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竹文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8614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竹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竹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竹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竹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竹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竹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竹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竹文化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 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文化是一个 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 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 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 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 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 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安徽广德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安徽的十强县!位于安 徽的最东南角,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经济腹地1 广德,区位优越、交通

2、便捷。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面 对长三角经济区,背靠沿江经济带。距离上海240公里,杭州13 0公里,南京160公里,芜湖130公里,黄山190公里,昆山180公 里,“两个半小时经济圈”里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4个省 会城市和16个发达大中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 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 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 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广德现已成 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广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广德置县于东汉建安初年, 取

3、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宋代词人 何大圭、清末名臣张光藻、著名地质学家许杰等都出生在这里 。李白、苏轼、范仲俺等众多名人大家,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 下绝美诗篇,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幸祠山中称广德横山为“ 天下英灵第一山”,赞誉广德“灵秀甲东南”。广德是一个移 民大县,90%以上属外来移民,受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 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勤劳淳朴、开放包容的性格。 广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广德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土 地资源储备丰富。广德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境内竹林面积72万亩,毛竹蓄

4、积量1.4亿株,居 安徽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还是 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大县,矿藏储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具有 开采价值的就有30多种,其中石灰石储量高达19亿吨,大理石 有8000万立方米,花岗岩5亿立方米,方解石1000万吨,硅灰石 500万吨,黄砂2亿吨。 广德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为黄 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所环抱。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 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级重 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钱塘 江潮、蓬莱海市、雷州换鼓”齐称“天下四绝”,还有桃姑迷 宫、卢湖竹海及蕴含浓郁祠山

5、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 各具特色。 宁国地处皖南山区、紧邻长三角,境内竹类、山核桃等资源 十分丰富,被国家授予“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元竹之乡” 、“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庆典活动中,“欢乐中国行 魅力宁国”大型文艺晚会最吸引眼球,周华健、韩红、陈慧琳 、阎维文、梁静茹、羽泉、林依伦、韩磊等多位明星,用激情 演绎欢乐,用歌声为竹文化节助兴。竹文化搭台,竹产业唱戏,据介绍,该市共有竹林面积达68.8 万亩,年产值达4.8亿元。目前该市竹材、竹笋加工企业已有82 家,年产值超过百万元,占林业企业总数的59%,开发出竹建材 、竹化工等六大系列180余种产品。竹产品综合利用率达百分之 八十以上

6、,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个体 加工为补充的宝塔式结构。宁国县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该市综合经济实力自2 000年以来已连续七年进入了安徽省十强县市行列,其中六年位 居全省各县市首位。今年1 9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4亿元,财政收入7.7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71亿元,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引来商机,更多企业的入驻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宁国 市正在演示着这种良性循环。省级宁国经济开发区,港口、汪 溪、梅林、“东三角”四大工业集中区,构筑起工业发展的新 高地。着力打造“中国耐磨铸件之都”、“中国汽车橡胶零部 件生产基地”、“中国电

7、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奠定了奋力崛 起的坚实基础。“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地”、“2007浙商(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 “省级金融安全区”,宁国正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客商的广泛 关注和青睐。值得一题的是,多年以来,该市高度重视耐磨材料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更为迅猛,目前,全市共有耐磨材 料生产企业119家,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耐磨材料产量占全国 市场份额的21%以上。该市的耐磨铸件已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特色 ,产业集中度高、规模大,产品品牌和专业化程度高,企业的 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在建成中国乃至世界 规模最大、产品最全、技术最

8、先进的耐磨材料生产、研发和出 口基地。2007年8月6日,中国铸造协会授予宁国市“中国耐磨 铸件之都”荣誉称号,这是中国铸造协会授予的第一个全国性 区域经济质量荣誉称号,也是铸造行业的最高荣誉。目前,宁国市正励精图治,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及园区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三大战役”,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兴市四大战略,打造最 佳人居地、最佳投资地,逐步建成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 态园林式的新型工业城市。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类资源是长宁的优势资源,竹林面积61.21万亩,竹业产值达15.36亿元,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年人均纯收入1150元。当前,长宁县着力发挥长宁县竹类“区位、生态、资源”三大优势,打造四川省竹业第一县,建设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长宁县将借力首届竹工艺品创意评比大赛和首届竹产品展示活动, 进一步加快竹工艺品产品研发,提升竹工艺品品味,大力发展竹工艺加工龙头企业,发挥竹加工产业的优势,依托蜀南竹海国家AAAA级和梅硐古石林、佛来山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为竹产品开发、加工、销售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竹根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