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83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探析众所周知,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管理的艺术性又突出表现在它的实践性。如何在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探讨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是每个管理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作了一些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所谓管理案例是对某个企业的管理情景作出现实的描绘,是将管理实践用文字反映出来,它记录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了故事当事人喜怒哀乐的内心情感体验。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案例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请受教育者进入被描述企业的情景现场,进入管理角色,以这个企业当事

2、人的身份,一起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管理艺术的升华。积沙成塔,使受教育者培育出智慧的灵性,提高经营理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自 20 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已为多年的职业学校管理学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笔者就自己近年来从事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案例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管理学案例教学价值的一点浅见。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从教学实施的效果来看,管理学案例教学起到了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第一,案例教学可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的艺术性来源于实践。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把管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管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提高。但2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可能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管理实 践,就是有一两次到企业参观的机会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很肤浅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管理怎样管、学习管理学有没有作用,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是非常茫然的。采用案例教学以后,由于提供给学生的管理案例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实际上等于进入了企业现实情景。这样,管理 案例教学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学生接

4、触管理实践难的矛盾。学生对管理学有用与否也不再感到茫然了,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通过案例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是活的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第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角,他们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案例课上,老师布置案例讨论的内容后,学生们就立刻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认真思考、分析。有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找佐证,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的资料;有的学生为了写出分析透彻的讨论稿而不惜熬夜。总之,学生们这种学习劲头,在

5、讲授教学中是很难见到的。 第三,运用案例教学,弥补了单纯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缺陷。课堂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必要的,但是,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单纯应付考试的授课方式,学生是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的。运用案例教学后,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的问题,一方面锻炼、提高了自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很多学生都感到通过案例教学真正学到了知识。 3第四运用管理案例进行教学,可以锻炼、提高学生学会管理的本领和艺术。 人们常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 实践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企业管理中,在一定的科学管理原理

6、的指导下,具体如何管,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管理模式。同一个管理情景,可以这样管理,也可以那样管理,各有各的管理效果。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去管理为好,就大有学问。任何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管理的本领是通过学习管理的科学知识得来的,是通过、长 期管理的操作实践培养得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更可贵,因为,它经受了实践的成功与失败的洗礼和考验。一旦掌握了这种知识,将会受用不尽。 第五运用管理案例进行教学,符合人类的思维运动规律,从而更有利于开发人的智能。思维科学揭示出:人的智能是由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认知能力、直观认识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实践决断能力所构成。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7、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教育家普捷洛夫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 ”正因为管理案例总是附有大量的问题,思维从问题来,运用管理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管理管理案例中涉及的大量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就能锻炼、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案例法教学应把握好几个教学环节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案例教学法也是如此。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其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1、精选案例。精选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但案例太多,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也不可

8、能把所有适合的案例都纳入教学过程中去分析,教师所选案例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选择案例,选择什么4样的案例,对案例教学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将学生应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来,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针对教学目的,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有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现实性原则。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学情境与实际管理情境的距离,将学生带入管理“现场

9、”,进入管理者“角色”,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现实的管理情境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管理问题的经验,得到处理各种管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训练,培养对现实管理实践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3)典型性原则。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在实际运用时,举一反三。 (4)差异性原则。选择案例时,应了解、分析学生在认知结构上的差异性,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难易程度上有层次性,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2、授予方法。在确定了教学使用的案例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1)案例教学前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预

10、习有关管理理论、原则,使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对所要学的理论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大胆地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告诉学生不要害怕与“标准答案”不一致而束缚自已的思维,案例分析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由管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管理策略的权变性所决定的。 (3)教授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推理、判断、论5证。必须指出的是,初始阶段,教师的示范极为重要,因为教师的思维模式将对学生今后的管理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3、组织讨论。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11、 (1)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自由交谈的渠道。这时,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态度,学生也应该有敢于与教师讨论问题的胆量,要做到教学相长。 (2)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使学生始终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内,深入案例、体验角色、积极思考。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意见、观点、评论,进一步反观、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思路的启迪、不同角度的论证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升华,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广开思路,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在学生已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发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对

12、学生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对所学理论、案例做出现场总结与评价。此时应注意,不可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结论,应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4、评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是案例教学法最终环节。由于案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成绩通常从下列三个方面评定。 (1)创新能力。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即想象力的丰富、见解与主张的精辟与独到、洞察力深邃等。 (2)分析能力。指分析的全面与深入、逻辑的严密、主次划分的准确等。 (3)决策能力。指决策的依据是否有说服力、考虑的因素是否周全、所取方案是否6现实可行等。 四、总之,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教学改革课题,我们应该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实践性教学的关系,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运用案例教学这一新的理念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