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48144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式快乐抑或条件式快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容来源:办本科学历 http:/障碍赛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我们二年级一班和二班这两个老对手又一次站在了比赛场上。 哨声一响,孩子们开始比赛。所谓障碍,就是在垫子的两端各放一个跨栏架,栏架上搭了 一幅红色条幅,条幅下面是“山洞” ,越过障碍就是钻过山洞。开始,我们班的小孩很遵守 规则,二班有的孩子图快,本该双脚蹦的时候直接跑过去了。裁判员老师判他们犯规,让 他们重跑。这样我们班暂时领先。比赛你追我赶,非常激烈。当二班渐渐追上来的时候, 他们班的“山洞”发生了问题。栏架被一个孩子撞歪了,条幅掉了下来,这样一来,就影 响了他们钻的速度。最后,体育老师宣布:一班获胜!我们班的孩子欢呼起来,围着我又

2、跳又叫。我当然高兴,因为我们班在各项体育比赛中基本是老二,甚至有的时候和一年级 比赛,我们都不能取胜,这个胜利太珍稀了!可是,当我瞟了一眼旁边的二班同学时,我 就没那么兴奋了。二班的小朋友们低着头,一声不出。这个情形,不就是我们班平常的样 子?学校的各项比赛多如牛毛,今天的胜利者,很可能是明天的失败者,又有什么值得庆 贺的呢?我们班的孩子们非常热爱运动,但是运动天赋强的却没有几个,在各项比赛中只能甘拜下 风。作为天生的弱势群体,我真希望这些比赛更多一些游戏的因素,少一些竞争的味道。 方法有的是呢,比如体育老师最后宣布成绩的时候能不能幽默一些,别总是只宣布第一名, 也可以先宣布第二名,然后宣布第

3、一名。或者转变一下比赛的方式,例如名义是比谁快, 但是老师可以暗地里检查哪个班最遵守规则,最后给遵守规则的班一个奖励。我们经常看到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报告,里面总有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争夺学校各种荣誉的 事情。既然是优秀班主任,肯定比别人争得多,争得好,所以我们总是看到胜利者欢笑的 场面,我们总是品味成功者的甜蜜滋味,失败者的苦涩味道是不足道的。世界就是这么残 酷,鲜花掌声永远为胜利者准备,失败者只有默默咀嚼。这就是竞争,连小学生都不可避 免地卷入到其中。我们学校每周的卫生纪律流动红旗都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发放,所以,整个升旗仪式中 最安静,学生听的最认真的部分就是宣布评比结果的时候。我是老教师了,

4、深知此类评比 有诸多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我本不那么看重这些红旗。以往我的学生基本都是 5、6 年 级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对这些红旗的得失也不那么在意。但今年不同,我的学生是一群刚 上二年级的小孩子,学校、老师的评价在他们眼里那么重要,他们的满意与失望每次都明 晃晃地写在脸上。只要看到他们那失望的样子,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我就没法不看重那 两面小红旗。一个潇洒了那么多年的老教师,现在却因为这个原因,每个周一的升旗仪式 都要紧张一回。我不喜欢这种焦虑。我喜欢教室一尘不染,我喜欢看我的孩子们一次比一次会劳动,做事 有条理,我当然也喜欢他们能够守纪律,秩序井然,可是当这些和红旗联系起来时,就变了一种味

5、道,它不是成长,不是进步,而是充满火药味的一种东西。学校也不是让人安心 生活的地方,而是战场,血淋淋的战斗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可是,如果单纯地取消评比,也可能会发生干好干坏都一样,吃大锅饭的现象。如何对待 竞争,的确是个并不简单的问题。有的时候我想,能不能将流动红旗的评比修正一下呢?比如设立一个标准,80 分或者 90 分,每个周,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得到红旗,而不是非要给两个班分出上下。这样既 能对学生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又可以将方向引导至达标而不是比个高下。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两个商人,他们 的店铺相邻,经营的商品种类也差不多。他们竞争激烈,以至

6、于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 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对他说,你可以许任何一个愿望,我都可 以满足你,唯一的条件就是你的邻居的收获比你多一倍。商人愁眉苦脸地想了半天,最后, 他喜笑颜开,说:“天使,请挖去我的一只眼睛吧。 ”心理学家把这种建立在比对方强一点上的快乐叫做竞争式快乐。这个极端的小故事告诉我 们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饱受“比较”的痛苦。比如同班 同学,毕业时在一个起跑线上,10 年 20 年后,人家拥有自己的公司,我还是给人打工, 挣那点可怜的工资。虽然我温饱不成问题,也有房有车,本来能个快乐潇洒,可是,一比 起人家,免不了感到人穷志短,心理失

7、衡,连见面都不愿意了。是不是离开了竞争,人就失去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失去了人生的快乐呢?心理学家在这里 提出了另一种快乐:条件式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建立在我比你强多少上面,而是只要满足 了某个条件,就可以快乐。比如我努力了,就可以快乐。我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能够按时 出门旅游,这样我就可以很快乐了,而不去和别人比,是出国旅游还是省内旅游。竞争是人的天性,无论在什么社会,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竞争,就有阶层。我们的教育是继 续鼓励这种竞争,将竞争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的所有细节,还是将这种竞争适度地转移 为“条件式快乐”?一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每个人最怕什么。学生说着说着问到我:“老师,你最怕什么? ”我想

8、了想,诚实地回答:“最怕每周的升旗仪式。 ” “为什么?为什么?”学生好奇死了。 “因为每次一公布我们班没有得到流动红旗,我就非常害怕。你们有没有害怕?” “没有啊, 没有啊”学生纷纷答到。哦,我误会他们了。每次公布成绩,如果听到优胜班级有我们,一阵欢呼顿时响起;如果 没有我们,一声整齐的叹息也随之而来。我以为他们很在乎很在乎,而实际这些孩子只是 当时很在乎,很快就忘了。孩子,孩子,你们真是典型的活在当下,你们让老师担了多少 没用的心那。看来,孩子的竞争心远不如我们成年人,他们之所以比我们快乐得多,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可是,难道成长意味着失去快乐?难道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们逐渐逐渐地学习竞争,然后 逐渐逐渐地失去快乐?并非没有别的道路吧,我想起我对评比办法的修正,这可算一种条件式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