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21048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权锋社交心理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交心理学论文 11 级艺术 5 班2011105060506冯权锋 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必备的一项,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最强有力的条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怎么样才能消除这方面的障碍而成为使你成为一个社交高手呢?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社

2、交心理! (一)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1.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接近或达到一个“顶点”的时期我国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高中一、二年级时期的学生智力已经初步成熟。到大学时期,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思维的独立性有着明显增强。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喜欢怀疑和争论。他们掌握了一定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同时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因此,他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发表独立见解。但是,由于他们个人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修养,使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还不强。有时,他们在看问题时,易掺杂感情的色彩,缺乏深思熟虑,往往表现出偏激、过分自信和固执

3、己见的倾向。2.情感丰富强烈而又不稳定大学生虽然不像中小学生那样感情奔放或易于冲动,但遇事还是容易激动。大学生的情感除了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之外,也有相反的一面,即内向性和闭锁性。这种心理上的内向性和闭锁性,使他们情感的表示具有曲折的掩饰特点。3.意志的目的性和坚持性得到发展随着认识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多数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坚持性较高,他们怀有较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以及远大的理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他们勤奋学习,力求进步,具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毅力。4.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随着语言和思想的发展,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深化,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文化知识的丰富,使

4、得大学生自尊心、荣誉感、好胜心强烈发展,独立的意志明显增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自己的义务等。他们的注意力开始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转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自我意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基本成熟的阶段。5.个性基本形成随着生理发育成熟及心理迅速发展,大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由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大学生的一些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渐趋向于明确化、稳定化和系统化。高年级大学生的人生观基本上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

5、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人际交往是

6、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

7、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

8、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自我总结:经过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习,从中收获了很多,作为大学生的我深刻的意识到良好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这令我很高兴,我将对我所学知识做一个总结。人际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个人与他人在交往中形成的心理情感上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作用。社会关系制约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用(正反向)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是个体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

9、,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个体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个体自我认知的有效方式,良性发展的必要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剂。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我们应该珍惜这

10、份缘份,更应该学好人际交往心理学,为自己在未来美好的人生道路上增加动力,也为这个和谐的世界送上一份厚礼。 人际交往心理学教给我从来没有的知识,让我如醍醐灌顶般感受到增强自己的交往能力迫在眉睫。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

11、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

12、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难免不与人交往,如何增进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意义重大。因此,要以一种积极主动和全面善意的认识进行交往,这是良好交往的基础。同时,要培养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宽容、尊重人、乐于助人、理解人等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和提高交往的技能,以达到提高交往能力和形成一种和谐人际关系气氛。养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情趣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对学习的兴趣程度可反映出对生活的基本倾向。一个人建立了对学习的广泛兴趣,就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就会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增强忍受力。心理健康的人应敢于面对挫折,因为挫折可以使人变得成熟、更有力量,使人的心理发展更趋健康。所以,大学生要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生活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