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45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性 “温故而知新”这一脍炙人口的哲言来自教育先贤孔子。他告诉我们温习旧知的同时,会相应地获得新的收获。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教师“炒冷饭”式的把所学过的知识再现给学生,然后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这样的复习,教师不厌其烦,学生索然无味,教师反复强调,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累、学生苦,收效甚微。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

2、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学生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往往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被同学笑话,更怕老师投来不屑的眼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有效”上下功夫,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理系统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复习课中,首先要有一个对知识梳理的过程,疏

3、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我想,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关键是梳理的形式怎样?如何梳理? 1.梳理的形式新授课的重点是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复习课的重点是梳理知识间2的逻辑关系。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采用合适的形式,低年级和高年级采用的形式应该有区别。低年级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积累梳理的方法;也可以根据问题,通过回答就把知识进行了整理,比如说,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的复习,教师可以把认识方向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内容,把儿歌内容补充完整。因为只有教师逐渐教给学生思考的

4、方法,梳理的方法,学生才会梳理知识。高年级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知识,或者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画一些树形图,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内化到已有认知当中。如六年级复习数的认识,教师就可以从数的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一边复习,一边呈现数的发展图,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人类对数的认识的过程以及整数、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又如学习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逐步呈现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面积公式逻辑推导的过程图。 2.梳理的方法 (1)先回顾后整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温故知新,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回

5、顾知识,把知识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需要,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对知识进一步整理。如单位的复习,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有关单位的知识,再追问:“你写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师生一起讨论,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想类,再想每一类中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组织: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同学的想法,并注意归纳你们组已经知道的有关单位的知识。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分工整理,由一个同学负责整理一类或几类单位的知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把一些单位的类名称进行板书。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货币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3位、角的单位、温度单位等。 (2)边回顾边

6、整理。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我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盒作为体裁,通过提出解决包装盒中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讨论包装盒的特点,复习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制作一个包装盒需要多少纸板与包装 4 盒需要的纸板,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计算包装盒的空间,复习体积(容积)的计算;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综合复习各种相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3)先整理再巩固。如复习数的认识时,也可先整理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正数、负数等以及他们的集合圈。再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一些数,并说说这是什么数,再进行分类。梳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立足学生的发展,大胆创新,就一

7、定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教材的使用需要作为学生活动创造者的教师去实践、去丰富、去完善,变传统的填鸭式为灵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自主的驾驭教材,在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上,灵活加工、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材料。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

8、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是决对不会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4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锥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有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经过思考后,有的说捏成正方体、长方体,也有的说捏成圆柱体,也有人说出了用排水法来计算。在肯定了学生各种有效

9、的方法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求出老师旁边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这时,学生感到刚才的体积变形和放入水中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从而感悟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有自己的体积公式,再引导思考:有没有一个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自行领悟,这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二、展拓展提升,提炼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

10、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的一节总复习课,先让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再把长方体变成等底等高的四棱锥,问:这个形体的体积该怎么求?学生小组交流后形成初步意见:受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启发,想办法把四棱锥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就可求出它的体积。接着引导猜想:四棱锥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各学习小组验证猜想,通过动手实验,最后得出了“四棱锥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13”。以上设计,教师紧紧抓住体积公式的推导,在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教师顺藤摸瓜,先用课件演示长方

11、体5变成等底等高的四棱锥,而后大胆抛出一块实验田:“四棱锥这个形体的体积该怎么求?”学生自然地进行知识的上位迁移,并体现数学转化思想。 三、练科学练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复习课中的练习与练习课中的练习是不同的,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而复习课中的练习重点是综合运用,整理提升,重在通过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设计练习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贯穿数学方法,构建数学知识。1.科学设计习题复习课的习题应该是基础巩固和拓展训练相结合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

12、升。 (1)精心选题。复习忌题海战术,精选题非常重要。精选题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新授例题、学生作业易错题、本册单元测试经典题、历届期末试题中的习题、其他学习资料好题剪切。 (2)分层。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号入座”,各取所需,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2.有效呈现习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习题呈现方式的设计是关键,应注意以下三点:(1)多样性。我们要在复习课上杜绝“炒剩饭”式的简单复习,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习题,唤起学生复习的热情与活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复

13、习简便计算,打破常规的“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结合选择、判断、辨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巧算能力。 (2)趣味性。习题的呈现方式要考虑趣味性,即学生感到有趣。如复习倍数和因数,我设计了猜谜游戏:群众路口有一家“必来客”餐厅,这家餐厅的送餐电话号码藏在一个数字谜语中,谜面是:第一位数字是 4 的倍数,大家都特别喜欢它;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 3 的倍数;第四位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6是合数;第五位数字是第一位的最小倍数;第六位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第七位数字是第六位的最大因数;最后一位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学生在猜电话号码的活动中兴趣盎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

14、的密切联系,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发展性。习题的呈现除了考虑趣味性,更应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性,这是数学学科的任务所决定的。如在两步计算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1254,31615。这类题目呈现方式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考评学生法则掌握的情况。那么,在复习的时候,能不能将这类题的呈现进行改变,如呈现四个数:12、3、5、6,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两步的算式进行计算。这样,原来被动的学习就会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对发展学生思维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思自我反思,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通过反思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15、;通过反思可以总结学习经验与教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1.课前反思在复习前,我常常引导学生边回顾旧知边反思。例如分数乘除法的复习,我先引导学生交流:你认为这部分知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最有趣的是什么?最容易出错的是什么?什么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什么最值得提醒大家注意?为什么?这几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2.课中反思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在复习课中,教师必须把握时机,补缺补漏,从而引发学生充分而广泛的主体反思。我在复习整数乘法时,让学生自编

16、一道乘数中间有 0 的 3 位数乘 1 位数算题进行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一位学生参与全班交流。其中,一个男孩被小组推荐作为代表汇报。生:7045=3570。我先让其余学生帮助纠正,再问这位小男孩:“你刚才算得 3570,错7在哪儿呢?”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刚才把 0 乘 5 算得 5,再加 2 得 7。 ”我本想让他错得“体面”说:“我想这位同学是有意出错的,他是为了提醒我们大家。 ”但小男孩并没有顺水推舟,领受老师的好意。他头一歪,很固执地强调:“我不是有意出错的。 ”小男孩的回答,让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我说:“你现在再说说,可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自己纠正:“0 乘 5 要等于 0,而不能等于 5。 ”学生接着重述计算过程,我再让该生用红粉笔重新板书乘积十位上的 2。在掌声中,小男孩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3.课后反思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成才的基石,反思习惯的培养不仅在复习课的课前与课中,课后也是一个契机。每一节复习课,我都让学生在课前撰写复习笔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