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13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历史教学中理性化问题的思考探析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理性化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存在着内容头绪繁杂、知识点密度大、概念多、理论性强等问题,有将教学对象成人化、专业化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将某些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概念化、模式化、刻板化的倾向,导致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接受困难,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否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这些理性化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将课堂教学变得活泼风趣、富有个性呢?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师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在教学中把历史的理性内容形象化的可能性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照片、地图,尤其是

2、新编的高中教科书中大约 90%的插图采用了历史照片。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昔日的众多信息,使教学工作有可能更具生动性、直观性和历史感。我国历史悠久,有灿烂的文化遗存,各地有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更有不少的历史遗迹,还有历史老人和各种实物。这些都是最生动形象的直观的历史,让学生充分地去接触,更易于激发他们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文史本是一家,史学的文学化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通过优美丰富的语言对历史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可使已逝的过去变得丰富多彩、极具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另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特点的历史能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出来。幻灯、录音、录

3、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能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近和感受历史。尤其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利用,更使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能在课堂中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再现,能够把学生带回到具体的历2史环境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在教学工作中把历史理性内容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 历史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形象和历史概念,进而抽象概括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时候,必须借助于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知具体的历史知识,再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最终形成准确的概念。 第二,利用古诗词,营造生动形象的历史

4、情境。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认知历史,将教材中蕴含的道德品质成分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 我曾如此讲过一段东汉末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军事集团混战不已,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曹操目睹当时的悲凉景象,在蒿里行中写下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面对生灵涂炭,在七哀诗中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画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弄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 ”通过声情并茂的吟诵感染学生:这种千里尽白骨、母子生离死别的场景令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心灵创伤。生活在今天和平发展时代的

5、学生,怎能不珍惜安定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第三,运用想象的方法。 历史课程中需要记忆一些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上不小的拦路虎。为此完全可以用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难题,使学生茅塞顿开并举一反三。 如:广州起义有三位重要的领导人,学生易与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混淆,为此我让学3生这样想象:一枝有“两片树叶”的小树枝,在严寒的冬天中毅然地“张”开了它的“叶”子,迎接阳光的到来。这样里面既包含了当时中共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社会背景,也包含了广州起义的时间,同时更可以记住张太雷、叶剑英和叶挺三位领导人。 第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图示以及一些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各种音响设备等,让学生在这些生

6、动直观的资料中搜寻信息,充分发挥想象,再进行分析处理,使深刻的历史认识在生动活泼中的教学过程中形成。 例如,在讲述“洋务运动”这一章节时,我曾这样尝试过:让学生先看一段成立于上海虹口的江南制造总局的录像,并定格于它的建筑,请学生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经教师的点拨,使学生从它的封建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内容极不协调中获得启发,进而探讨洋务运动的本质及其未来的命运。这样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从历史画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教给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第五,通过让学生参观历史遗址、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以及请历史老人现场宣讲、口述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 如讲授“甲午战争”一节时,可配合参观镇海海防遗址,观看电影甲午风云等,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的兴趣,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将历史的理性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均衡发展、开发智力,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