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48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讨论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数学课堂讨论中的主要问题有: 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理以获取真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须。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一般仅在职 0%或更低。在四人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有 4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也往往只有 5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更低,往往存在冷场的情况。 2.讨论

2、不充分、不深入。 “新式主义”、 “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讨论问题时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问题不够深入。 3.小组讨论的组效率低。小组讨论时,有些好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更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意识。而有些中等生的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没有信息交流的思维碰撞,就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讨论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反而浪费学习时间。 要提高课堂讲座的参与率,让学生充分、深入地参与讨论,要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明确讨论的目的。 在数学课中开展讨论,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交流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课堂讨2论应着眼学生的发展,把讨论当作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一种点缀,或当作“改进”课堂教学的一张标签。 2.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不能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即使学生的意见和提出的问题错误,甚至荒谬,也决不能指责和嘲弄,而应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问,使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敢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 3.要重视讨论的

4、组织的指导。要坚持不懈地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其中包括倾听别的人意见,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讲清楚,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同时,注意分组的科学性,把性别、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并选一名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制定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促进全体的参与,使讨论有序有效地进行。由于学生空间表象不够丰富,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讨论。对书上有提示性问题的地方,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看书,按要求进行讨论。 4.给予充足的讨论时间。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则来不及思考。问题提出后,应给学生必要点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或是在课前预习中,把问题告诉学生,这样让每个学生在讨论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在讨论时有话可说。 5.精心设计讨论题。讨论题的设计应注意:(1)目的性,讨论内容应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或针对学生产生的疑点以及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内容;(2)思维性,讨论题3要具思维的价值,既要能启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3)参与性,讨信纸题应含层次性,使各类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如有探索性、开放性、多解性的问题,其解答有难有易,有基础也能发展;(4)适度性,讨论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具备应有的一定难度,既不是易如折枝,也不是高不可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