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52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从 2003 年 2 月至 2008 年 12月对 11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6 例患者,男 49 例,女 67 例,年龄(56.315.6)岁。其中 97 例患者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坐骨神经痛,18 例患者仅有坐骨神经痛表现,1 例患者反复下腰痛难以忍受,部分患者伴有体位改变或劳累后加重。行腰椎 X 线均可见疼痛节段椎间隙的狭窄,椎管造影提示该节段连续性中断,损伤节段位于 L3、L4

2、21 例,L4、L5 95 例,L5 、S1 14 例,其中 8 例同时损伤 L3、L4 、L4、L5 间盘,6例同时损伤 L4、L5 、L5 S1 间盘,共损伤间盘 130 个节段,行腰椎 CT 或 MRI 检查提示 102 个为椎间盘突出型,18 个为间盘脱出型,10 个为膨出型。全部患者均经 36 个月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部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行后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9 例涉及两个节段间盘因其中 1 个为膨出型,故仅对突出节段行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5 例为两个节段间盘均突出,行后路椎板间开窗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2 结果2.1 疗效评价标准2临床疗效判定采用

3、1984 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29 分法)1,分别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及膀胱功能 4 方面进行评价。改善率:75%100%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0%24%为差。优+良为优良率。2.2 结果本组随访 6 个月4 年,平均 18 个月。治疗效果优 82 例,占 70.68%;良 23 例,占 19.82%;可 11 例,占 9.5%;优良率 90.5%。2.3 术后并发症术后 2 周内共发生并发症 6 例,发生率 5.17%,其中尿潴留 3 例,脂肪液化 1例,脑脊液瘘 1 例,消化道症状 1 例,无 1 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4、术后护理3.1 常规护理术后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直至生命体征平稳。随时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帮助患者做好生括护理,术后3d 常规使用抗生素,视患者情况适当使用镇痛泵或镇静止痛剂。3.2 卧位护理搬动患者时动作要一致,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腰部扭曲和过伸。患者术后3卧硬板床,压迫止血 6h,需侧卧活动时,以平轴转动为原则,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双膝屈曲,背靠枕,间隔 2h 平衡翻身 1 次,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术后第 4 天开始练习自己翻身。 3.3 马尾神经功能因术中牵拉或硬膜外血肿直接压迫均可造成马尾神经损伤,术后 72h 内应密切询问

5、患者,观察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本组 9 例患者术后 23d 感觉鞍区麻木,其中 3 例出现尿潴留,经脱水治疗,减轻脊髓水肿,辅以神经营养药物,8 例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恢复,1 例未见恢复,并有加重趋势,考虑为血肿形成,经及时处理后恢复。3.4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切口加压包扎,注意观察出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阻塞、扭曲,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渗血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密切注意血压、脉搏等,早期预防发生大出血。24h 内拔除橡皮引流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刀口感染。本组 1 例患者出现引流液色淡红,敷料粉红色,量多,考虑脑脊液外漏,及时通知医生,立即去

6、除伤口负压引流,去枕平卧,头低脚高位,局部加压包扎,对症处理后恢复。1 例术后皮肤出现脂肪液化,给予抗炎、换药治疗,2 周后切口愈合。3.5 饮食护理手术创伤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植物神经而导致腹胀、便秘。术后 6h 后视病情可饮水并进半流质。次日进软食,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甜食,多饮水,出现排便不畅按摩下腹部,无效时用开塞露通便或灌肠治疗。对于4尿潴留患者,发生在术后 68h 时,首先安定患者情绪,增强自行排尿信心,经按摩湿敷下腹药物对症处理后缓解。3.6 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如术后早期的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及早期下床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等,不仅对腰椎术后功能康复起到

7、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3。一般于术后第二天开始按摩双下肢,活动踝关节及双足,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运动,每天 3 次,每次530min,引起肌肉轻度疲劳,在短时间休息后恢复。抬腿高度从 3090逐步提高,防止神经根与周围组织黏连,上下移动,同时促进神经根本身的血液循环,利于神经根炎性反应的消退。训练应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被动后主动,先小量后大量,先局部后整体,逐步加大功能训练。同时行腰背肌五点式及飞燕式功能锻炼,行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患者术后 3d、行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术后714d 在腰围支具的保护下练习下地,上下床时不要弯腰及扭腰,保

8、持挺胸伸腰。4 出院指导早期增强免疫力,防止感染及感冒,卧硬板床,不做上身下弯、左右过度扭曲的活动。坚持腰背肌五点式及飞燕式功能锻炼,注意腰部保暖、防寒、防潮,行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固定支具需戴 1 个月,行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固定支具需戴 3 个月,骨融合稳定后取下。【参考文献】1 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2005:118-119.2 侯树勋,李明全,白巍,等.腰椎髓核摘除术远期疗效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13-515.3 靳安民,姚伟涛,张辉,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11):657-6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