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96571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汉字”在“识字儿歌”中“根深蒂固”摘要:识字儿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以儿歌为表达方式的儿歌形式。由于低段教材识 字量大的要求和第一学段学生思维方式特殊性。在对部分汉字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 采用了识字儿歌的形式。有趣的、浅显易懂的识字儿歌,学生更感兴趣,表现了较强的识字 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了识字儿歌的创编。学生对识字儿歌的创编表现出了较 强的创造性。 关键字:识字儿歌一、识字儿歌的创编:一、识字儿歌的创编: (一)(一) 、识字儿歌:、识字儿歌: 儿歌是指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儿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形式。儿 歌的特征具有(1) 、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

2、奏。 (2) 、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3) 、歌 戏互补,富于兴趣。 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 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有摇篮曲、游戏歌、 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等。儿歌在学生中的传唱已 历时久远,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识字儿歌是儿歌众多形式中的一种,识字儿歌是根据汉字 的特点,以汉字的表达为内容,以儿歌为表达形式的诗歌类型。了解了儿歌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在实际的识字儿歌的创编中就应该遵循儿歌的要求,并能体现其特点。 创编识字儿歌的客观要求: (二)(二) 、第一学段教材识字量大的特点。、第一

3、学段教材识字量大的特点。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前提,只有识字才能释词、理解句子、领会文章内容及所表达的 思想内涵,据数据分析,新教材在识字量方面有了较大幅度地增加,这就相对加重了低年 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显得困难。那么我们就 应该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地强调死记硬背,让汉字在学生眼 里成了一个个无趣的物体,学习汉字成为一件枯燥的事情。我们要寻找一种识字方式,让 学生感受到识字不那么枯燥、不那么单调、不那么无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体会识字所 带来的愉快和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寻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识 字方式。儿歌识字是

4、众多识字方式中的一种。 (三)(三) 、第一学段学生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一学段学生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 处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在思维方式还以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 识记方式也以形象识记为主。如果能根据这一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 点,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有趣的识字方式,而趣味性强的识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有游戏识字、故事识字、图画识字、儿歌识字等。识字儿歌是形式多样的识字形式中 的一种,识字儿歌是根据生字的特点并且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儿歌的形式创编的诗 歌类型。识字儿歌在学生中也广受喜欢。如何让

5、识字儿歌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我们对人教版第一学段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字进行了识字的创编和运用。 二、对人教版第一学段部分汉字进行识字儿歌的创编。二、对人教版第一学段部分汉字进行识字儿歌的创编。 在了解识字儿歌的特点基础上对第一学段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部分生字进行识字儿歌 的创编。第一学段的生字量大,我们选择了部分适合儿歌编写的汉字进行了识字儿歌的创 编。我们对部分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汉字寓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汉字进行了识字儿歌的创编。 (1 1) 、根据汉字结构来编写识字儿歌。、根据汉字结构来编写识字儿歌。 有部分汉字根据其结构编写识字儿歌,如“旧”字,根据左右结构,编儿歌:一个

6、太 阳胖;“考”字可以根据下面部分像个数字“5” ,编儿歌:考试考了 5 分。 “仙”字,编儿 歌:山上有个人。 “团“字,编儿歌:口才口才,才在里面吐不出来。 “为”字,编儿歌: 力字上下加两点。 (2 2) 、则结合汉字结构和其寓意进行编写识字儿歌。、则结合汉字结构和其寓意进行编写识字儿歌。 如“休”字,根据偏旁和木字,编儿歌: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娘“字,编 儿歌:一个善良的女子。 “计”字,编儿歌:用十来计算。通过儿歌的创编,我们从对儿歌 内容的理解发现,儿歌内容更多是从汉字结构和其寓意中寻找,如果从这个角度编写识字 儿歌,我们会发现识字儿歌的编写不难。 (3 3) 、识字儿歌

7、形式多样化。、识字儿歌形式多样化。 在编写识字儿歌的过程中,还可以对识字儿歌继续进行优化,让识字儿歌的形式更易 于背诵,让学生读来朗朗上口。识字儿歌形式的一成不变容易让识字儿歌不易记诵。识字 儿歌的形式可以进行演变,使其变成其他形式,是学生易于吟诵。如“公”字,可以创编 儿歌:一个老公公,八呀八十岁。盘起一条腿,给他捶捶背。 “早”字,创编儿歌:太阳起 得早,早上空气好。是个小朋友,下边做早操。 “什”字,创编儿歌:左边有群人,一共有 十人。他们干什么?请你问一问。 “太”字,大字写好了,一点放在下。写得太好啦,妈妈 把我夸。这样的儿歌形式,学生易于吟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也能牢记于心中。 (

8、4 4) 、识字儿歌的创编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浅显易懂、有趣的识字儿歌,学生更为、识字儿歌的创编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浅显易懂、有趣的识字儿歌,学生更为 感兴趣,识记效果也更好。感兴趣,识记效果也更好。在对第一学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汉字进行识字儿歌的创编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 贴近生活的,可以感知的识字儿歌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学习效果也相对更为理想。识字 儿歌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表现出来了多样性,生动、形象、有趣的识字儿歌在学生中更 易被传唱。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喜欢边背诵识字儿歌边表演,这也让识字儿歌更加深入留 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如:学习生字“娃、蛙” ,我以填空的方式,补充了学习其它的

9、形近字 “娃、蛙、哇、挂、洼、桂” 。有( )青蛙乐,有( )娃娃笑,有( )哇哇 哭,有( )轻轻挂,有( )是山洼,有( )是桂花。学生在填写空格 时,都觉得很有趣,在他们眼中,不是这几个枯燥复杂的汉字,而是形象有趣的儿歌。他 们积极参与儿歌的填空,一首儿歌的编写也在学生的参与之下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汉字的 热情高涨。如果对生字仅仅是停留于汉字结构的儿歌创编,学生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兴趣, 这类识字儿歌,他们难以理解,也难以激发他们更深的学习识字儿歌的兴趣。 三、学生对识字儿歌的自主创编阶段。三、学生对识字儿歌的自主创编阶段。 教授学生大量的识字儿歌的基础上,引导部分学生对部分识字儿歌进行创编。

10、在学生 学习了大量的识字儿歌的基础上,并且让学生对生字的特点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 自主进行识字儿歌的创编,老师适时加以引导和补充。让学生进行模仿创编识字儿歌。 (1 1) 、老师示范创编相似的儿歌。、老师示范创编相似的儿歌。 如学习“一、二、三、王、主、注”这几个相近的汉字,老师先创编好识字儿歌: “一二三,加一竖,就是王。王上加一点叫做主。泡在水里变成注” 。在学习相近汉字“丁、 口、可、哥”也同样创编好识字儿歌:“横竖勾,是个丁。藏在口字就可以,小可大可做 哥哥” 。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也能很好辨析了这几个形近字。 又如学习小雨点儿这篇课文中,在学习这课汉字的时候,对这课的“问”字

11、示范 进行了识字儿歌的创编:门里有张口。对其他的几个门字框的汉字让学生自由创编。 (2)(2)、指导学生创编类似的儿歌。、指导学生创编类似的儿歌。指导学习生字“十、千、舌”的识字儿歌创编。让学生在学习了这两首儿歌的基础上, 学习生字“十、千、舌” ,因为这几个汉字与前面几个汉字很相似,同样可以编写识字儿歌, 学生有了前面几首识字儿歌的学习基础,他们有了模仿创编类似识字儿歌的基础,在创编 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很很活跃,编写了识字儿歌:“一横一竖是个十,歪了脑袋变成千, 张开大口吐舌头” 。学生创编儿歌表现得踊跃,还有其他识字儿歌创编结果“一横一竖是个 十,戴顶帽子是个千,下面多了张口是个舌。 ”

12、 指导学生创编门字框的汉字“闭、闯、间、闪”的识字儿歌,学生发挥了想象力进 行了创编:“闯”字:门里面有一匹马。 “闭”字:门里有个才字。 “间”字:门里面躲了 个太阳。 “闪”字:门里面藏着一个人。 学生的创编能力虽显稚嫩,却能体现他们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学生还进 行了其它识字儿歌创编的尝试,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识字儿歌的吟诵中记住识字儿歌,让识字儿歌在儿童的口口相传中得到传颂。 识字儿歌与学生的识字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汉字,汉字不再是枯燥、乏 味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让“汉字”在“识字儿歌”的学习中“根深蒂固” , 让识字儿歌与学生的快乐童年相伴。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365 夜儿歌识字书 ,李俄轩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年 02 月2新编识字三字歌 ,陆弘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年 06 月3快乐儿歌 300 手 ,北京:海豚出版社,2009 年 01 月4儿歌 300 首 ,北京:海豚出版社,2009 年 0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