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92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 高考 化学 分类汇总 金属及其化合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3 江苏卷)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2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 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 CO2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代入逐一对照验证法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A.若甲为焦炭,则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若甲为二氧化硫,则乙为亚硫酸氢铵,丙为亚硫酸铵,亚硫

2、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 硫酸氢铵。 C.若甲为铁,丁为盐酸,则乙为氯化来铁,氯化来铁可能再与盐酸反应。 D.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碳,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碳酸钠。 (2013 四川卷)7.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50mL 密度为 1.40 g/mL、质量分数为 63% 的浓硝酸中,得到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 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 入 1.0 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 2.54 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B. 该浓硝酸中 HNO

3、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 mol/LC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 80%D得到 2.54 g 沉淀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600 mL21 世纪教育网 【答案】D 【解析】A. 设 Cu Xg, Mg Yg. X+Y=1.52 X/6498+Y/2458=2.54 得 X=0.02 Y=0.01 B. c(HNO3)=1000/M=10001.4063/63=14.0(mol/L )C. n(HNO3)=14.00.05=0.7mol=n(NO2)+2n(N2O4)n(NO2)+n(N2O4)=1.12L/22.4L/mol, n(NO2)=0.0

4、4 mol n(N2O4)=0.01 mol 可知 C 正确。D. 与硝酸反应的 NaOH : n(NaOH)=0.7-0.04-0.02=0.64 与金属离子反应的 NaOH : n(NaOH)=0.06 总 NaOH 的量 n 总=0.64+0.06=0.7 mol 故需要 NaOH 700 mL (2013 上海卷)22.一定量的 CuS 和 Cu2S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 HNO3 中,收集到气体 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u2+和 SO42-)加入足量 NaOH,产生蓝色沉 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 NO 和 NO2 的混合物,且体积

5、比 为 11,则 V 可能为A.9.0L B.13.5L C.15.7L D.16.8L答案:A 【解析】由铜守恒可知 CuS 与 Cu2S 中含有 n(Cu)12.0g/80gmol-10.15mol,利用电子 守恒,依据“极端假设法”可知,当混合物全部为 CuS 时可得:0.15mol8n(NO)3+n(NO2) 1,因 n(NO)n(NO2),解之得 n(NO)n(NO2)0.3mol,则反应所得混合 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V(0.3mol+0.3mol)22.4molL-113.44L;当混合物全部为 Cu2S 时可得:100.15mol/2n(NO)3+n(NO2) 1,因 n(NO)

6、n(NO2),解之得 n(NO) n(NO2)0.1875mol,则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V(0.1875mol+0.1875mol)22.4molL-18.4L,所以收集到气体体积: 8.4LV13.44L,故答案为:A。 (2013 山东卷)9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 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解析:首先硝酸与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NaAl(OH)4、Al2(SO4) 3、AlCl3,通过物料守恒可直接判断出等量的铝消耗 NaOH 物质的量最少。 答案:A (2013 广东卷)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

7、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 性B常温下将 Al 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 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 Na 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 氢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 正确;Al 放入浓硝酸,因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 Al 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 错误;Na 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 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 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8、黑色的四氧 化三铁和氢气,D 错误。答案:AC 命题意图: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 (2013 浙江卷)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 H2 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 6.00 g 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6.72 LH2(已折算成标 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 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 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H2 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 态下的密度为 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_;乙的电子式是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

9、是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 CuO 反应可生成 Cu 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有人提出产物 Cu 中可能还含有 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_。 (已知 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 H2,判断理由是_。 【解析】“单质气体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1.25 g/L”丙为 N2,化合物乙分解得到 H2 和 N2,化合物乙为 NH4H,NH4H 有 NH4+和 H构成的离子化合物。6.00 g 化合物甲 分解得到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0.3 molH2,而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的质量为 5.

10、4 g; 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 溶液,说明该沉淀可能是 Al(OH)3,进而 可判定化合物甲为 AlH3。涉及的反应为:a.甲、乙受热分解:2AlH3 2Al+3H2 2NH4H N2+5H2b.甲与水反应: 2AlH3+6H2O=2Al(OH)3+6H2c. 2NH4H+5CuO 5Cu+ N2+5H2Od. 化合物甲和乙的组成中都含1 价 H,1 价 H 还原性很强,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H2,即化合物甲与乙可能发生的反应:2AlH3+ 2NH4H 催化剂 2Al+N2+8H2。NH4H 电子式:第(4)题的实验设计是 1992 年全国高考题的再现:Cu+在酸性

11、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 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u2+和 Cu。现有浓硫酸、浓硝酸、稀硫酸、稀硝酸、FeCl3 稀溶液 及 pH 试纸,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 CuO 经氢气还原所得 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 Cu2O。 实验方案设计的关键是 Cu2O 溶解而 Cu 不溶解:Cu2O 为碱性氧化物;不能选用具有 强氧化性的试剂,否则 Cu 被氧化为 Cu2+。 实验方案设计的表述:简述操作步骤,复述实验现象,根据现象作出判断。【答案】(1)AlH3;(2)2AlH3+6H2O=2Al(OH)3+6H2(3)Mg3N2;(4)2NH4H+5CuO 5Cu+ N2+

12、5H2O;取少量反应产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产物 Cu 中含有 Cu2O;若溶液不变蓝色,证明产物 Cu 中不含 Cu2O。 (5)可能;AlH3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NH4H 中含有1 价的氢元素,二者可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H2。 【点评】本题要求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其计算进行推理,考查了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 式的正确书写,根据题给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化学性 质。本题完全依据 2013 年考试说明样卷对应试题的模式进行命题。 (2013 天津卷)9、FeCl3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 产流程制备

13、无水 FeCl3,再用副产品 FeCl3 溶液吸收有毒的 H2S。 I.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 FeCl3 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 FeCl3 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通入干燥的 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 Cl2,并用干燥的 N2 赶尽 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第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 FeCl3 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 A 的右端。要使 沉积得 FeCl3 进入收集器,第步操作是 _。 操作步骤中

14、,为防止 FeCl3 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 _。 装置 B 中的冷水浴的作用为_;装置 C 的名称为_; 装置 D 中 FeCl2 全部反应完后,因为失去吸收 Cl2 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 FeCl2 是否失 效的试剂:_。 在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装置 E 并注明试剂。 II.该组同学用装置 D 中的副产品 FeCl3 溶液吸收 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 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FeCl3 与 H2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电解池中 H+在阴极放电产生 H2,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_。 综合分析实验 II 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H2S 的原子利用率 100%;_。【解析】(1)A 中是制备氯化铁的,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 2FeCl3。(2)要使沉积的 FeCl3 进入收集器,根据 FeCl3 加热易升华的性质,第的操作应该是: 在沉积的的 FeCl3 固体下方加热。 (3)为防止 FeCl3 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通入干燥的 Cl2,用干燥的 N2 赶尽 Cl2,即 答案选。 (4)B 中的冷水作用为是冷却 FeCl3 使其沉积,便于收集产品;装置 C 的名称为干燥管。 装置 D 中 FeCl2 全部反应完后,因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