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阵地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98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阵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阵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阵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阵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主 阵地爱情是人类正常的基本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健康心态的表现。对异性的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独特时期,学生们很自然地会对异性产生一种纯洁而又蒙胧的感情。古人云:“大禹治水,疏而不堵。 ”对爱情的教育是堵不住的,装聋作哑是可笑的、愚昧的,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帮助他们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有关爱情名篇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文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尚的爱情 中学生渴望爱慕异性的心理是正常的,但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爱的理

2、解还很肤浅,以为爱情就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就是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不顾学业而沉湎其中难以自拔。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语文教材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高尚的爱情。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离情别绪的词,那缠绵悱恻的伤感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柳永词的情感内容,不难发现该词带着一些脂粉气和市民情调,其中的情感追求格调不高。我在教学时,曾让学生对比分析秦观的鹊桥仙和毛泽东同志的贺新郎两首词,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惜别之意。秦观的鹊桥仙虽然也表达了留恋难舍的惜别之情,但作者在结尾却爆发出了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朝夕相伴、形影不离

3、,终日沉浸在卿卿我我中。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的贺新郎,爱情格调更高。年轻的毛泽东因革命的需要与爱妻扬开慧分别(儿子未满月),固然有恋恋不舍的情绪“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但革命的2事业正召唤着,他所以“凭割断愁丝恨”,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在革命的事业取得胜利(“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后“重比翼,和云翥”,这种爱才是情深博大的。 别林斯基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淫枯冢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要借助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懂得,在人生的交响乐曲中,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爱情只是隶属

4、于事业之下的一桩“个人问题”,决不能支配人生。爱情也只有溶入到事业之中,其价值才会充分显示出来。 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形象地反映了爱情与事业的辩证关系。 二、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爱情的责任性 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如果能够在他们青春萌动时期就对他们进行爱情道德观念的教育,那么一定有助于提升他们做人的层次,有助于塑造出他们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念,有些人或许会把爱情当作游戏来消遣,当作商品来交换,当作资本来达到某种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教材

5、帮助学生认识美丑善恶、辨别是非很重要。例如, 诗经中的卫风氓以一个怨妇的自述谴责了男子喜新厌旧、始爱终弃的丑恶行为,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是一种责任”。 雷雨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三十多年后的重逢而展开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告诉学生:一个人如果青年时期抛弃道义,随便对待婚恋,那么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必定要付出代价,甚至终身背上良心债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想因素,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爱情也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还无力承担,应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3学习本领上。 三、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独立、平等性 有些中学生因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6、小小年纪居然有将来傍大款的想法,贪图安逸舒适的生活,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附庸。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想法,正确引导、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如学习致橡树一文时,我就用这首爱情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在诗的开头,诗人一连串地用了六个比喻句来批评她不赞成的人生态度和爱情观念。诗人用“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用“绝不学痴情的鸟儿”断然否定了单方痴恋、一厢情愿的爱情观,用“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反对一味地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爱情观。在这里,诗人通过

7、一系列的否定和批判,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绝不为讨好别人而降低自己的价值,也绝不局限于个人或家庭的小圈子。 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爱情、婚姻上的追求:你是橡树,我是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你是伟丈夫,我是女中豪杰;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分享人生中的欢乐和成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人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和爱情观,她希望男女之间的爱情应该建立在互相平等、独立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同甘共苦,而且能够不懈地追求伟大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爱情。通过本诗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摒弃庸俗、狭隘的爱情观。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价值观、爱情观等尚未定型,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做好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尤其是语文教师,4要善于利用新教材中优美的篇章,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熏陶其情感,渗透情感教育。只要教师教学时精心设计、恰当引导,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