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易》解《恒先》六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3348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易》解《恒先》六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易》解《恒先》六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易》解《恒先》六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易》解《恒先》六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易》解《恒先》六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易》解《恒先》六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易》解《恒先》六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易解恒先六则内容提要:周易可以为解读恒先提供重要参照。由此本文提出一些解读恒先的新见,如首句应读作“恒先无,有朴”, “云云”指阴阳二气交感绵密之状, “亡思不天”与周易之“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相得益彰。关键词:恒先 周易 道家 先秦周易虽然长期被公认为儒家首要经典,但它与道家在许多层面同样灵犀相通。上博楚简恒先这篇道家新文献就是又一个新佐证。周易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恒先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参照,这就再次显示出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永恒思想魅力。本文即试图以周易为主要参照,来对恒先中的一些词句略作疏释,以就正于读者方家。一、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

2、绝大多数学者读此句为“恒先无有,朴”,我认为应读为“恒先无,有朴”,其证有六:(1)“无”与“虚”古韵同属鱼部,正好押韵,而“有”属之部,与“虚”不很谐韵。古文献中“虚静”(含“虚”与“静”并举之例)比“静虚”(含“静”与“虚”并举之例)更为常见, 恒先下文即有“虚静”,在此用“静虚”而不用“虚静”,当即有与“无”押韵之故。 (2)读“恒先无,有朴、静、虚”,则以“恒先”为“恒”之“先”、以“恒”为“道”更加顺理成章,更合文本原义,该篇下文“气是自生,恒莫生气”即是明证。 (3)相对而言,在道家的文献中, “无”的名词意味更浓,如老子十一章的“当其无,有车之用”和四十章的“有生于无”, 庄子天

3、地的“泰初有无”;“无有”的动词意味更浓,如老子十九章的“盗贼无有”。考虑到恒先与老子在遣词造句和思想上有着非同寻常2的内在关联, 恒先此句之“无”与老子“有生于无”、 庄子天地“泰初有无”之“无”更加相似,如此理解更合文义。 (4)读为“恒先无,有朴”,则其中之“恒”、 “无”、“大”与下文“有气焉有有”之第三个“有”、 “唯一以犹一”之“一”,正好与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密切应合,如同老子与之密合一样。 (5)庄子天地云:“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名。 ”其“泰初有无”与“恒先无”正相对应,“泰”与“恒”正相对应,“初”与“先”正相对应, “有无”与“无”

4、正同。 (6)这两种读法在语意上的差异微乎其微,但相对而言,读“恒先无,有朴”,文气更加顺畅,文义更加明达,文法更合常规,与恒先全篇和整个中国思想史更加契合。因此,读“恒先无有,朴”虽然亦无不可,且“无有”确为古代文献所习用,但其文气有些不顺,不如读“恒先无,有朴”文从字顺,韵谐意通。浅野裕一先生读法相似。李零先生已指出, “恒先”也见于帛书道原开篇,并云:“恒先是道的别名。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作为永恒创造力的道。 ”李学勤先生主张:“恒先在此应当连读,作为一词恒与常通。所以恒先无有即常无有。 ”庞朴先生则认为:“或谓恒乃常, 恒先无有即常无有,不确;以先字无着也。 ”以“恒

5、先”连读,作为一个复音词,固无不可,但鉴于“恒先”在古文献中极为罕见,帛书道原虽有一例,但颇可疑,而“恒”与“常”则互通,在古文献中常用作“道”的同义词,故在此以“恒先”为“恒”之“先”,以“恒”为“道”,似更合文义,该篇下文“气是自生,恒莫生气”即是明证。在文献中“常”和“恒”皆可直接指代“道”,如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国语越语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帛书经法论约“不循天常”, 庄子天道“天地固有常矣”,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等等。考虑到古文献因避汉文帝讳有改“恒”为“常”之例,许多“常”也3许原本就作“恒”,而在帛书老子和楚简老子中,通行本老子中的“常”即多

6、作“恒”。陈鼓应先生已经提到:“帛书老子恒字出现 28 次之多”。11从文字学上来考察, “恒”字渊源甚古。殷人先祖即有一位王恒。12周礼春官司巫:“国有大烖,则帅巫而造巫恒。 ”其以“恒”为名,说明“恒”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字。今本归藏、 周易和帛书周易皆有“恒”卦。王家台秦简归藏有“恒我”卦,多数学者认为“我”系衍文,林忠军先生则提出“我”“决非衍文”。13无论如何,其与今本归藏、 周易和帛书周易“恒”卦的紧密相关都是不言而喻的。在今本周易和帛书周易中, “恒”卦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地位。14在今本周易中, “恒”卦是第 32 卦,为下经第一对卦之一。在帛书周易中, “恒

7、”卦也是第 32卦,为上半部经之殿卦。同时,今本周易对“恒”卦的义理内涵给予了鲜明深入、热情洋溢的阐扬。其卦辞曰:“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九三爻辞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彖传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通行本周易系辞上之“大极”在帛书系辞中作“大恒”,也许不只是一个偶然的笔误或混用,而可能有某些值得深思的思想意蕴。尚书汤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论语子路:“子曰:

8、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帛书经法道法:“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 ”帛4书经三禁:“行非恒者,天禁之。 ”庄子庚桑楚:“人有修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时雨进退,亡有常恒。建恒怀民,五正乃明。 ”由此可见,与“恒”相关、以“恒”为重的文献不胜枚举,足证“恒”在古人(尤其是古楚人)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饶宗颐先生就此指出:“恒的道理,在楚人的著作和记录中,特别流行,楚俗对于恒这一观念的重视,殊非偶然。 ”15由此可见,以

9、“恒”为最高范畴的恒先再次现身楚地,当亦殊非偶然。全句意为, “恒”(道)起初是“无”(但这个“无”不是啥也没有),它以“朴、静、虚”的形式“有”(存在)着,而这个“朴、静、虚”不是一般的“朴、静、虚”,而是最高程度的“朴、静、虚”。郭齐勇先生指出:“恒先首句偏重于讲道的原始性、绝对性、无限性、先在性、超越性、终极性,是最高的哲学抽象,偏重于讲道之体。 ”16陈静先生主张:“道家对人类文明持发生说的立场,需要以宇宙之初的朴、静、虚、一来对应于人类文明发生前的淳朴,以此建立起反朴归真的反的思路。 ”皆精当可从。二、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往”指“始”后生生不息、充满无限

10、可能性和丰富性的永恒化生过程,相当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之“逝”、 “远”。帛书经本伐:“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则无穷。 ”周易系辞上:“往来不穷谓之通。 ”周易序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有始焉有往”与下文“求欲自复”遥相呼应,正合周易泰九三“无往不复”之理。三、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1、复:返也,返回,返本归真。 尔雅释言:“复,返也。 ”周易复:“复:亨。 ”李鼎祚5周易集解引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 ”周易复彖:“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周易杂卦:“复,反也。 ” 2、复生之生行:返回天生本真的生长正道。 老子第十

11、六章:“夫物云云,17各复归其根。 ”周易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朱熹本义:“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 ”周易序卦:“复则不妄矣。 ”庄子齐物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复”在周易和道家文献中是一个重要范畴,在恒先中亦然。在其短短 512 字18的正文中,包含“复”的命题就有“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 “唯复以犹复”, “恒、气之生,因复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复以不灋”, “举天下之生同也,其事无不复”,等等,且都是一字千钧,掷地有声,足见其非同寻常。董珊博士就此指出:“恒先认为复是天之运行的最根本原理和动力所在,唯有复的存在, 天才能得以正常

12、运行而不废止。 ”在恒先等道家文献看来,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即万物本有天赋自身的本真之道,但事物在自身欲求的驱使下,常常会偏离其本真之“所然”、 “所可”,与此同时,所有事物又都“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都想要返本归真,返回天生本真的生长正道,事物就在这种内在张力中逐渐成为其自己。传世道家文献常见这种思想,甚至所用语汇都很类似,如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庄子秋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在宥:“万物云云,各复其根。 ”四、浊气生

13、地,清气生天。气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1、神:神妙莫测。 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6行而至。 ”周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2、云云:迄无确诂,联系上文“浊气生地,清气生天”,及老子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周易泰彖“天地交而万物通”等, “云云”当借为氤氲或絪缊,或读如字,指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绵密之状。 周易系辞下:“天地絪缊19,万物化醇。 ”陆德明经典释文:“絪,本又作氤,同,音因。缊,本又作氲,纡云反。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云:“天地交,万物通,故化醇。 ”孔

14、颖达疏:“絪缊,相附着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天地若有心为二,则不能使万物化醇也。 ”朱熹本义:“絪缊,交密之状。醇,谓厚而凝也,言气化者也。 ”来知德集注:“絪,麻線也。缊,绵絮也。借字以言天地之气缠绵交密之意。醇者,凝厚也,本醇酒,亦借字也。天地之气本虚而万物之质则实,其实者乃虚气之化而凝,得气成形,渐渐凝实,故曰化醇。 ”王夫之内传:“絪缊,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 ”高亨大传今注:“絪缊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 ”诸说虽略有差异,但于“絪缊”则异曲同工。有学者似受老子第十六章“夫物云云”、 庄子在宥“万物云云”等的影响,而训“云云

15、相生”之“云云”为众多、万物。此训虽然亦似可通,但终觉于义未洽,与上下文不太谐调,显得较为突兀。李锐先生说:“恒先篇谈到了天地,虽没有明说万物,但是其云云相生,也暗含有万物之意。 ”20也仅仅可以说“暗含”而已,恐不可把“云云”直接训为万物。然而,如果以“气信神哉”之“气”(天地阴阳二气)为“云云相生”的主语,将“云云”训为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绵密之状,则与上下文及中国思想史契合无间。7全句意为,元气中的重浊之气生成地,轻清之气生成天。气真是神妙莫测啊!阴阳二气会合交融,二气及其生成的万物就充盈于茫茫天地之间。五、明明天行,唯复以不灋。智既而亡思不天。1、天行:天道。 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二“乾行也”条:“尔雅:行,道也。 天行谓天道也。 晋语:岁在大梁,将集天行。 韦昭注曰:集,成也。行,道也。言公将成天道也。 是古人谓天道为天行也。天行健,地势坤,相对为文,言天之为道也健,地之为势也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