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父书教学检测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2375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禀父书教学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禀父书教学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禀父书教学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禀父书教学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禀父书教学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禀父书教学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禀父书教学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禀父书教学检测罗蓓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方声洞 2.了解写作背景。 3.熟读文本内容,能深切感受并准确理解方声洞在家书中表达的情感。 4感受革命先烈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就死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二、学习方法:二、学习方法:熟读文本内容,熟悉文本内容,深切感受热血男儿国难之际的情怀和积极 的人生价值观。 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方声洞(18861911),黄花岗烈士。福州市人。自 1902 年起,两度赴日留学,先后在 成城军校和千叶医科学校就读。1903 年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 。1905 年与兄方声涛, 姐方君瑛,嫂曾醒、郑萌,妻王颖先后加入同盟会,任中国留学生

2、总代表、同乡会议事部 长。1911 年,从日本密运军火入广州后,不顾劝阻,毅然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发动后,随 黄兴攻入督署,寻张鸣岐不遇,遂驰攻督练公所,杀兵勇 20 余人,终因背部负伤、胸前中 弹而死。此信是起义前夕给父母写的。 四、课文分析课文分析禀父书是一封生离死别的绝笔信,我们可以透过书信内容看到以方声洞为代表的 黄花岗烈士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反抗暴政,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书信中的方声洞是在嘱咐身后事,也是在向父亲说明自己因何要勇赴死地。他并不是 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和家庭的温馨。他要去的理由很充分:“故欲保存全国土地,必自驱满 人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第二段短短几句,铿锵

3、有力,将生死之道阐述得如此决绝 和清晰。随后方声洞抱着必死的信念,表述了对革命的忠诚,阐明了个人幸福与民族幸福 的关系, “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 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第三段)并将个人私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 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一己, “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烈士面临为革命献身的关头,从内心汹涌着强烈的情感浪涛。作为革命的先驱,他深 知无国便无家,无家便无孝的道理。但是,身为人子,他又时刻惦念着家人,尤其自己年 迈的父亲, “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 ” 方声洞为同胞争取自由

4、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有了对 父亲的挚爱,才忍心舍弃亲人而英勇赴义。没有对亲人真挚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 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家人笃深的情,也就无意衬托他舍命捐躯的高尚情操。 五、课文思考 1.1.根据课文内容,你觉得在赴义前一天方声洞是带着什么心情来写这篇绝命书的?请从课根据课文内容,你觉得在赴义前一天方声洞是带着什么心情来写这篇绝命书的?请从课 文中找出依据,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文中找出依据,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2.尽管方声洞内心当中还有这么多牵挂?但为他还毅然抛父别子,慷慨赴死,你认为是什尽管方声洞内心当中还有这么多牵挂?但为他还毅然抛父别子,慷慨赴死,

5、你认为是什 么力量在支持他?么力量在支持他?23.阅读林觉民的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妻书 ,结合本文与你的实际,谈谈你对,结合本文与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责任责任”的理解的理解4.4.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这样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两例,并且简述出来或者说出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这样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两例,并且简述出来或者说出他 的一两句名言。的一两句名言。六、知识归纳: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 2、迄于今日 3、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 4、以扑满政府 5、儿刻已廿有六岁矣 6、只以国家不能保 7、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 8、俟其到汉时面交

6、9、临书不胜企祷之至 10、惟祈大人善保玉体 (二)一词多义 1、特 (1)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 (2)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 (3)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2、始 (1)然后始大快于其心 (2)必自驱满人始 (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3、第 (1)第此次之事 (2)山顶千门次第开 (3)府第 3(4)及第 落第 4、即 (1)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 (2)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3)若即若离 5、尔 (1)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2)尔虞我诈 6、果 (1)此禀果到家者 (2) (今游侠)其言必行,其行必果 7、以 (1)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 (2)即以身家计 (3)只以时机未至

7、(4)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 8、临 (1)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 (2)临书不胜企祷之至 9、幸 (1)幸有涛兄及诸孙在 (2)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3)幸谅之 (4)宠幸 10、或 (1)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或为侍中、尚书 (4)牡丹之花,或以氏,或以州 (三)词类活用 1、炫惑内外之观听 2、故欲保存全国土地 3、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 4、勿伤儿之死 (四)成语积累 1、无所不至:42、无所不为:(五)用斜线()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第 以 今 日 事 势 观 之 天 灾 可 以 死 盗 贼 可 以 死 瓜 分 之 日 可 以 死 奸 官 污 吏 虐 民

8、可 以 死 吾 辈 处 今 日 之 中 国 国 中 无 时 无 地 不 可 以 死 到 那 时 使 吾 眼 睁 睁 看 汝 死 或 使 汝 眼 睁 睁 看 我 死 吾 能 之 乎 抑 汝 能 之 乎? 七、拓展阅读并理解文意郑成功禀父书违侍膝下,八年于兹矣,但吾父既不以儿为子,儿亦不敢以子自居,坐是问候阔绝, 即一字亦不相通。总由时势异,以致骨肉悬隔。盖自古大义灭亲,从治命不从乱命。儿初识字,辄佩服春秋之义。自丙戌冬父驾入京时,儿既筹之熟,而行之决矣。 忽承严谕,欲儿移忠作孝;仍传清朝面谕,有原系侯伯,即与加衔等话。夫既失信于吾父, 儿又安敢以父言为信耶?虽然,儿于己丑岁,亦已扬帆入粤屯田数载

9、矣。不意乘儿远出,妄启干戈,袭破我中 左,蹂躏我疆土,虔刘我士民,掳辱我妇女,掠我黄金九十余万、珠宝数百镒、米粟数十 万斛;其余将士之财帛,百姓之钱谷,何可胜计?彼闻儿将回,乞怜于四叔,幸四叔姑存 余地,得以骸归,乃归而又相贰启衅。我将士痛念国耻家亡,咸怒发指冠,是以有漳、泉 之师。陈锦之授首,杨名皋(高)等之屡败,固自出尔反尔之常。且不特此也,异国之兵,如日本、柬埔寨等诸夷兵,旦晚毕至,亦欲行春秋大义矣。 信如父命及清谕,犹且两难;而以父所传之谕若此,乃抄到部院刘清泰所赍之敕若彼,前 后之言,自相刺谬。夫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东西洋饷,我所自生自殖者也;进战退守,绰绰余裕, 其肯以坐享者反

10、而受制于人乎?且以闽粤论之,利害明甚,何清朝莫有识者?盖闽粤,海 边也,离京师数千余时,道途阻远,人马疲敝,兼之水土不谙,死亡殆尽。兵寡必难守, 兵多则势必召集,召集则粮食必至于难支,兵食不支则地方必不可守。虚耗钱粮而争必不 可守之土,此有害而无利者也。如父在本朝时坐镇闽粤,山海宁宁,朝廷不费一矢之劳,饷兵之外,尚有解京。朝廷 享其利,而百姓受其福,此有利而无害者也。清朝不能效本朝之妙算,而劳师远图,年年 空费无益之资,将何以善其后乎?其或者将以三省之虚名,前啖父者,今转而啖儿;儿非 不信父言,而实有难信父言者。刘清泰果能承当,实以三省地方相畀,则山海无窃发之虞, 清朝无南顾之忧,彼诚厚幸。至

11、于饷兵而外,亦当使清朝享其利,不亦愈于劳师远图,空 费帑金万万者乎?况时下我兵数十万,势亦难散。散之则各自啸聚,地方不宁;聚之则师 旅繁多,日费巨万,若无省会地方钱粮,是真如前啖父者故智也。父既误于前,儿岂复再 误于后乎?儿在本朝,亦既赐姓矣,称藩矣,人臣之位已极,岂复有加者乎?况儿功名之念素淡, 若复作冯妇,更非本心,此可为智者道耳。不然,悬乌有之空名,蒙已然之空祸,而人心 思奋,江南亦难久安也。专禀。1.在忠与孝之间,郑成功最终选择了“忠” ,违背了父命,从本文中,你看出了他哪些美德? 他与方声洞之间有何异同?5知识检测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临死特将其就死

12、之原因 赴死 2、迄于今日 至,到 3、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 近来 4、以扑满政府 击 5、儿刻已廿有六岁矣 已经;二十 6、只以国家不能保 保全 7、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 忧虑,忧患 8、俟其到汉时面交 等待,等到 9、临书不胜企祷之至 尽;盼望 10、惟祈大人善保玉体 请求二、一词多义 1、特 (1)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 特地,特意 (2)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 仅,只 (3)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三四岁小兽2、始 (1)然后始大快于其心 才 (2)必自驱满人始 开始,开端 (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最初,当初3、第 (1)第此次之事 但,只是 (2)山顶千门次第开 次

13、第,次序 (3)府第 住宅 (4)及第 落第 科第4、即 (1)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 就,就是 (2)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立即 (3)若即若离 走近,接近5、尔 (1)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如此,这样 (2)尔虞我诈 你,你们6、果 (1)此禀果到家者 果真,当真 (2) (今游侠)其言必行,其行必果 实现,完成67、以 (1)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 凭借 (2)即以身家计 从 (3)只以时机未至 因为 (4)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 目的连词8、临 (1)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 接近,将近 (2)临书不胜企祷之至 面对9、幸 (1)幸有涛兄及诸孙在 幸亏,幸而 (2)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喜悦,高兴 (3)幸谅之 期望,希冀 (4)宠幸 宠爱10、或 (1)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 或者,或许 (2)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者,或许 (3)或为侍中、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