自然段也就是它的结构段。四、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四、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1划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归纳。3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熟字加偏旁“型、罪、恙、炎、调、促、粘、阻、踪、付、店、废。 ”熟字换偏旁“浅” 、 “线”去掉“纟”换上“氵” ;“粘” “战”去掉“戈”换上“米” ;“调” “绸”去掉“纟”换上“讠” 。编顺口溜:两“火”

4、“炎” 。编谜语。一“心”咬掉羊尾巴。 (恙)4巩固练习。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比一比,再组词。型( )非( )足( )发( )付( )刑( )罪( )促( )废( )寸( )占( )周( )且( )浅( )店( )绸( )阻( )线( )粘( )调( )祖( )践( )五、理解不懂的词。五、理解不懂的词。1提出不懂的词,学生解答。2查字典,理解词义。例: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害。报警一般指报告紧急情况。本课指发出紧急信号。是动词。警报发出的表示有危险的信号。是名词。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动窗帘”就是指变色玻璃。“问世”词典

5、中解释是指著作等出版跟读者见面。联系上下文本课中的“问世”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六、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六、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1 “看守”中的“看”读 kn,不读 k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n,不读 nin;“调节”中的“调”读 tio,不读 dio。2 “促” “罪” “阻” “踪”是平舌音, “粘”是翘舌音,要读准。七、作业。七、作业。1写生字、词。2练习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

6、觉性。2.了解课文中的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3.朗读课文。4.句子训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句子训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通过检查复习导入新课。一、通过检查复习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教师板书: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消音玻璃。二、讲读课文。二、讲读课文。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特点: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丝网接电源,跟自动

7、报警器相连。作用:防盗。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2)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自由读)(“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3)思考:

8、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这句话用了 3 个“可以”一个“也可以” ,说明“夹丝网防盗玻璃”用途很广泛。 )(4)指导朗读该句子。(5)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说一句话吗?例如:铅笔的用途可广了,老师可以用它备课,学生可以用它写作业,工程师可以用它设计图纸,画家也可以用它勾画蓝图。(6)引导学生看课文开头。指名读课文前三句。这三句讲的什么?(警察破获一起企图划破玻璃盗窃展品的案件,而报警的却是玻璃。 )(7)思考: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好处:引人读兴。为后文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和用途埋下了伏笔。(8)指导朗读第一段。2总结学

9、习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读课文;想问题;划句子;谈理解;看开头;朗读课文。3按照总结出的学习方法 4 人一小组学习第二、三段。第二段讲的是“夹丝玻璃。 ”特点:非常坚硬,受击安然无恙,碎了藕断丝连。作用:高层建筑采用,保证安全。理解:“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成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安然无恙”指很安全,没有受到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但受不到任何伤害。“藕断丝连”是一种比喻,它比喻表面上好像断了关系,可实际上仍然牵连着。本课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然粘在一起。正是由于

10、“夹丝玻璃”有这个特点,所以高层建筑上采用这种玻璃安全可靠。因此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好处:承上启下。第三段讲的是“变色玻璃” 。特点:反射阳光,改变颜色。作用:调节室内光线。理解:“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看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调节室内的光线。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变色玻璃”的特色和作用,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有关变色玻璃的知识。如:变色玻璃为什么变色?变色玻璃又是怎样制成的呢?原来在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之中加入一些光敏感物质,再经过高温处理,就制成了“变色玻

11、璃” 。由于加的那些光敏感物质微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因此不影响透明度;当遇到强光照射的时候,那些小微粒迅速分解成许多能阻挡光线的银离子,使玻璃由暗变黑,等外界的光线变弱了,那些银离子又重新恢复成原来的小微粒,这时玻璃又由深变浅了。“自动窗帘”因为变色玻璃能自动调节光线,阻挡室外视线的作用,所以叫“自动窗帘。 ”开头:“还有一种变化玻璃 ,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好处:直接引入、清楚明白。4小组汇报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适当加以指导。5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独立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四、五段,然后指名作汇报。6第四段讲吸热玻璃。特点:使房间冬暖夏凉。作用:阻挡强光和冷气。理解:

12、问世本文指市场上,吸热玻璃已经诞生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了。在学生汇报对第 4 段的理解时,教师适时处理思考练习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在炎热的夏天, “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 “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1)指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如:“吸热玻璃”对人类的帮助很大。在炎热的夏天里,它挺身而出,把强烈的阳光拒之门外;使人们感觉不到热;在寒冷的冬季里,它又挺身而出,把冷空气挡在门外,使人们感觉不到冷)(2)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在春季里,农民辛勤地把种子撒向田间;在秋季里,农民又把丰收的果实奉

13、献给人们。 )开头:“有人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啊!”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7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8第五段讲“吸音玻璃。 ”特点:消除噪音。作用: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开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好处:引人注意。9指名汇报自学情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10巩固 15 段的内容。教师可分别指 5 名学生分别扮演:“夹丝网防盗玻璃” 、 “夹丝玻璃” 、 “变色玻璃” 、 “吸热玻璃” 、 “吸音玻璃”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11齐读第六段。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懂得,主要说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三、总结全文。三、总结全文。四、作业。四、作业。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在炎热的夏天, “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寒冷的冬季, “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