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3948645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307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1999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 307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答案199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 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于A阴虚阳盛B阴阳两虚C阳盛阴虚D阴盛阳虚E阳虚阴盛2下列不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3在五脏之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粟

2、4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5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6联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A 经脉的相互连结B 气血的相互影响 C 心营、 肺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 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7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A 脾燥胃湿, 燥湿相济B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阳明燥土得阴自安C 胃主纳谷,脾主磨谷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E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8“中焦如沤”是比喻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

3、态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水谷精微的布散状态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9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海B肺为气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0下列哪一组经脉是环绕口唇的?A胆经、胃经、肝经、任脉B肾经、任脉、胆经、冲脉C脾经、肝经、任脉、冲脉D心经、脾经、肝经、胃经E胃经、肝经、冲脉、任脉11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则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12在导致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的是A久病伤阴,累及于肾B五志过极化火,耗

4、及于肾C幼年肾气虚弱,老年精气衰退D它脏为病,累及于肾E房劳过度,耗伤于肾13“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14首先论述十怪脉的书籍是A世医得效方B诊家枢要C脉诀汇辨D诊家直诀E脉义简摩15青舌黄苔的主病是A酒毒内盛B寒湿化热C寒湿内盛D寒凝血脉E宿食内停16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由A气郁化痰,痰火扰心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E瘀热互结,上扰神明17白喉的咳嗽特点是A干咳B顿咳C咳声清脆D咳声重浊E咳如犬吠18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属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

5、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A气虚不能摄血B肝气郁滞C血热内迫D寒凝血滞E瘀血积滞19病人有无遗传性疾病,属以下哪项内容?A既住史B家族史C个人史D婚姻史E生育史20以下哪项属于细脉的相似脉?A微、弱、散脉 B濡、弱、伏脉 C微、濡、虚脉 D微、弱、濡脉 E虚、弱、微脉21弱脉与濡脉的区别要点是A脉体的大与小 B脉位的深与浅 C脉力的强与弱 D脉率的数与迟 E脉律的齐与乱22下列哪项不是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A大便时溏时秘 B水谷不化 C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多 D面黄肢倦 E舌淡红苔薄白23气营两燔的舌象为A绛舌黄润苔 B红绛舌类干苔 C绛舌粘腻苔 D绛舌黄白苔 E绛舌薄白苔24哪项症状不符合肝经湿

6、热下注的临床表现?A黄疸B小便短赤C睾丸肿胀热痛D舌红苔黄腻E脉弦数25胸胁脘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诊断为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A肝胃不和B肝脾不调C肝气郁结D胃气上逆E脾胃虚弱26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腰痛引及脊腹,女子则赤白带下,为何经病证?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阴维、阳维脉27营分证的病人,一般不出现A舌质红绛B夜间低热C脉象细数D时有谵语E心烦不寐28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A 神农本草经B 名医别录C 本草经集注 D 证类本草E 本草衍义29神农本草经疏的作者是A张璐B徐灵

7、胎C汪昂D黄宫绣E缪希雍30首载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的本草文献是A 唐本草 B 海药本草C 本草拾遗D 本草纲目 E 本草纲目拾遗31属升浮药性的“性味”是A甘苦寒B酸苦温C辛苦寒D辛甘温E辛甘寒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32夏月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当选用A薄荷B藿香C佩兰D香薷E扁豆33清热安胎当选用A枯黄芩B子黄芩C清炒黄芩D酒黄芩E黄芩炭34大黄后下的目的是A清热解毒B泻热通便C清化痰热D活血祛瘀E凉血止血35鸡舌香系指A檀香B公丁香C苦丁香D母丁香E降香36延胡索的药用部分为A根茎B块茎C块根D鳞茎E须根37红参用于抢救虚脱常用汤剂的剂量是A

8、13gB36gC69gD915gE1530g38粉甘草系指A加工时加入淀粉者B加工时去皮者C加工时磨成细粉者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D加工时粉碎成块者E未进行任何加工者39功能润肺清心,养胃生津的药是A 天冬B 石斛C 生地D 麦冬E 黄精40含二硫化二砷矿物药是A 轻粉B 红粉C 白降丹D 雄黄E 朱砂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十剂”内容的是A轻、重B温、清C滑、涩D宣、通E补、泄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中医综合考研信息、参考书、内容简介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综合科目的简称,每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

9、国家 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满分为 300 分,包括: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六门基础课程,能否把握住中医综合的 300 分将直接影响到总成绩,故应给予充分重视。 2005 年和 2007 年的中医综合大纲是变化最大的两次; 试题有 A、B、X 三种题型,共 180 道题,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 30 题 中医诊断学 30 题 中药学 30 题 方剂学 30 题 中医内科学 35 题 针灸学 25 题 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8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

10、B 型题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X 型题 6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 关于上述三种题型我们做如下介绍,使你先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A 型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B 型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A、B、C、D 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 型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

11、选均不得分。 历来中医综合大纲不指明教材版本,而中医学的上述 6 门课程存在教材版本的不同,给同学应试带来不便。 本人通过多年跟踪历年真题及答案的出处,得出如下结论: 中内 7 版,中基 5 版,中诊 6 版(部分内容涉及 5 版),中药 7 版(部分内容如归经涉及老版本),方剂 还是 5 版,不过我们在辅导班上会全面总结方剂,包括提供大家带 MP3 录音的方剂歌诀。针灸 7 版。不要 听某些参考书中介绍的什么“以最新版本教材为准”的谎言!那是骗得你晕头转向,神晕恍惚间不得不买 他的参考书! 所以想考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门中医综合科目,就必须全面掌握上述六门课程的知识点 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

12、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 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 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 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 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 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题,并对临床常见 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