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49491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隶属单位: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攻关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负责人及成员:王海霞课题研究时间:2006 年 6 月至 2008 年 3 月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热爱生命教育是 21 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人最根本的是“ 生命”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教育只有遵循人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克服缺失与异化,走向 健全与高效。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 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课程的最

2、大优势在于教育内容的预设性和 可控性,可以使得学习的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的难度。对青少年直接开展系 统的生命知识教育,让他们对生命的产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知识有较全面和系统的 了解,懂得尊重生命的原则,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己经开展的生理卫生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等,更多的是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台湾比大陆 起步要早。它于二十世纪末提出,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到由小学到大学16 年的学校教育体 制中。近几年,大陆有些教育行为和措施体现了一定的生命意识,但真正正式的“生命 教育”的课程与实践则较少。最早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是上海市,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2003年上海市提

3、出“大中小学都将开设生命教育课” , 虽然课程实际上仍以胜知识教育以 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但毕竟是迈进了一大步。同年,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导向, 在各中小学和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界”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青春期教育作为专题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校生命科学课程、思想品德课程 中凸显青春期生理、心理常识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 2、在选修课、活动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与健康教育课等活动课程中,拓展了青春 期性教育的渠道,提高了教学手段的丰富性,使学生感知生命成长过程的知识与行为实 践。 3、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保护,发动学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和自我保护的实践。 4、坚持课题先行指导,促

4、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紧扣前沿科学领域脉搏,探索学 校家庭、社会联动开展生命教育的工作规律。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刘宣文、据晓燕老师根据生命教育内涵,借鉴我国港台地 区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将生命教育课各单元设 计如下: 1、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 2、生命的历程; 3、生命的乐章活着是为了什么; 4、生命的挑战; 5、自我与他我; 6、自我实现。这项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但而无诸 如分年级等具体的如何去实践的规定。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课程设 置、主要内容、课堂活动组织原则与方式、生命教育课程对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特

5、殊要 求等具体方面,指导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研究的预期目标:1、建构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框架体系2、编写生命教育课程校本教材 研究的内容: 1、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2、初中生命教育课堂组织原则及活动方式 3、生命教育课与班级心理辅导课的联系和区别 4、生命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研究方法与具体做法: (1)行动研究法:主要是在每班级隔周一次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进行生命教 育课程的实践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环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安排适合的生命教育课,将心理辅导课融入更多生命教育色彩,实践之后,观察学生的 反应,调查学生的反馈,进行经验总结并不断反思和改进。

6、(2)文献研究法:教育科研方法中的文献研究,也称情报研究,资料研究或文献调 查,是指对教育科学文献,情报或资料的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的 科学研究方法。如何进行文献研究,首先要制定文献研究方案,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要 找什么资料,到哪里去找资料,如何去找,找到后如何处理。本课题研究所需文献资料 主要来源于学校图书馆借、向老师和专家求助以及网上查阅。研究过程: 1、充实原有心理辅导课内容,增添生命教育色彩,积极实践 我校从 2000 年开始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每个班级每 学期 10 节左右,有固定的课时安排,作为正规的校本课程列入了课程表中。初三采用心 理讲

7、座、团体辅导和心理班会的形式,同时也为有需要的班级量身订做班级辅导课。经 过七年多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心理课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任教,制定了青岛育才中学心理课量化管理方法,对 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使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 心理活动。同时,每班培养一名学生心理辅导员,选择那些对同学热情、诚恳、负责任、 善于沟通和倾听的同学担任,由各个班级竞选产生,由心理教研组进行统一心理培训, 使之拥有心理辅导基本的助人理念,学会关注同学们的心理感受,负责上传下达,记录 同学们的活动表现。 我校心理课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8、,在自我意 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活适应方面,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心理课的设计 要求,能够正确的表达辅导理念,恰当设定辅导目标,精心设计辅导活动,认真理清辅 导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重视小组的 发动和环境设计,注重加强行为实践,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心理需求,使学生在心理课上受益匪浅,并积极将课堂效果向课下延伸。 同时,心理教研室参加了青岛市十五重大课题“对初中新课程、新教材实验的探索 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名称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通过不断 的实践探索,多次试验比较,不断修订完善,最终编写了

9、心海导航初中班级心理 辅导活动指南,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共包括学生用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 下册、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四本,教师用书七年级、八年级两本,共约50 万字。现 已由山东省组织的省内优秀校本教材与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正式出版。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现已成为我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特色,并成为青岛市心理健康教 育的亮点,多次接待各级听课,专职心理教师王海霞作为青岛市心理教研室中心组成员, 多次进行市级公开课展示,进行经验介绍。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基 础上,扩充了教学内容,引入了更多的生命色彩,除上好心理辅导课之外,如自我意识 辅导、情绪

10、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生涯辅导、应对挫折辅导等,着重探索了生命教育内 容,比如涉及生命孕育、生命的发展过程、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与安全、生命 与死亡等内容。沿用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模式,重体验、感受和交流,扩充生命教育内容, 课堂效果非常不错。 3、 总结生命教育教学法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课程,其教育内容是涵盖整个的生活层面,所以生活周遭的事 例,都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随机教学;另外,生命教育并非只是一种观念,它是可以自 然地被融入课程,活动及各科单元教学中,以达成各个学科知识的整合。 其次,生命教育的教学应力求活泼,生动和多样化,藉由反省回馈,价值澄清,两 难讨论,角色扮演,影片欣赏,发表与分

11、享,绘画,写作等方式,活动来探讨生命相关 主题,以达成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当然,教学者的身教也很重要,如此方能感动学生, 启发其生命力。 生命教育之教学正如情意教育的教学方式,包括了:角色学习 (楷模学习,角色扮演 ), 价值教学 (两难或多难困境抉择,道德判断),体验学习,审美教育,性灵教育等。另外, 生命教育亦如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注重生活实践与亲身体验的目标,应强化让学生亲自 实作,访谈,调查,观察,撰写报告,表演成果或其他实际体验活动,而非被动听课, 纯粹记忆,应让学生将体验与省思结果分享他人,将理解知识转化为行动能力,将获得 概念实践於日常生活。 更具体来说,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希望

12、学生在人生的过程中,能有正确的决定 和选择。如果要做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决定,则需经过四个过程:知识吸收,情意感 动,意志坚持,实践行动。但如何将这四个过程转化到教室来进行,台湾晓明女中生命 教育中心主任的钱永镇则描述了以下四种教学法: (一)思考教学法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作为决定,判断之依据。透 过推理思考,可以厘清事实,理解讨论的主题;透过批判思考,可对事物进行质疑,做 正确的判断与决定;透过反省思考,可检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从经验中学习;透过创造思 考,可以解决问题,求新求变。故教学时,宜经由师生问答,团体研讨与小组讨论方式, 激荡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其同理他

13、人的觉知,了解人类生命的多元面向,对照学生本 身的生活经验,进而思索及找寻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体验教学法 生命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如果离开了身历其境的感受与体会,可能只是脑海中的 概念,有时不能成为行为的动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个体实际有用的能力,百分之十 来自阅读,百分之十五来自听闻,百分之七十五来自实际的体验。因此,生命教育课程 的教学,应由体验活动,让学生以感受而非认知的方式认识生命,透过直接参 观医院,育婴室,殡仪馆,墓园,安宁病房,等场所,并结合社会关怀精神,实际访谈, 照顾老人,重症病人,残障人士等措施,协助学生将抽象的价值观念与实际经验相连结, 以触发其情感,从而了解生命的真

14、义。 (三)反省教学法 若要期望学生能择善固执,则需要帮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反省之后,才能知 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才会清楚自己应该做什麼让学生知道选择权在自己,而不是环境或 他人来做心中的主人,这便是自由。课程中可运用左,右脑的反省,来带领学生反省自 己的行为,情绪,价值观和自己的自由度,如此才能够有强的意志力坚持行善。(四)实践教学法 评鉴生命教育的成效,即是要看学生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做出来。既然生命教育在 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因此,生命教育要和生活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生活 中力行,也在生活当下呈现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与价值。为了增加实践的可能性,让学 生改变,行动,则要教给学生改变

15、的方法和行动技巧。例如要学生与人交往,就要教他 五十个社交技巧,鼓励学生帮助别人,就要教他十个基本的助人技巧。如此,将可鼓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所习得的技能,知识与态度,内化成为人格特质的一部份,并产生 学习迁移,从而真正达到生命教育的功能。 2、通过文献研究,更好的把握生命教育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生命课程是对中小学生集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综合性课程形态,它以人的生命为 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 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整合性 生命教育课程以生命为圆心,围绕

16、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而组织内容,涉 及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方面, 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现有学校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生物,体育与健康 等有部分的重叠。生命教育的课程就是要统合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分割的学习内容,使得 各个领域的学习得以关联起来,以增加学习的意义及学习的效果。 实践性 生命教育课程主要的不是学科课程,更偏重于活动课程,它的逻辑展开不是理论性 的,而是实践性的,是围绕日常生活中学生遭遇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 生命保护的技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体验他们自身的经验,主要运用活动和情景 体验的方法,真正地使教育感动生命,震撼心灵,融入生命,而非仅仅关于生命知识的 认知。 生活性 生命教育课程不同于学术性课程,它对生命现象的了解遵循的不是科学的逻辑,更 多的是生活自身的逻辑。学生在家庭及学校中实际遇到的生命课题,或媒体报导的生命 伤害事件 (如刘海洋伤熊 ),或生命感动事件 (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件 ),都是生命教育课 程的重要内容来源,因此,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