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245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 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 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 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 了。第二、确定区域

2、圈点勾画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 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 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 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第三、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 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 目要求进行加工,或

3、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 分利用原文。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 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 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 合,道,指道理.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 面情况: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

4、不以其道,策,驱使;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在现代 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 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 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 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

5、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 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如何轻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如何轻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 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我结合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1.题目扩展法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要素归纳法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

6、织它们, 这就是主要内容。这个和写事文章差不多,如我教三年级的燕子专列,在听了教研活动的课后,我就 是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结果效果很好。3.段意合并法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4.摘录句段法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便可抓住主要内容。5.取主舍次法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6.问题回答法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

7、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 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 10 来岁的小孩,就是成 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 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 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 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

8、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除此之外,概括段意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应该写出经过 是什么,结果怎样。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现代文阅读常见解题方法归类现代文阅读常见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

9、物抒情、联想、想象、 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 、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10、、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 、道理论证(引证法) 、对比论证(对比法) 、比喻论证(喻证法)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

11、、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 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 , 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

12、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 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13、):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 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说明文

14、的阅读四要素说明文的阅读四要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程序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因为它讲究科学性、 条理性、准确性,所以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按以下几个要求进行。一、要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 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 如果并无标题,那还得认真阅读文本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找出说明对象。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 明对象的特征。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面

15、现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把握事物的特征也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就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 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是“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例如中 国石拱桥一文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二、要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括分具体” 式、 “总概括分具体总概括”式、 “分具体总概括”式、并列式

16、、递进式等。例如, 苏州园林 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那么,如何分析 说明顺序呢?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 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主要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建筑结构。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或事物,多数采 用逻辑顺序,通常采用总分、主次、层进等方式,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概述 到具体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例如死海不死两部分之间有一个由结果到原因的内在的逻辑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 “读”出说明顺序。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 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等。三、要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 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