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949722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江苏省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及答案(1)(中学部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1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

2、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3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 年 B1989 年C1993 年D1995 年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5最早提出并研究道尔顿制的教育家是( )。A克伯屈 B柏克赫斯特C道尔顿 D布鲁纳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强调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一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7教师根据教学目

3、的和内容,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8我国“校校通”工程提出争取在( )年前使全国 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A2010 B2015C2008 D20059学校的(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A精神或观念文化 B物质环境文化C建筑与设计文化 D自然生态文化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 D松

4、散管理11德育学家( )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了德育的体谅模式。A柯尔伯格 B班杜拉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1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 B综合化C系统化 D理论化13我国( )时期的学校教育目的是“明人伦”。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14古代( )的教育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15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实施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C静态评价 D诊断性评价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

5、以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 。2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_。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_ 到_,再到_的发展过程。4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以准确无误的_来武装学生,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_ 。5在 19 世纪初期,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6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_ 。7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_为中介才能实现。8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9_是一

6、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10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_为中心的管理。1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 、_ 1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_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13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14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的社会活动。15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

7、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特征。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30 分。分。)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简述学生评价的功能。5简述经济与教育的相互作用。6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1试述师生关系的性质。2论述 21 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012 年江苏省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模拟

8、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及答案(2)(中学部分中学部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名言说明教师应该具备( )。A忠于职守的品德 B团结协作的精神C人际交往的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2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

9、课程体系应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组成。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3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4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5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叫作( )。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6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7(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育方法。A榜样示范

10、法 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 D锻炼法8“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著名论断是江泽民在( )报告中提出的。A十三大 B十四大C十五大 D十六大9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0下列哪位教育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编写教育学?( )A夸美纽斯 B杜威C凯洛夫 D赫尔巴特11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 )。A20 世纪 30 年代 B20 世纪 20 年代C19 世纪 30 年代D19 世纪 20 年代12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标准参照

11、性测验 B学能测验C成就测验 D常模参照性测验13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1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构成了( )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A实验主义 B经验主义C实用主义 D进步主义15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 )三个阶段进行。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_的按_的教育制度。2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

12、的价值,而且具有 _的功用。3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 。4_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5在教师的新角色中,_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6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三种类型。7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8备课的内容包括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9中学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_和_。10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_;二是_。1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就

13、是追求美德,_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217、18 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一现象被称为_。1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_论。14因材施教就是教学除了要适应个人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要_。15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30 分。分。)1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2课程的类

14、型有哪些?3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简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5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6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1.结合实践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2.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012 年江苏省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及答案(3)(中学部分中学部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1我国最早规定“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性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