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0211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陆曰: “ 郑云: ,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 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 。” 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 ” ,谓显明其至德也。止,犹自处也。得,谓得事之宜也。 大,旧音泰,刘直带反。近,附近之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 其知如字,徐音智,下“ 致知 ” 同。致知在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 致” 或为 “ 至” 。 格,古百反。好,呼报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壹是,专行是也。 治,国治,并直吏反,下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 无所不

3、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 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厌,读为黡,黡,闭藏貌也。 毋音无。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臭,昌救反。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谦,依注读为慊,徐苦簟反。閒音闲。厌,读为黡,乌斩反,又乌簟反。揜,於检反。著,张虑反,注同。肺,芳废反。肝音干。言厌,於琰反,一音於步反。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严乎,言可畏敬也。胖,犹大也。三者,言有实於内,显见於外。胖,步丹反,注及下同。见,贤遍反。诗云: “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

4、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 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 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 ” 者,道学也。 “ 如琢如磨 ” 者,自脩也。 “ 瑟兮僴兮 ” 者,恂栗也。 “ 赫兮喧兮 ” 者,威仪也。 “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 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此“ 心广体胖 ” 之诗也。澳,隈崖也。“ 菉竹猗猗 ” ,喻美盛。斐,有文章貌也。諠,忘也。道犹言也。恂,字或作“ 峻” ,读如严峻之 “ 峻” ,言其容貌严栗也。 民不能忘, 以其意诚而德著也。 淇音其。 澳,本亦作奥, 於六反, 本又作 “ 隩” ,一音乌报反。菉音绿。猗,於宜反。斐,芳尾反,一音匪,文章貌。磋,七何反。琢,丁角反。摩,本

5、亦作磨,末何反。尔雅云: “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僴,下板反,又胡板反。赫,许百反。喧,本亦作咺,况晚反。諠,许袁反,诗作谖,或作暄,音同。恂,依注音峻,思俊反,一音思旬反。栗,利悉反。澳,於六反。隈,乌回反。诗云: “ 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圣人既有亲贤之德, 其政又有乐利於民。君子小人, 各有以思之。 於音乌, 下“ 於缉熙 ” 同。戏,好胡反,徐范音义。乐其乐,并音岳,又音洛,注同。康诰曰 “ 克明德 ” , 大甲曰 “ 顾諟天之明命 ” , 帝典 曰 “ 克明峻德 ” ,皆自明也。 皆自明明德也。 克,能也。 顾,念也

6、。 諟,犹正也。帝典, 尧典,亦尚书篇名也。峻,大也。諟,或为“ 题” 。 诰,古报反。大音泰。顾諟,上音故,本又作顾,同,下音是。峻,徐音俊,又弘俊反。题,徐徒兮反。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 诗曰: “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盘铭,刻戒於盘也。极,犹尽也。君子日新其德,常尽心力不有馀也。 盘,步干反。铭,徐音冥,亡丁反。诗云: “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 诗云: “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 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於止,於鸟之所止也。就而观之,知其所止,知鸟择岑蔚安閒而止处之耳。言人亦当择礼义乐土而

7、自止处也。 论语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畿音祈,又作几,音同。缗蛮,音绵,一音亡取反, 毛诗作 “ 緜,传云: “ 緜蛮,小鸟貌。 ” 诗云: “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缉熙,光明也。此美文王之德光明,敬其所以自止处。 缉,七入反。熙,许其反。疏 “ 大学 ” 至“ 道矣 ” 。 正义曰:此经大学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亲民,在止於至善。积德而行,则近於道也。“在明明德 ” 者,言 “ 大学之道 ” ,在於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 而更章显之, 此其一也。 “在亲民 ” 者,言大学之道, 在於亲爱於民

8、, 是其二也。 “在止於至善 ” 者,言大学之道, 在止处於至善之行,此其三也。 言大学之道, 在於此三事矣。 “知止而后有定 ” 者, 更覆说 “ 止於至善 ” 之事。既知 “ 止於至善 ” , 而后心能有定, 不有差贰也。 “ 定而后能静 ” 者,心定无欲改,能静不躁求也。“ 静而后能安 ” 者,以静故情性安和也。“安而后能虑 ” 者,情既安和, 能思虑於事也。 “ 虑而后能得 ” 者,既能思虑, 然后於事得安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者,若於事得宜,而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终有始也。“知所先后 ” 者,既能如此,天下百事万物,皆识知其先后也。“则近道矣 ” 者,若能行此诸事,则附

9、近於大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 者,前章言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止善,覆说止善之事既毕,故此经明明德之理。“先治其国 ” 者,此以积学能为明德盛极之事,以渐到。今本其初,故言欲章明己之明德,使遍於天下者,先须能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 ,“ 先齐其家” 也。 “ 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 ,言若欲齐家,先须脩身也。“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 ,言若欲脩身,必先正其心也。“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者,总包万虑谓之为心,情所意念谓之意。若欲正其心使无倾邪,必须先至诚,在於忆念也。若能诚实其意,则心不倾邪也。“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者,言欲精诚其己意,先须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须学习,然后乃能

10、有所知晓其成败,故云“ 先致其知 ” 也。 “ 致知在格物 ” ,此经明初以致知,积渐而大至明德。前经从盛以本初,此经从初以至盛,上下相结也。“ 致知在格物 ” 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己有所知,则能在於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於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於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知至而后意诚” ,既能知至,则意念精诚也。“意诚而后心正 ” 者,意能精诚,故能心正也。“国治而后天下平” 者,则上 “ 明明德於天下” ,是以自天子至庶人皆然

11、也。 “壹是皆以脩身为本” 者,言上从天子,下至庶人,贵贱虽异,所行此者专一,以脩身为本。上言诚意、正心、齐家、治国,今此独云“ 脩身为本 ” 者,细别虽异,其大略皆是脩身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本乱,谓身不脩也。 末治,谓国家治也。 言己身既不脩,而望家国治者否矣。否,不也。言不有此事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者,此覆说 “ 本乱而末治否矣” 之事也。譬若与人交接,应须敦厚以加於人。今所厚之处,乃以轻薄,谓以轻薄待彼人也。“ 其所薄者厚 ” ,谓己既与彼轻薄,欲望所薄之处以厚重报己,未有此事也。言己以厚施人,人亦厚以报己也。若己轻薄施人,人亦轻薄报己,言事厚之与薄皆以

12、身为本也。 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者,本,谓身也。 既以身为本, 若能自知其身,是“ 知本 ” 也,是知之至极也。 “所谓诚其意 ” 者,自此以下, 至“ 此谓知本 ” ,广明诚意之事。此一节明诚意之本,先须慎其独也。“毋自欺也 ” ,言欲精诚其意,无自欺诳於身,言於身必须诚实也。 “如恶恶臭 ” 者,谓臭秽之气,谓见此恶事人嫌恶之,如人嫌臭秽之气,心实嫌之,口不可道矣。“如好好色 ” 者,谓见此善事而爱好之,如以人好色,心实好之,口不可道矣。言诚其意者,见彼好事、恶事,当须实好、恶之,不言而自见,不可外貌诈作好、恶,而内心实不好、恶也。皆须诚实矣。“此之谓自谦 ” 者,谦,读如慊,慊然

13、安静之貌。心虽好、恶而口不言,应自然安静也。“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者,谓小人独居,无所不为,见君子而后乃厌然闭藏其不善之事,宣著所行善事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者,言小人为恶,外人视之,昭然明察矣,如见肺肝然。“ 则何益矣 ”者,言小人为恶,外人视之,昭然明察矣,如见肺肝,虽錾时揜藏,言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 ” 者,言此小人既怀诚实恶事於中心,必形见於外,不可揜藏。 注“ 谦读为慊 ” 。正义曰:以经义之理,言作谦退之字。既无谦退之事,故读为慊,慊,不满之貌,故又读为厌,厌,自安静也。云“ 厌读为黡 ” ,黡为黑色,如为闭藏貌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

14、” 者,此经明君子脩身,外人所视,不可不诚其意。作记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证之。“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者,言所指、视者众也。十目,谓十人之目,十手,谓十人之手也。“其严乎” 者,既视者及指者皆众,其所畏敬, 可严惮乎。 “富润屋, 德润身 ” 者,此言二句为喻也。言家若富,则能润其屋,有金玉又华饰见於外也。“德润身 ” 者,谓德能霑润其身,使身有光荣见於外也。 “心广体胖 ” 者,言内心宽广, 则外体胖大, 言为之於中, 必形见於外也。 “ 故君子必诚其意 ” 者,以有内见於外,必须精诚其意,在内心不可虚也。“ 诗云:瞻彼淇澳” 者,此一经广明诚意之事,故引诗言学问自新、 颜色威仪之事, 以

15、证诚意之道也。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者,此诗 卫风 淇澳之篇,卫人美武公之德也。澳,隈也。菉,王刍也。竹,萹竹也。 视彼淇水之隈曲之内,生此菉之与竹, 猗猗然而茂盛, 以淇水浸润故也。言视彼卫朝之内,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馀烈故也。引之者,证诚意之道。“有斐君子 ” 者,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学问之益矣。“如切如磋 ” 者,如骨之切,如象之磋,又能自脩也。 “如琢如磨 ” 者,如玉之琢,如石之磨也。“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 者,又瑟兮颜色矜庄,僴然性行宽大,赫然颜色盛美,喧然威仪宣美,斐然文章之君子,民皆爱念之,终久不可忘也。諠,忘也。 自此以上,诗 之本文也

16、。自此以下,记者引尔雅而释之。“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者,论道其学矣。“如琢如磨者,自脩也”者,谓自脩饰矣, 言初习谓之学, 重习谓之脩, 亦谓诗 本文互而相通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 者,恂,读为 “ 峻” ,言颜色严峻战栗也。“道盛德至善, 民之不能忘也 ” ,谓善称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 , 论道武王盛德至极美善,人之爱念不能忘也。 注“ 此心 ” 至“ 著也 ” 。 正义曰:“ 諠,忘也 ” ,释训文也。云“ 道犹言也 ” , 谓经中 “ 道” 盛德至善, 恐为道德之 “ 道” ,故云 “ 道犹言也 ” 。云 “ 恂,字或作峻,读如严峻之峻” 者,以经之 “ 恂” 字,他本或作“ 峻” 字,故读为严峻之“ 峻” 。 诗笺云:“ 还为恂也。 ” 此记为 “ 赫兮喧兮 ” , 诗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