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57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是以“社会的人”,而不是以“个体的人”出现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首先是“个体的人”。没有个性的老师,不可能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展示个人智力水平、思想境界、个性品质、教学机智的教学。教师个性化的作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习作的积极性,是学生自愿写作的起点。 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定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学生的地位不同。应试教育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学方法,坚持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考试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师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前提

2、。学生个性层次的界面是模糊的,其自我观念基本依附于个性倾向性,在作文教学中应尽力帮助学生迈出发现自我的第一步。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不给学生设立条条框框,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适应学生并关注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的一个最大瓶颈是学生的写作与生活相脱节。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失去了生活的特性。个性化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维护学校作为生活世界的合理性,就是要使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生活,永远都是写作的源泉,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作即生活,写作为生活,写作材

3、料来自生活,生活决定写作。广阔、繁杂、充满生气又丰富多彩,同时也蕴藏着矛盾,不断变换的大千世界和生活,永远都是我们的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然而,我们的学生正在为作文没有材料写而苦恼着。他们生活在“生活”中,2却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作文与生活严重相脱节。学生作文是运用语吉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切身感受鲜活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源泉。学生的生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间接生活,来自读物;一个是直接生活,即学生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作文离不开书本和生活。

4、 广泛阅读,间接感受鲜活的世界,积累生活经验 阅读是作文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文学作品能打开世界的窗口,以它深邃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真、善、美的陶冶和启迪。只有大量阅读,学生能间接感受鲜活的世界与现实生活。可以说阅读是积累生活的又一重要渠道,是学生积累情思、积累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途径。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讲的就是借助阅读获得间接经验,充实生活内容的意思。 老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

5、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充实材料。 其次运用统一的“阅读卡”。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专题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与文章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作文和阅读的即时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文章,就可3以做到厚积薄发,并逐渐在作文中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丰富生活,直接体验丰富的生活获得写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土壤是学生的生活,但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敏感

6、的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和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能找出一点让人心动的东西来,就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认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首先要丰富生活。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的狭小天地,去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真实的感受作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为写好个性化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书写生活。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述表达的欲望。采用“写日记”、 “写周记”的形式积累生活。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人物长廊”专题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记录调查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让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草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到学生求真、

7、养善、立美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有了写作之泉,同时学生也有了人格自我濯亮之泉,这就是作文教学的个性化。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能充实文章内容,开拓写作思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从而增加感情色彩,也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其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勤于思,善于想,敢于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本是学生的“专利”。想象之鸟一旦展翅翱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释放,生命体验也得到了一次拓展。 四、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4目前,在我国

8、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始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要求学生服从和听话。在教学实践中,那些不乖的、与众不同、调皮捣蛋的学生,屡屡遭到老师的训斥、惩罚,或者冷漠对待。课堂上造就了顺从的人格和残缺的、没有独立个性的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上。 改变命题方式 变封闭式命题作文为开放式作文,就是把命题权交给学生,把写作的根本目的、表情达意和创造性的功能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情能抒,有感即发,有问题可自出选题来进行思考、进行研究、进行作文。如果按照规定的作文范围,从生活中、阅读中产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蜕话的“开放命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写自己想定想写的题

9、目,表现出自己的习作水平。 教学方法丰富新颖 现代作文教学风格、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决定了作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习作训练方法除要求丰富多彩外,还力求新颖独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愿望。生活化作文、活动化作文、实验性作文等都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恰当选用想象作文。情境作文、观察作文、接龙作文、口头作文、看图作文、游戏作文、日记随笔等多种训练方式,这样可以打破传统作文教学老师教授,学生习作的单一模式,变静态、单一的教学过程为动态、多元的活动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眼、口、手、脑等多种感观同时作用,不仅适应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

10、生想写的愿望,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多写“放胆文”,提倡“先放后收” 破除“作文技法”的框框,多写“放胆文”,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习作时不受选材、篇幅、字数等限制,一切顺其自然。不拘一格,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5写的人、事、景,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放胆文”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抒写自己的感情,描绘自己的生活,阐明自己的观点。反对鹦鹉学舌、拾人牙慧“做”文章。写放胆文最好的练习形式就是写日记、周记。日记是倾听自己心声的最好朋友,连对爸爸妈妈不想说的话,都可以在日记里“一吐为快”。对日记的要求就是说真话,内容和写法可随意。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过,学生不能总停留在“不自觉”的状态,当学生的作文进入到一定程度,则需要适当“收”。但“收”绝对不是束缚学生,而是诱导学生发现运用规律,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进一步提高习作水平。 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将是一个永远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才能迎来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