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808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磨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美术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浪花一朵朵磨课手:包寒珍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下我们的团队,组长石洁老师,今天她负责现场点评,上课手是我们的金露老师,我是磨课手包寒珍,我们的团队在石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课,获得了不少的收获。刚接到这课题“我发现,我快乐”的时候还暗自庆幸,那么简单,却不曾想到简单的课题,想上出新意却很难。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后,我们确定本次活动的内容中班美术活动浪花一朵朵 。“大海”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碧蓝的海水、金烂烂的沙滩、摇曳的椰树、洁白的船帆、色彩斑斓的贝壳以及那自由翱翔的海鸥,这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能唤起孩子对美的无限遐想。选择那种绘画技巧才能让孩子大胆诠

2、释自己眼中的大海,进一步感爱海洋博大、神秘、浩瀚的美。我们就挑选了作品“神奈川冲浪”让孩子去感受波涛汹涌的海浪。一、一、 分析作品,寻找线索分析作品,寻找线索(一)分析作品浪画一朵朵是根据画家葛饰北斋画的一幅神奈川冲浪而设计的。整幅画重点描绘浪涛,它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整幅画的基调是蓝色和白色,是一幅典型的冷色调画作。画家用简洁、概括的线条描绘出海浪的形态和气势,深深浅浅的蓝色衬托出海浪的立体感,天空中浅浅的黄色与海水的蓝色形成对比,浅黄色的小舟与天空的颜色相近。整副画色彩单纯,但却给人深厚的视觉冲击。选用此作品的目的是希望以艺术大师的作品为依托,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欣赏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

3、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提示和引导,让幼儿自主的探索和发现最适合表现浪花的线条。(二)寻找线索我们坐在一起研究和讨论,找到以下几点线索:1、画面中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这样的色调为冷色调。2、让幼儿通过欣赏动画和作品来感受在各种情况下海浪的变化。3、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线条表现浪花的形态。4、学习油水分离的技能技巧。(三)我们通过对几点线索的梳理,制定了以下目标:1、欣赏神奈川冲浪 ,感受浪花线条的流畅性,并初步感受画面中冷色调的表现方法。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浪花,并找出最合适表现浪花的线条。 (弧线)3、体验美术活动中特殊技法操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们也

4、找到了本活动的重点和难 :重点:学习并掌握油水分离的技巧。难点:探索用各种线条表示不同时候浪花的形态。(四)那么,怎么样才能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我们想到了以下几点策略:1、通过欣赏动画和作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各种适合表现浪花的线条。2、教师利用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魔法师变魔法的形式落实油水脱画的技能技巧。二、与幼儿的亲密接触二、与幼儿的亲密接触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次亲密接触通过一系列准备,终于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的试教,在第一次试教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使用刷子刷颜料,幼儿对这一技巧掌握的很好。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问题一: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不够优美、精练,部分语言过于成人化,无效提问居多,无法将

5、幼儿的思维集中在教师身上,导致目标没有达成。问题二问题二:活动环节设置有问题。如为了扩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主去发现能用什么线条来表现浪花,教师在这里的引导语没讲,就让幼儿们在蓝色小卡纸上尝试用那种张条来表现浪花最合适,结果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的孩子就会画一种波浪线来表示,只有几个孩子会有简单的弧线来表示浪花。改进改进:1、注意创设情境,重新设计问题,去吸引幼儿、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对幼儿的有用回答要善于把握运用。如:当老师提问“海浪打起来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答:“是小小的、有半圆形的。 ”那么我们老师就要进行引导,为什么有的海浪是小小的,有的是半圆形的,因为海浪有的高有的低。再做几个手势

6、来演示一下浪花有高有低,让幼儿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提问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2、如何让孩子发现画浪花其实可以用多种线条,我们想出请个别孩子上来画一画,你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样子,让幼儿在黑板上画一画,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又节省时间。3、能不能用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波涛汹涌的海浪。再一次的亲密接触再一次的亲密接触通过第一次的深入探讨与修改,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讨论过后大家分工行动:制作课件、范画,寻找“浪花一朵朵”的音乐。在第二次试教后,我们首先感觉到教师的语言精炼了许多,教师的问题设计上也有所改动,活动目标也基本上能够达到。但还是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问题一:幼儿的部分回答已经切入主题,老师

7、没有很好的运用幼儿的回答。如:问题二:问题二:为幼儿准备的绘画纸张太小,导致幼儿的思维空间受限制。 我们就以上几点问题再次讨论,进行改进,重新梳理教师的提问用语,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浪花的各种形态。并能及时鼓励幼儿表达。第三次亲密接触第三次亲密接触有了前两次的试教经验,第三次试教的教师无论是语态方面还是问题设计上都有改进,但还是发现一些小问题。教师在组织音乐律动的时候让幼儿感受浪花的变化,没有很好的运用引导语。在做音乐律动时我们除了用肢体动作来表演海浪,还可能用语言来引导幼儿想象,可以边做动作引导幼儿想象:小波浪是一个接着一个翻滚过来的,大波浪翻滚的时候可高了。这样一提

8、示孩子们对浪花的感受就深了,上来画浪花时,就注意到浪花的大小、高低。三、我们的收获三、我们的收获在这两个星期里,我和金老师都尝试着去试教,在与孩子们的多次碰撞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1、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我们通过一次次地反思、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对美术教材的分析以及备课等能力。2、在分析作品中发现绘画艺术的美。通过作品欣赏让幼儿也感受绘画艺术的美,并有机整合相关领域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3、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也就是从拿到第一课时开始,我们三位老师始终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从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很认真的思索着,探讨着,记录着。彼此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通过这一次的团队赛课,我们收获很多 ,成长很多,相信以这次团队赛课为契机,我们将不断地成长,感谢各位同事对我们的这次磨课活动的大力支持!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