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768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心理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团体心理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团体心理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用团体心理训练的形式,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 亲身体验自身有的巨大潜能, 从而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愿望和创造能力,并引起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等心理特质的积极改变,使潜在的能力得以更好的发挥。主要的训练内容有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内心的“ 恐惧” ,要敢于向自我挑战、面对实际问题,不要“ 愚笨、固执 ” 地分析问题,而是运用智慧,灵活多变地解决问题等。通过训练,学生的乐观性、智慧性、敢为性等人格特征都有了变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奠定基础。(一)建立积极的心态;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导致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

2、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积极心态,一个人如果具有积极的心态、 能乐观地面对人生, 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挫折,那么他就已经获取成功一半。训练中可采用如下几种调节心态的方法:1 自我确认法:写出一系列正向的代表人格的词或句,如“ 积极乐观 ” 、“ 有毅力” 、,? 自信” 、“ 热情” 、“ 我是一个有用的有能力的人” 等,每个词或句都是你对自己的期望。每天朗读这些词或句十遍以上,以此来激励自己。2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立即用积极自我暗示来鼓励自己,如 “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 ” ,“ 我一定能行 ” 等等。同时也可以常对着镜中的我说一些

3、正面、积极的、肯定自我的话语来增强自己的信心。3耐挫力训练:比赛蹲马步,考验自己的意志力、耐挫能力。4十天的心理挑战:积极改变负面心态。“ 十天的心理挑战 ” 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游戏规则: (1) 在随后一连十天里, 心里不可有任何一刻的消极或负面念头、情绪、问话。 (2)当你一有消极或负面的反应时, 就要立即提问自己积极的问题,以转移自己往好的方向想。(3) 当你清晨醒来, 对自己进行 “ 清晨能力之问: 如“ 今天我如何让自己更快乐一些” 、“ 我给他人一些怎样的帮助 ” ;晚上就寝前, 对自己进行“ 夜晚能力之间 ” :如“ 我今天学到些什么 ” 、“ 我为明天做了那些投资;并对提问以明确

4、回答,这些会给你神奇的生活能力。 (4)在这一连十天之中,你始终把注意焦点放在解决办法上, 而不是在问题本身上。(5)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小心已掉进了消极或负面念头、情绪或问话上,可别恼火,要赶快改变这种情况。若是处于这种情况超过五分钟以上, 先前的努力就一律勾销, 第二天早上就得从头做起,接连做上十天。 十天的心理挑战的神奇效能在于会让你看见拖住你一切的内心习惯。会帮助你寻找出有利的解决方法,当你看见自己改变了, 就会建立起无比的自信。会使你养成新的习惯、建立新的标准、产生新的愿望,每天不断成长更加享受人生。面对内心的 “ 恐惧” ,要敢于向自我挑战;恐惧往往不是来自于外界事物,而来自于我们自己

5、的内心。 在一次团体心理训练活动中, 老师请学生列出五项学习生活中最怕的事或物,得到回答最多的说是,怕蛇、怕某门功课学不好。接着老师突然掏出一条长长的活蛇,学生见状后, 紧张得简直是屏住了呼吸, 整个人紧缩成一团。大家不要害怕,这是一条无毒蛇,也不会咬人,如果你们不信的话请看,老师说完将蛇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学生还是惊恐不安,这时老师提议,有哪位勇敢的学生能上来抓一下这条蛇, 停留片刻后,只见一位男生发出轻声说:“ 让我来试一试 ” 由此打破了寂静,学生一个接一个地都有想试一试的念头。做完这个实验后, 学生似有所悟, 其实恐惧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当我们还未去尝试时,我们已经给自己下结论, 我肯定

6、是不行的, 已经给自己放弃了一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其实当我们感到害怕时, 与其向 “ 恐惧” 投降,不如理智地判断一下。如果害怕是不必要的, 那就试着从心底消除恐惧、 战胜恐惧。 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若想得越多,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最后,只会相信自己决无那种抗拒恐惧的能力。(二)面对实际问题,不要“ 愚笨、固执 ” ,要分析问题,运用智慧,灵活多变地解决。 曾经在一次团体辅导中, 老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二十几个学生围成一个圈, 圈的中央有一锅沸滚的水, 站在一旁的老师将一串钥匙丢到开水中,接着提问学生,谁能徒手将钥题拿出来。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老师问

7、为何不敢拿?学生说: “ 会烫伤手。 ” 那么是否就没办法了,学生们议论开了,最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 如果先把手浸泡在凉水中将手冷却,然后快速伸人开水中将钥匙取出来,随后再将手和钥匙一起放人冷水中。” 就请你来试一试吧,结果这位学生按他所说的方法去做, 顺利完成规定的动作。 虽然从沸腾的水中赤手取钥匙,从表现上看令人望而生畏,但只要运用智慧和勇气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创造力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创造力强的人具有某些突出的人格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是将人的创造力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 把创造境界的提升, 看成是人格完善的体现。 学校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心态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 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训练活动,增强学生独立性, 智慧性和敢为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