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见江心秋月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2391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见江心秋月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唯见江心秋月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唯见江心秋月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唯见江心秋月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唯见江心秋月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见江心秋月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见江心秋月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见江心秋月白中外名歌鉴赏与比较课程感想不知不觉间一个学期的课程将尽,如果说我一开始选修中外名歌鉴赏与比较这门课程是因为学长学姐们的推荐的话,那么如今我十分庆幸自己当初做的选择,沉浸在一个学期的音乐余韵里,真的是唯见江心秋月白,课程尽音乐未止,歌不醉人人自醉。同时也感激刘璞老师一个学期以来带给我们的“音乐的感动” 。本学期的课程开场惊艳。从小喜欢红楼梦的我听说进行87版红楼梦电视剧音乐鉴赏时惊喜万分,而其中带给我的震撼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对这一部分过于偏爱,着墨太多,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通过红楼梦音乐鉴赏,我住课程中体会到了乐人无论是作曲家、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是融入了骨

2、血。音乐是呼吸般的习惯,是情感的外露,是谱曲出的编码字谜一般带着神秘与对知音的隐隐期待回旋在音符里,流淌在乐器间。因为热爱所以尊重,所有音乐都是作者之情,高山流水,我们进行音乐鉴赏,为的就是那份心意相通。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无中生有的创作。 ” “十三不靠,创作出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 ”在老师的介绍中,音乐人王立平的认真与对音乐的执着晕染在听者心中。对于王立平来说, 比作曲更难的一层是配乐要体现红楼梦的感情,要挖掘曹雪芹下笔之情。没有对红楼梦文本的深入钻研是万万做不成的。再者,要想把音乐编的雅俗相宜,能得红楼大家的认可,也不是一件易事,单是听众的压力就足以让很多人推辞,望而止步。

3、但总有真正的乐者愿意承受住压力,为了这红楼一梦的圆满,宁愿付出所有心血自然是所有心血, 往往为了一曲, 王立平就要琢磨一年多之久,灵感与顿悟说来就来,唯有当机立刻刻不容缓地当场抓住写下,稍一踌躇,满腔热血就会付之东流,脑中那片刻的灵光就像鸽子一般头也不回地飞走。上课时听老师介绍这一层不由感慨无限,对于我们只是欣赏,其中却包含了作曲家多少灵思与苦血!难道我们不应为他们对音乐的认真所感动吗?难道我们不是更应该花心思不为表层听个热闹而应更深一层去体悟音乐吗 ?唯有如此, 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真正走入音乐的世界, 和作曲家心灵相通啊!这样的音乐才会更聆听,回旋更久远,更加触动人心,带给人震撼的力量!就

4、此,先放下音乐具体的鉴赏,我想说,在这每周一会的乐声中,在那关灯后幽暗的环境中回旋耳边的或悠远或哀婉凄美的意境之下,我收获了一片静如处子之心,一片虔诚,一片幽静,在这浮躁的大学生活里,分心的事情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会忘了什么是本我。然而,每个周四的傍晚,唯有在所有灯光与现代电子产品皆尽消失的环境中,我才能找回自己!那乐声一点点捶打在心上,伴随着老师时而低沉深邃的解读声,声声入耳,寂静如斯。很多次在听音乐的时候我都在想象着窗外的月色,想象着走在那流淌了一地的、清冷的月色里,缓缓走在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里,走在那音乐里。这门音乐鉴赏课程洗去了我多少浮躁之心!第一次鉴赏红楼梦课程结束后,我重新下载了自从小

5、学以后就没再听过的红楼梦序曲,在回宿舍的路上,沉浸在陈力天籁般的嗓音里静静地走着,仿佛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未想着,音乐洗净了我的夜晚,那时寂静的校园是独属于我的校园。其实又何尝我一个人呢!在整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浮躁的又何尝我一个人,我的浮躁之气又何曾不是被整个大氛围所感染。王立平历时四年为红楼梦配曲,陈力演唱红楼梦过后拒绝了继续做歌手的生涯,他们创造的经典还能轻易颠覆吗?新红楼粗制滥造,漏洞百出,被人诟病,其中的音乐有几首被大家所记住?唯有87 版枉凝眉、葬花吟、序曲等至今为人所称赞。拿出他们踏实的精神,唯有真正对音乐充满热爱与敬畏之心,才能不负音乐也最终不为音乐所负。我想,我们先要有的是

6、鉴赏精神,谈完以上部分,才能讲到技术部分吧。其实跟随老师上过这一学期,我认为音乐鉴赏也没什么故弄玄虚的高妙之处,唯有一字情。作曲家作曲时是动情的, 不是为了创作音乐而创作。演奏家是动情的,不是为了名誉财富而做,假使真是如此,那做出的必是矫揉造作的音乐,绝非高雅清绝的音乐,因为音乐正是作者内心的写照,找出作者情感的一面魔镜。那么,我们作为听者要做的就是悟情。 悟情听着玄虚, 但推其方法不过是易身而处,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在那情景之下,细细聆听,化身其中,融为一体。就像老师谈到激情处总是情难自已,伤情时声音低沉悠远,真正是动情来讲课的。谈到最后不过唯情而已。就如枉凝眉,原词感伤与宝黛爱情悲

7、剧,“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是带着血泪的质问与控诉,而87 版红楼配乐“怜惜哀怨,动人心弦”。在我看来,枉凝眉凄美缠绵,哀婉久绝,把宝黛爱情之间那点欲诉不能诉,挖空心意却又之间相对无言,还有对命运凉薄的无奈,愤恨与反抗渲染的淋漓尽致,使人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萧、古筝、二胡等乐器合奏凸显了映衬红楼梦的古朴典雅,在这背景之中,陈力的嗓音更加凸显出来,带着一点凄凉,唱不尽的幽怨缠绵,仅看枉凝眉的词只能体会字面间的悲凉,然而自从有了乐曲,这首乐曲就此与曹雪芹所著枉凝眉紧密相连,骨肉相嵌,从此再不可分离了,我们读者与听者也不能再去辨认开来。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赏析晴

8、雯歌,应该说,如若不是老师的指导,我无法分辨出晴雯歌中以乐衬悲的那种欢快活泼,也就无法从中体悟那轻松背后反衬出的更大的悲哀。以乐衬哀,悲哀更深一层。那个不羁活泼,敢于抗争压迫的女子,最终抗不过命运的安排,早早凋谢,最终化为最纯真本我的芙蓉花。在老师的讲解中我才惊悟“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背后深层的隐喻意,并越发感佩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那看似欢快的歌声中,那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风流灵巧的女子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想到她不羁放纵不向强权低头的性格再去回想她悲惨的结局不由唏嘘不已,从心底的悲哀与轻快的歌声合上,心酸愈浓。再至秋窗风雨夕的意境最为甚,听着歌声,似乎恍惚间我也置身于那个秋风大作,细雨打在馆

9、外竹子上,凄冷的风由窗户渗进屋中,不尽凄凉的环境里,耳边的音乐似乎也化为了秋声雨声,清冷又诗意的感觉一点点泛起。至于葬花吟就更是问天的悲鸣,前奏、女声合唱、女声独唱、男女混声合唱 不断变幻之中追随那最原始震撼的感觉,以独一娇柔女子之力反抗命运, 对前路的思考, 最清醒的痛苦晕染其间,欲罢不能。课程又何止局限于此,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又走出更大的世界。如,中国的有阿炳的二泉映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民歌小河淌水等,外国名家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音乐鉴赏技巧与礼仪,尽其所能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音乐世界,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沉浸在音乐中,一些平时计较的事情

10、突然变得琐碎无聊,音乐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丰富了我们的音乐气质。无论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典雅大方,还是外国乐曲的悠长回旋,我都为之沉醉。记忆深刻的还有电影一曲难忘中肖邦拒绝为侵略者演奏歌曲的爱国情怀与铮铮铁骨,他的气质是融入他的音乐中的,如果不了解波兰的命运与肖邦的故国情怀,就不能品鉴他的音乐,更无法理解C 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激昂与振奋。音乐是人生命的灵魂,这一个学期我收获了太多,实非这一份总结可以涵盖尽的,然而老师传授的东西也太博大,也许还有很多我没有体悟透,我愿不断学习, 加深我的艺术素养,惟其如此才不负人大专门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的目的。最后,只得以一句“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表达我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心。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以来带领我们走过的音乐之旅,我享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