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32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2 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关键词】 老年人 绞窄性肠梗阻 治疗摘要:为探讨 65 岁以上绞窄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 2003 年 1 月2005 年 7 月不同原因引起肠梗阻并存不同疾病经手术治疗资料。结果,围手术期病死率 5%(3/62),切口裂开 3%(2/62),切口感染率 8%(5/62),手术治愈率 95%(59/62)。重视老年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良好麻醉,手术简单、快捷、有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老年人;手术治疗随着社会高龄人群的增加,老年绞窄性肠梗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对我院 2003 年

2、1 月2005 年 7 月间收治 62 例 65 岁以上该类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2 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男 39 例,女 23 例,年龄6592 岁,平均 74.1 岁。肠梗阻原因: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 3 例,小肠系膜血栓形成 2 例,结直肠癌 8 例,内疝 5 例,腹外疝 10 例,其余 34 例系各种术后黏连、系带悬吊肠扭转嵌顿造成。其临床症状轻,体征重,肠鸣音均消失。个别病人被并存病掩盖腹部疾病,经体查、立位腹平片等确诊。均急诊手术。1.2 45 例病人合并其他疾病,占 73%,有 29 例并存两种以上并存病。其中高血压 22 例(35),高脂

3、血症 13 例(20),糖尿病 19 例(30),冠心病,陈旧性心梗12 例(21),呼吸系统疾病 14 例(22),肾功能异常 8 例(12),贫血 6 例(9),2低蛋白血症 18 例(29)。1.3 麻醉及手术方法 实施全麻加硬膜外麻醉 41 例,单纯硬膜外麻醉 21 例;肠系膜血栓 1 例行 2 次手术(坏死性肠管切除吻合术加抗凝治疗)。有 6 例结肠瘘行肿瘤一期切除 hartman 造口,2 例低位直肠癌行近端造口,待二期根治。对乙状结肠已坏死均行切除,近端单口造瘘。小肠排除坏死行黏连松解术或排列术。二次手术以上者小肠梗阻坏死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无肠坏死腹外疝,一期行修补加强术。2

4、 结果2.1 59 例经手术后康复出院,占 95%,切口裂开 2 例占 3%,切口感染 5 例占8%,1 例因造瘘口边缘缺血坏死,二次手术,无 1 例发生肠瘘。死亡 3 例(5%),其中乙状结肠扭转 1 例,小肠绞窄坏死休克 1 例,肠系膜血栓形成 1 例,均因并存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3 讨论3.1 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有以下特点:起病隐匿,病因复杂,如手术黏连、恶性肿瘤、血管心脏疾病引起血栓形成,乙状结肠扭转迅速转为闭攀性梗阻。并存疾病多,症状体征不典型,痛阈值升高,反映迟钝,误诊漏诊率高。病情发展快,易恶化。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风险大。 3.2 围手术期并存

5、病的处理心血管疾病是本组最常见的并存病,高血压的危险度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更取决于是否并存高血压以外的危险因子(男55 岁,女65 岁,吸烟、总胆固醇36.5mmol/L、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脏器,防止心、脑、肾进一步损害。常用 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麻醉药和降压药调控血压维持在 140/90mmHg 左右为宜1,术中,术后应监测血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且预防血压骤降及低血压。3.3 术前要详细了解病史并作各种检查,对心脏病病情做出判断,对麻醉和手术风险做

6、出估计,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手术风险一般不大,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病人因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遇到病情复杂应请心血管医师,麻醉医师共同商定治疗方案,术中,术后仍应防止心肌缺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3.4 本组有 19 例病人并存糖尿病,5 例隐性糖尿病,术前血糖正常,术后 2h血糖升高至 9.612.2mmol/L。因此,对无症状老年患者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 2h血糖,要求血糖值术前维持在 5.611.1mmol/L,术中 7.012.9mmol/L,术后4.66.9mmol/L2,避免低血糖对病人造成更大的危害,术前 30min 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预防感染。3.5 手术后的肺部

7、并发症是导致围手术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组有 3 例死于呼吸道感染性休克造成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肺部并发症远较心脏异常更为普遍,其患病率平均为 30%,本组占 22。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后禁烟,行深吸气训练,正确咳嗽,拍背,麻醉拔管前吸痰,气道雾化,早日下地活动,抗感染适当液体补充,以减低手术后肺部并发感染发生率。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注意观察围术期尿量、尿素氮及肌酐值,注意保4护肾脏灌注,利尿时注意电解质平衡,禁用肾功能损害药物。避免再灌注损伤。对肝脏功能衰退者,低蛋白血症及腹水病人注意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可使用维生素,保肝药物,提高病人免疫力和抵抗力。3.6

8、手术时机和方式及麻醉选择对老年肠梗阻病人如发生腹痛急骤,且为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绞窄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疼痛,出现剧烈频繁呕吐,有时伴腰背疼痛,病情发展迅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效果差,明显腹膜炎体征,可伴有发热,脉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不对称,有局部骤起的肿块并伴有明显触痛,呕吐物、胃肠减压液体及肛门排泄物呈血性,腹腔穿刺液为血性,X 线腹部平片呈孤立的肠袢扩张,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应立即手术探查。因年龄较大,麻醉最好选择全麻加硬膜外麻醉,这样既能保证供氧,又可达到麻醉连续性好、腹肌松弛、血压波动小,用药少的最佳疗效。手术宜简单,快捷,有效,减少大面积内脏翻动及重复动作。术中、术后注意各种脏器功能的监测,避免选用肝肾损害药物,使用有效抗生素,注意营养支持,蛋白质补充,降低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的病死率。【参考文献】1张秉约.并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0,4(20):197.2陈雨强,张延龄.外科病人合并糖尿病的认识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3(19):176.3杜斌.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3(24):36.54郑树森.外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