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029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泽州政府工作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时间:2016-06-27 信息来源:中国泽州字体 大小政府工作报告2016 年 6 月 26 日在泽州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县 长 高喜全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5 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2015 年,县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 5.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7.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6.7%和 8.5%。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稳增长,千方百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全力稳定传统支柱产业。积极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加快煤化联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年煤炭产量完成 714.3 万吨,同比增长 11%。南村铸造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组建了产业联盟,改进了生产工艺,全年铸件产量完成 142 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完成 5.32 亿斤,同比增长 28.4%;生猪出栏突破 100 万头,同比增长 11.7%;新增省市“一村一品”专业村 56 个、农民

3、专业合作社 273 家;“泽州山楂红酒”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帮扶实体企业。取消和规范 6 家金融机构收费业务,为企业减免费用 2000 余万元。设立了 5000 万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帮助 35 家企业倒贷 6.11 亿元,节约资金 3000 余万元。深化“助保金”“聚力贷”业务,为 21 家企业发放贷款 3亿元;出资 1000 万元入股“红土创业投资基金”,为 520 名创业者提供产业贴息贷款 5000 余万元。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增市场主体 2665 户,新创办实体企业 453 家,培育省级创业基地 1 家。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铸造企业资金链联保互保断链

4、的风险,逐步剥离煤企之间互保、国企民企担保,减少了天泰公司为 2 家企业的担保贷款 5000 万元。及时查封一家非法集资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稳定了全县金融秩序。一年来,我们致力于调结构,深入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两带四板块”“四化”同步推进产业新格局初见成效。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116 项,完成投资 186.8 亿元,签约招商项目 23 个 304.9 亿元。扎实推进“两带四板块”建设。长河经济带,完成规划编制,晋煤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累计完成投资 50 亿元,岸村新区 15 栋楼全部开工建设,7 栋主体完工;天泽 4060项目试生产,都宝王坡 51500KW 瓦斯电厂主体完工。丹

5、河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带,组建了珏山大景区,丹河人工湿地四期完工,任庄水库大坝改建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与高都古镇旅游开发一并完成签约。巴公板块,兰花己内酰胺和纳米新型材料试生产,清慧制造、兴达铸件等企业产品远销海外,万鑫顺达30MW 光伏发电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李村堡、东郜整村搬迁项目进展顺利。金村板块,城东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月星城市广场投入运营,兰花国际物流园保税中心试运营,中国青年城全面开工,龙化路建成通车,太焦城际铁路完成前期,柳泉通用机场通过空域论证。南村板块,铸造园区正在办理土地手续,晶耀 20MW 光伏发电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赵树理街主体竣工。南部山区板块,庄园经济、农旅一体发展模式

6、加快推进,建成 146 家星级农家乐,欣阳 6MW 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乡村摄影节和首届国际航拍摄影大赛,中国古镇系列之走遍中国大阳在央视播出,大阳古镇、李寨栖龙湾景区分别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并开工建设,聚寿山成功创建 3A 景区,东四义至白马寺 20 公里绿道投入使用,“古韵泽州”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游客 60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6%,旅游收入 53.6 亿元、同比增长16.1%,均创历史新高。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促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全县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显著增强。深化国企改革,制定出台了泽州县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天泰公司

7、章程,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快园区体制改革,新型产业、铸造、装备制造、煤化工“四大园区”挂牌成立。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泽州农商行成功改制,年上缴税金 8051 万元,是改制前的 5.2 倍,存款突破 100 亿元。强化行政体制改革,编制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36 个单位 3591 项权责事项。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由“定制度”向“试制度”转变,7 宗土地成功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宅基地登记全面铺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力保障了乡镇办公经费,为离退休人员增资 1702 万元,为机关事业人员交养老保险、涨工资、补发两年度考核奖 2.25 亿元。公车改革全

8、面完成。巴公省级综改扩权强镇试点,承接了市、县 54 项审批权限,巴公金库独立运行,分支机构全部挂牌成立。南岭贫困地区转型综改试点,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年初确定的 1+8 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激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统筹,全面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城乡一体建设稳步推进。被列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向市里争取到了除金村新区核心区以外的规划审批权。举全县之力建设金村新区,县城迁址已上报,丹河龙门湿地公园一期主体完工,府城街、丹河西路建成通车,碧水街开工建设,与中国五矿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融城步伐加快,兰花片区南洋花城一期全部封顶,7 个城中村改

9、造项目全面启动。投资 1.36 亿元,大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硬仗,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西陈庄、杨山采煤沉陷区治理建设完工,新增煤层气用户 1.07 万户、集中供热面积 63 万平方米,新建垃圾填埋场 3 个,80%的村推行了“一车一桶一队伍”垃圾不落地模式。巴公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金村镇成为全国首批建制镇示范乡镇。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惠民生,全力抓好惠民实事工程,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支出突破 20 亿元,达到 23.5 亿元,同比增长 33%。8 项惠民工程和 8 件惠民实事圆满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6770 人,培训农民 1 万余人;全面改

10、善 185 所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投入使用,兑现新农合补偿金 1.62 亿元,为 6.7 万名农村老人免费体检;发放低保金6967.5 万元;新增 8 条城乡客运班线;解决了 2.26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 200 户,移民搬迁 1500 人,提升农村道路 100 公里,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实施“天网”工程,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平安泽州创建成效显著。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全县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老龄、侨务、气象、史志、档案、慈善等各项工作得到了加强,宗教、人武、群团、残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强作风,全面

11、打造廉洁有为政府,行政效能逐步提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政府机关作风明显改善。服从县委领导,接受人大监督,支持政协履职,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全年办理人大建议 110 件,政协提案116 件,办结率 100%,满意率 96%。扎实推进“六权治本”,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进一步规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深入。各位代表,2015 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十二五”划上了完整的句号。“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历史上充满挑

12、战、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0 年的 156.1 亿元提高到2015 年的 215.7 亿元,年均增长 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 2010 年的 9.3 亿元提高到 2015 年的 11.48 亿元,年均增长 4.2%,2013 年最高达到 13.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2010 年的 19.6 亿元提高到 2015 年的 36.1 亿元,年均增长 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760 亿元,年均增长

13、20.8%。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优农、稳煤、强铸、兴旅、育新”产业发展新体系和“两带四板块”“四化”同步推进产业新格局。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园区经济、庄园经济成为新亮点,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大县”等称号。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化,天泽 4060、兰花己内酰胺、纳米新型材料、晋煤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等一批煤化工项目相继落地,煤化工企业合成氨产能达到 150 万吨,与 2010 年相比提高 41.5%。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被中铸协确定为“中国铸造行业集群试点县”。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迈出新步伐,城东物流园区成效初显,

14、珏山、青莲寺、围滩、太极湖四大景区整合组建为珏山大景区。三次产业比例由 2010 年的5.068.826.2 调整为 2015 年的 6.063.930.1,一产比重提高了 1 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了 3.9 个百分点。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原商品公路局 234 人全部分流到位;深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了国有资本金收益管理,共收取了 7.04亿元。建立了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约束机制;扎实推进了 9 个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在卫生、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全力推进县城选址

15、变更工作。编制完成了泽州县城镇空间协调发展规划,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45.5%,比 2010 年提高了 8.5 个百分点。两轮“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 2288 公里;煤层气用户增加到 6 万户,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 3 倍多;“十二五”时期集中供暖实现了零的突破,供暖面积发展到 182 万平方米;解决了 7.44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居民用水实现了城乡同价。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治理长河、丹河河道31.4 公里,建成了 8 个乡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所有乡镇都组建了环卫站。我县先后获得“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等荣誉。民生事业显著改善。民生投入逐年递增

16、,累计支出 66.7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 2.7 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7381 元、12217 元,是 2010 年的 1.7 倍和 1.8 倍。率先普及 15 年免费教育,全面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连续七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6 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达标建设;新增了 16 条乡村公交线路,170 个偏远山村开通公交车;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学、看病、居住、出行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 36.7%,比 2010 年提高了 3.9 个百分点,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伴随艰辛,五年的成绩令人鼓舞。我们感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确保在新常态的考验面前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必须摆脱“速度情节”,克服“换档焦虑”,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