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87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地理教学举例“七要”一要有科学性,即举例要能正确阐明地理原理或其中的某一观点,这是举例的第一位要求。 例如,学习工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很容易把原教材工业布局类型“煤铁复合体型”的名称提出来,并且将德国的鲁尔区和我国的鞍山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这样常让学生产生错觉:当地有丰富的煤又有丰富的铁矿。教学中在分析鲁尔区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性。该工业区的煤来自鲁尔煤田,而铁矿贫乏,靠方便的交通从法国输入。而且,鲁尔区受资源、环境以及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由单一生产结构向多样化转型。对我国鞍山分析时,除了明确区内有丰富的铁矿(鞍山)和煤矿(抚顺、阜新),还要说明该区随着重工

2、业的发展,区内煤供应不足,要从黑龙江、内蒙古以及山西等地调入。这样举例分析,学生可以真实全面地了解煤铁复合体型的钢铁工业最初的布局,要么在原料点(铁矿),要么在燃料点(煤矿),煤铁同时兼备的情况很少。又如,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应用时,要引导学生去解释诸如地震的分布、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等,切忌用学说中有争议的动力来源机理去说明什么,以保证举例的科学性。 二要有典型性,即所举例证具有稳定的特性,可以突出、深刻、形象地刻画地理事物的特征。 学习水土流失问题时,就要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疏松的黄土、干旱多暴雨的气候以及植被的破坏,导致地面冲刷与沟谷侵蚀,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然后,展现黄土

3、高原地貌景观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陆地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的典型就是非洲大陆;经度地带性的典型之一就是渤海沿岸到新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在西欧;“硅谷”、 “硅岛”是新兴工业和“临空型”布局的典型。 2三要有客观性,即物质性。 因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地理规律揭示的是地球环境客观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所以,说明地理事物及其规律的例证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神话传说、科幻故事、寓言等去印证,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也会影响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时,谈到我国不能说喜不说忧,谈到美国、英国不能只谈污染不说治理;在学习中

4、国自然资源时,为使学生树立人均资源观,就要说明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二位,同时更要指出,人均数量排名偏后。 四要有简易性和趣味性。 在学习交通及冷藏保鲜技术使农业区位市场选择范围扩大时,可以给学生设计情境:凭借现代发达的交通、先进的冷藏与保鲜技术,同学们可以有丰盛的一餐,现在打电话,几小时以后,你可以吃上广东的鱿鱼、阿根廷的牛肉、菲律宾的芒果、青岛的对虾、意大利的葡萄等等。学生容易理解各产地市场区位扩大靠的是什么。又如,学习中国旅游资源时,老师不妨设计情境,带同学沿铁路干线“漫游中国”,在浓浓的趣味中让学生复习铁路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对我国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理解。 五要有时代

5、性和向生性。 学习地理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举例也要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学习“宇宙的新探索”时,要重点给学生介绍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试飞的成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学习“气象灾害”时,也要重点谈一谈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方面所起的作用;学习农业的科技区位因素时,要提一提遗传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学习新兴工业时,要说一说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学习城市时,要引导学生发表对 2008 北京奥运会的感想;学习可持续发展要谈一谈我3国的“退耕还林”,要说说“三北防护林体系”,更要说说日常如何节约用水,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要

6、有发展性和启迪性。 学阿根廷放牧业和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要给学生提出:中国的四大牧区状况怎样?该怎么办?学习美国西部开发引发的“黑风暴”,要问学生:我国西部大开发应首先干什么?特别重视什么?了解了英国伦敦“雾都”的形成,要问学生:我国工业化要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七要有教育性和警示性。 举例的教育功能就是打比方诱导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学习粮食问题及我国人口问题时,要问学生可否将剩饭剩菜甚至没啃一口的馒头倒掉?学习地质灾害、北方黄沙狂舞、西南泥石流频发,要问学生:要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要不要自制贺卡?要不要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袋、饭盒加剧“白色污染”?这样举例说明,可以使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真正升华到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