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37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技术陈述的性质和技术解释的类型技术解释问题,属于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陈昌曙教授在他的著作技术哲学引论中写道:“至今不仅未见专著,专论文章也很少,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尚未成为学界议题”。至于他的书,陈教授很谦虚地写道:“作为技术哲学引论,本应有专章来阐述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但终因缺乏积累不能如愿,只能在这一节里讲点关于技术方法论的意见。 ”1至于我个人对技术哲学的研究情况比陈教授差得多,所以至多只能对技术方法论的某些个别问题(例如技术解释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旨在引起讨论,以便充实这方面的研究。一、技术解释的重要性技术认识论这个学科本身有一系列基本的范畴,如

2、技术问题、技术功效、技术设计、技术发明、技术解释、技术预言、技术评价、技术实施和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等。其中技术解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技术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求得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是求得客观事物以及人工事物的效用,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的需要。自从人类越过了采集时代,技术的主要手段便是设计、发明和检验各种人工客体(又称技术客体),利用它们的功能(function),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任何技术问题的本质,就是人们的某项实际需要与当前现实条件不能满足这项需要的矛盾,而解决任何技术问题的出发点就是要调查和明确我们的现实地可能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常它从定义一种商业要求,军事要求

3、或自身就是一种技术机会开始的。这些需要、要求或需求就表现为我们想要的将要设计、发明的那种技术客体的实践功能是什么,比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曼哈顿计划就是2需要制造原子弹并将它投到日本本土。于是技术的要求就是这个技术客体,更准确说这些技术客体组成的系统,要有巨大爆炸力和杀伤力的功能,并将它带到日本去发挥作用。于是技术认识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将所想要的功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子功能,并将这些子功能联结成总体功能,在现代工业中这通常是非常制度化和专业化的东西。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设计发明和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人工客体,使它们分别具有这一系列子功能,并对它们何以有这些功能进行论证。例如,要用什么样放射性元素作

4、材料才能具备核子爆炸所需要的链式反应的功能呢?又用什么方法才能从大量的矿石原材料中制造出几十磅至几百磅这样的铀 235 材料?也就是说用什么人工客体,人工过程使这个制造厂具有提炼出铀 235 的功能?又用什么容器什么方法将这些核燃料装进去使之具有封闭的功能?还有用什么装置使这个密封的原子弹具有起爆的功能?并且要发明一种什么样的大飞机以运载原子弹于高射炮火力所不能达到的 3 万英尺高的高空上飞行从而具有安全投放原子弹的功能呢?而所有这些发明和设计何以有这些功能?这里我们对于这个过程的组织方法论或运筹方法论暂且不谈,系统工程方法论与运筹学会帮助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实体性技术方法论的角度讨论

5、问题。这里从功能及其分解到发明设计及其论证,都贯穿了一系列技术解释问题。即我们如何用科学原理或科学规律来解释我们的技术装置及其运行的操作原理(operational principle,又可译为运作原理),我们又如何用我们的操作原理来解释我们这些技术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操作规则或技术规则,我们又如何用这些操作规则来解释技术人员或工作人员的行为呢?并用这一切来解释我们所要求的功能是如何得到实现的?例如,我们如何用核物理关于某种放射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链式反应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原子弹的运作原理呢?又如何用原子弹的运作原理来解释它的组成与结构为3什么要这样做及其操作规则,又如何用这些操作规则去解释哈曼

6、顿计划参加者们的各种行为以及我们所要求的总体功能是如何得到实现的呢?这里归根到底是一个与科学解释很不相同的行为解释问题,它被解释的对象不是某一种自然现象是什么,而是某种人工事物怎样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对人们的需要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当然,技术认识论的主要问题不仅是技术解释问题,另一个可能更加主要的问题是技术发明问题,可是技术发明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部分不接受逻辑分析(例如天才、机遇、灵感等心理因素)。有一部分接受逻辑分析和方法论分析并具有某种算法的因素。而这一部分思维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技术解释的逆运算,即因为某种人工客体的物理结构最有效地解释了它的功能的出现,而这

7、种功能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选择这种结构。所以掌握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技术解释知识又是技术发明的必要的虽然不是充分的条件。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选择技术解释作为我们具体研究技术认识论的一个突破口。二、技术陈述的性质与类型为了研究技术解释,首先需要弄清技术陈述的性质与类型,因为解释就是这些陈述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有关技术陈述,我们至少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来加以分析:(1)技术行动目标陈述:它表述行动的目的、意向、企图等等。通常它可能用意向的或规范的陈述(例如命题 a)来表示,但似乎也可以用描述的或事实的陈述(例如命题 a)来表示。(a1)1942 年美国想要制造一颗原子弹。4(b1)我意愿坐飞机到太原

8、参加第九次全国技术哲学讨论会。(c1)陈医生必须为胃癌病患者 A 君作切除肿瘤手术。(d1)这只老虎企图捕捉住一只野鹿。以上表示的是意向性的或规范性的陈述。如果用描述的或事实的陈述来表示,似乎有:(a1)1942 年美国制造原子弹是美国整个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b1)坐飞机到太原开会是我今年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c1)给胃癌病患者开刀是陈医生的医生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d1)这只野鹿是那只老虎的捕捉的目标。以上的例子,除了(d)与(d)涉及到广义目的性或非人类的生物的目的意图,在此我们暂且不谈,在下文中涉及这个案例的分析也暂且不谈。我们的问题是,对于人类的目的、意图、企图等等主观的或心理

9、的东西,我们能否采取描述性的陈述呢?我们认为应该是可能的,例如对于人类伦理行为的研究除了有规范的伦理之外,还有描述的伦理学,人类学不就是已将人类的伦理,当作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描述它的起源与进化吗?经济学不是对消费者的意图与偏好,作了客观的描述性的分析,从而找出它的规律吗?不过请注意这些学科及其对目的与意向的描述性陈述有如下的特征:1它不是从内涵上陈述它的内容,而是从外延上说明它的存在与范围,不是从内部分析这些意向,而是将意向当作一个既定事实,用范畴与概念将它固定起来,包裹起来,只从外部考察它的起源与作用。2它不是关于目的、意向、计划的一阶陈述,而是关于目的、意向、计划的二阶陈述。如果(a)“x

10、 想要制造原5子弹”是一阶陈述,它就必定是要用规范的意向的命题来加以表达。这个规范句可以表达为(a)=P(x);但这里的描述语句(a)表达为“x 制造原子弹是它的总体战略目标的一个部分”即“x 的目的 O。 ”(这里 0 表示目标)。它是一个二阶陈述,即F(P(x),这里 F 表示“属于它的总体目标”。所以 a,b,c三个描述性的行动目标语句中,是以规范性、意向性描述为基础的,因而不是纯描述性语句,因为它出现了目的、责任、计划这些意向词和规范词。这些词在纯描述性语句中,例如在自然科学中,是不出现的。所以对技术行为目标的基本陈述是规范陈述而不是描述陈述。(2)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技术行为陈述人们

11、的技术行为,例如设计、制造、使用工具和其它各种装置等等,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而在现代,大多数技术行为是理性的,即在一定的经过检验的理性知识和经验知识指导下进行并尽最大可能达到目标的,对于这些行为的表达,也有两种陈述,即规范的陈述和描述的陈述。(a2)1943 年美国核科学家必须(或应该)提炼出几十磅铀 235 材料。(b2)我应该于 2002 年 10 月 11 日乘坐飞机从广州到太原开会。(c2)陈医生应该对 A 君的胃作彻底的 CT 检查。(d2)那只被追捕的野鹿必须拼命逃跑。请注意:这些规范陈述,是休谟关于“ought to”陈述的典型,都在本体论上预设了一有一个目标的存在,和在语义学和语

12、用学上预设了一个目标陈述的存在。如果6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对这些行为作描述的或事实的陈述。(a2)1943 年美国科学家和工人们,是在他们的核原材工厂中提炼出几十磅铀 235材料。(b2)我是乘坐 10 月 11 日的飞机从广州到太原去。(c2)陈医生是在为 A 君的胃部作 CT 检查。(d2)那只野鹿是在拼命奔跑。这完全是行为主义的陈述,在这些描述的陈述或事实陈述中,没有目的,没有意向,没有企图。它所描述的,正是马克思或陈昌曙教授所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过程”2在这里人“作为一种自然力”而起作用。这是一种纯粹事实描述的陈述,不过它仍然与自然科学的事实陈述不同:(1)它

13、不是单一的自然属性变量的函数:f(N1,N2,N3);而是人的属性与自然属性这二类变量的函数:f(N1,N2,N3;H1,H2,)(2)一旦要对这种人类技术行为的描述陈述进行解释,就必须引进包含目的、意向、信念这些范畴及其组成的规范陈述。这个由“应然”推出(尽管不是演绎地推出)“实然”的推理叫做实用推理(pragmatic syllogism)或实践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 syllogism).下一节我们将简要地讨论这种推理。(3)行动规则(rules of action)陈述:人类的行动,特别是他们的技术活动,是根据一定的行动规则行事的,各种工厂都给工人规定长长的操作规

14、程,甚至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来使工人掌握这些行动规则。医生给病人开刀之前一定要先戴手套,和穿上白衣,并且预先准备好各种手术7工具和设备就是这样一种行动规则,连餐馆的前台服务员,穿什么衣服,站在什么位置,给顾客的碗里盛汤时采取一种什么姿势都有一定的行动规则。这些行动规则或者来自经验的总结,或者来自知识的启发,或者来自社会的建构,甚至来自本能,它们没有真假之分,只有有用还是无用之别。下面给出一些与上面所举的相对应的行为规则例子:(a3)如果想要制造原子弹,则必须准备足够的核燃料。而运输这些材料,必须严格保密。(b3)如果想即日从广州到达太原,则必须坐飞机,而登机之前,必须接收安全检查。(c3)医生在

15、给癌症病人开刀之前,必须准确地检查出癌症组织所在的位置。而开刀之后,必须缝好伤口。(d3)为了要逃过捕食者的追捕,野鹿必须发展出它的奔跑技能。行动规则的标准表述式是要说明,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人们应该怎样行动,它由一系列行动指令构成,并形成一种行为的规范(norm),并且不用单称陈述而用某种范围的全称陈述来表示。不像自然规律,它的论域是行动而不是自然事件,它是人类行为状态的规范而不是自然事件的状态空间的约束,它是目的定向而不是原因定向的。因此它的典型的语言表达是规范的、命令的陈述而不是描述性的陈述,它不具有真假值而具有有效值(effectiveness value)。当然要说明行为规则有效用性

16、的根源。还得依靠因果律与其它自然规律对之进行解释,这就发生一个如何由科学上的“实然”陈述导出(当然不是演绎地推出)技术上的“应然”陈述的问题。M邦格曾给出技术行为规则的形式表达式,并用三值逻辑来表达它的有效值及其8推导规则。3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4)技术客体的结构陈述与功能陈述。马克思说过,自然界不会创造火车头和蒸汽机,它是人类智力物化的产物。但是人类一旦创造和生产了各种工具、设备、机器、厂房等人工物品,它们便成了技术客体进入了“人工世界”。它不但可以成为人们客观地进行描述的对象,并且可以成为异已的、 “异化的”力量作用于我们,那么对于技术客体的陈述是不是完全是描述性的事实陈述呢?如果是,这种描述性的事实陈述与自然科学的描述陈述和事实陈述是不是毫无区别的呢?近年来 Delft 理工大学 Pkroes 连续发表两篇哲学论文讨论技术客体的结构陈述和技术客体的功能陈述问题。并提出“必须发展出一种关于技术功能的认识论”。不过,我们认为,他的讨论过分繁琐而且抓不住要领。因此需要加以重新表达。从系统科学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