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20985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说课集-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五、六年级说课稿 李丽娟整编第 1 页 共 57 页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 2 篇课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抒发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的诚挚祝愿。反映了 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它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作者借月抒怀,极富人情味,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新课标中对三四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

2、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学生在揣摩语言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的能力仍有限。结合本文特点和 4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3、 体会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其中,教学重难点是:目标 3

3、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阅读法,启发诱导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三、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分别是:板块 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让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从而过度到节日里思念亲人。再让大家回忆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4、,激起学生兴趣,引出课文但愿人长久 。2.学生齐读课题。板块 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2、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字音易错的字,如辙、埋。字形易错的字,如官(笔顺) 、隐(结构) 。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3、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板块 3 细读探究,体悟情感1、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体会苏轼思念弟弟的心绪不定之感。苏教版四、五、六

5、年级说课稿 李丽娟整编第 2 页 共 57 页2、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苏轼见到月亮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呢?3、 指名回答,并说说苏轼只埋怨了这一句吗?还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4、 苏轼还想到了什么?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呢?使学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苏轼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5、 学生再读 56 自然段,体会苏轼的感情。6、 让学生读读五行词,思考其意思,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解释的句子。7、 小组探究:联系上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板块 4 赏读积累,拓展延伸1、 以多媒体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 ,教师范读,学

6、生诵读。2、 多媒体播放王菲歌曲明月几时有 ,加深学生对课文印象,缓解学生情绪。3、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顺序,练习背诵。四、说板书设计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思念弟弟) (月圆人不圆) (共有一轮明月)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秋天秋天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秋天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文是一首诗歌,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即来自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

7、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2 丶教学目标的预设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丶“过程和方法”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丶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3 丶教学重丶难点的预设依据以上几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丶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丶闲静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丶情景交融的特色。二

8、丶说教法1 丶教学的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中要重试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丶感情丶熏陶和培养语感。 ”,所以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丶发展水平出发,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将抗的情感。2 丶学情分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之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一句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苏教版四、五、六年级说课稿 李丽娟整编第 3 页 共 57 页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9、。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丶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3 丶教学方法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丶问题导引法(品秋)丶讨论质疑法(品秋)丶朗读法(诵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丶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4 丶说学法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主体思维法丶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要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

10、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丶分析丶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三丶说教学过程这节课我按“引秋读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其中我吧教学的重点突出在“品秋”环节;在“写秋”环节中土坯本课的教学难点。(一) 引秋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丶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二) 读秋本环节以读为主,是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1 丶初读

11、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丶词。2 丶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丶分辨朗读语气丶语调。3 丶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丶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三) 品秋在此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讨论丶质疑,探究全诗。1 找出每节诗的点睛之句。2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命上整齐丶漂

12、亮的名字。(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板书)3 这首诗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归纳出诗文的特点并板书出来)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是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丶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请学生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苏教版四、五、六年级说课稿 李丽娟整编第 4 页 共 5

13、7 页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丶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试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四)写秋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态度两方面的语文素养。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并给大家展示出来。设计意图: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2、试着背诵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

14、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3、布置作业: 1 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设计意图: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筛选丶查找资料的能力。虎门销烟虎门销烟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记叙了年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工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全国程,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二、说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5、课文。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句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并指导朗读。 感受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并通过朗读来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抗拒毒品的意识。三、说教法抓住课文第六小节中的中心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这次销烟的伟大和壮观,并通过朗读指导来进一步的体会。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读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新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一次怎样的事件,默读课文,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交流板书:伟大壮举()依次理解“举”“壮举”“伟大壮举”。()指导朗读“伟大壮举”。为什么说它是一次“伟大壮举”,先来读第二小节。()自读,思考: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画出有关句子,圈出关键词语,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交流。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引导学生找到有关句子,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请具体说说自己的感受。 (注意“挤”)苏教版四、五、六年级说课稿 李丽娟整编第 5 页 共 57 页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人多)小结指导朗读。引读第三小节,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交流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