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826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012.11.08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蒋国清 床号 37 护理级别 特级 性别 男男 年龄 73 岁 入院时间 2012.11.8 腹痛(湿热壅滞)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查房记录:查房记录: 一、病情介绍:一、病情介绍:3+天前患者因进食肥甘辛辣后出现上腹部疼痛,间歇性绞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性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胀等不适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后患者自觉腹痛渐弥漫致全腹部,并呈进行性加剧。近 3

2、天来,上述疼痛持续存在,1 天前疼痛加剧难忍。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予“腹痛原因“收住我科。入院症见:急性痛苦面容,腹痛拒按,身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醇酒辛辣烤炙,外受暑季湿热熏蒸,致肠道积热,热郁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热积滞壅于肠胃,灼伤津液,故口干渴,身热,尿黄赤,舌苔、脉象,本病属中医“腹痛“范畴,辩为湿热壅滞之证。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胃痞、真心痛等疾病相鉴别。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腹平片示:双膈下游离气体(考虑胃肠道穿孔) 专科检查专科检查 腹平,呈板状,腹部压痛、反跳痛,以中上腹部

3、为著,移动性浊音(-) ,Murphy(-) ,肠鸣音 6 次/分。 诊疗计划:诊疗计划: 1、外科护理常规,I 级护理,禁食禁饮,卧床休息。 2、完善入院各项检查,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3、待上级医师查房。 4、中医中药,以清热通腑为治法,方拟大承气汤加味如下: 大黄 10g 芒硝 10g 枳实 10g 厚朴 10g 莱菔子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金银花 10g 连翘 10g 虎杖 10g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胃穿孔后消化液对腹膜刺激的强烈刺激有关 2、体液不足:与消化道穿孔后消化液大量丢失以及禁食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腹痛及相关治疗

4、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上消化道穿孔病因及知识有关 5、有管道脱落的危险:与缺乏管道护理知识有关。 三、中医护理措施三、中医护理措施 1、疼痛: 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以减少胃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 体位: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和疼痛。 按医嘱耳穴压豆、针刺双足三里穴止痛。 采取有效措施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放松,如与他人交谈、听音乐、看电视等。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的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 体液不足: 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以及引流量,记录出入量,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 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和输液速度,一维持水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饮食:暂禁食,肛门排气,胃管拔出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营养丰富饮食。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 加强巡视,协助患者生活所需,予以保暖。将患者日常用品放置于床头柜或床旁,方便患者取用。 指导患者使用呼叫铃,告知如有需要及时按铃呼叫医护人员。 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勤翻身,外加床栏,防坠床。 4、知识缺乏: 告知患者及家属导致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如酗酒、饮食无规律等 告知患者腹痛未明确前不能滥用热敷及使用强镇痛药物。 告知患者一些自我防护措施,如发现有腹痛、呕吐、出冷汗、四肢厥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向病人解释所有诊断检查及对症治疗的目的

6、、重要性,取得合作。5、有管道脱落的危险: 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原因和必要性,让其知道相关管道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如翻身时忌牵拉,下床时妥善固定,定时倾倒引流液。 护理上妥善固定管道,以防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及性状,保持管道通畅,并做好记录。 四、健康宣教四、健康宣教 1、体位:无休克者取半卧位,此种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和疼痛,使炎症局限,预防阁下感染。卧床期间要鼓励患者经常活动下肢,以防下肢静脉血栓。疼痛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2、禁食,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能进食后应少量清淡,宜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

7、,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品。 3、情志护理:保持情志平和,防止七情内伤。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的病人,避免紧张情绪的刺激,否则长期的七情过激,均可导致肠胃病复发或加重,重者可引起再次穿孔。 4、告知患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凉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六淫外袭,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若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加重,体温突然升到 3940 或突然下降到 36 以下,伴有寒战、四肢厥冷等,应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 5、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不可随便自行用药。 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 艾灸:通过刺激合谷、足三里止痛,激发经络之气

8、,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耳穴压豆:取四穴:小肠、大肠、心、神门。按压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 六、护理评价:六、护理评价:通过本次护理查房并到床旁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的讨论,患者对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反应良好,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大部分能落实到位,但对专科知识的宣教指导方面落实不够,望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新知识,应用于临床,落实到位,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七、查房小结:七、查房小结:本次查房结合病历,针对腹痛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措施的拟定,并对责任护士工作给予评价。提出存在问题并督促改进。通过查房,对相应工作有所促进。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

9、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10、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11、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12、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

13、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刘 红 黄崇芳 范萍萍 高荣芳 司 静 记录人 李中英 姓名 床号 护理级别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患 者 基本情况 诊断 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外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 地点 外科病房 主持人 胡荣萍 参加人员 孙中敏 周斯燕 丁 彩 赵 映 李中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