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39659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松树小学 张霞一、教材分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前两篇课文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孩子失去父亲后,在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下,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一封信。这三篇文章使学生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环境,激发了学生憎恨战争,期望和平的情感

2、,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是本组课文情感教学的延续。二、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他们离战争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为营造氛围,以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我选择利用多媒体来实现我的教学设想。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书,自学个生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

3、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体会快乐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运用谈话法,以词语“春天”导入,让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说说在春天可以去做什么快乐的事情,并以此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春天的幸福、快乐。(二)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本环节中,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引入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美好画面。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眼前景色,说出内心感受,让学

4、生充分朗读,体会美好,读出美好,为下文直面残酷战争时的心灵碰撞打下伏笔。(三)理解感悟,情感共鸣。设计意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解开文本情感大门的最有效的钥匙。直观的图片,空灵的音乐,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残酷的战争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其之前形成的快乐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让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无情伤害。品读感悟,探究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旨在使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特点,理解文章更深层的含义,以读促悟,以读激情。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四)激情朗读,重解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组战争中孩子的照片和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画面进行对比,在上一环节的情感

5、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情感引导,水到渠成。(五)迁移运用,学生写作。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让学生通过“写”和“说”这个平台把感情表达出来。经过前几个环节情感的对比、积淀,学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六、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对阅读课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展开想象,无疑是学习阅读课文的很好的方法。整堂课的教学基本能够按着自己的思路顺利完成,但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诗歌情感。基于学生的特点,我还是选择了“扶、放、收”的方法,所以课堂中学生读的机会就相对少了。2、学生在提问题的环节中,问题内容比较浮浅,只是居于自己对字面的理解来进行提问的,不会没有深入挖掘诗歌内涵。3、诗歌结尾处,学生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4、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语言不够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