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675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年前考试试题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2 年前考试试题汇总年前考试试题汇总管理统计学管理统计学试题试题一、抽样什么是随机抽样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什么是简单随机样本什么是整群抽样什么是分层(分类)抽样;什么是样本观察值二、统计什么是统计量;什么是无偏性估计量什么是一致估计量在 t 统计量()中,X 与 Y 分别服从什么分布?nYX /三、回归在回归分析中,用什么统计量来检验序列相关问题,如何检验?在回归分析中,t 检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F 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DW 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四、方差检验设有 s 个技术方案,各个方案的实验效果如下表所示实验效果方案 1 x11 x12 x1

2、n1 方案 2 x21 x22 x2 n2方案 s xS1 x S2 x S n s表中,ni表示方案 i 的实验个数。问:怎样判断“这 s 个方案的效果,是否有显著区别”?(写出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和判别方法)22002 年考试试题年考试试题 (22 分分)1. 什么是分层(分类)抽样(4 分) 2. 什么是一致估计量(2 分) 3. 在回归分析中,t 检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F 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DW 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 分) 4.试述聚类分析的基本作法(10 分) 设有 m 个指标,n 个对象,依据这 n 个对象在 m 个指标下的数据,对这 n 个对象进行聚类。设数 据为指标

3、1 2 m对象 1 x11 x12 x1 m 对象 2 x21 x22 x2m 对象 n xn1 x n2 x n m3管理学管理学试题试题一、管理总论1为什么说,没有固定的管理辖度?确立管理辖度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2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试比较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与现代西方行为科学对人性的观点。4简述传统管理范式(Paradigm)与新管理范式的特点。5简述管理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6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7王中是一个冷冻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激凌,在过去的四年里,每年的销售量都稳步增长。但是,今年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 8 月份,累

4、计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7%,生产量比所计划的少 15%,缺勤率比去年高 20%,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增加。王中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与管理有关,但他不能确定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境。他决定去请教管理专家。 、请问,具有不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管理专家,会认为该厂的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二、计划1.为什么说,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首要职能?2.一项完整的计划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三、组织1.影响一个组织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组织文化是怎样影响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3.什么是组织的社会责任,你所在组织是如何体现的?4.试

5、述组织的基本类型以及组织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四、领导1.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何区别?2.管理过程中,沟通的功能与障碍是么?你有何体会?3.试根据激励理论,叙述管理者应该如何设计和布置下属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五、控制1.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一、填空题1目标管理强调以目标为中心,一目标网络为基础,注重( )的因素。42管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显著特点是管理着( ) 。3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是( ) 。4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统称( ) 。5最先突破的经验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6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人的( ) ,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

6、的过程。7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 )来实现共同确定的目标。8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之间的关系应是(“ ” ) 。9提高管理技能的基本途径一是通过( ) ,二是通过( ) 。10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哪些因素是其环境因素,取决于( ) 。11沟通是管理者开展工作的( ) 。12授予下属以一定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使下属能够( ) 。13政府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属于( )环境因素。14组织目标是通过( )工作来确定的。15当下级管理者的素质较差时,组织一般倾向于( ) 。16组织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应是( ) 。17稳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应是( ) 。18组织中控制系统的主体是( ) 。19能用来防止人们产生不

7、满情绪的主体是( ) 。二、选择题1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领导 B、做好管理工作 C、实现组织目标 D、加强控制2在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认为管理的重点是:( ) 。A、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人的积极性 D、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职能制 B、矩阵制 C、事业部制 D、直线职能制4表明社会赋予组织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使命的是:( ) 。A、组织目标 B、组织宗旨 C、组织规则 D、组织政策 5科学决策理论认为最终决策时应依据( )A、最优原则 B、满意原则 C、可行原则 D、一致原则 6力求避免风险的决策者

8、在进行不确定型决策时,常采用:( )A、极大极小损益值法 B、极大极大损益值法C、极小极大后悔值法 D、极大极大后悔值法7计划工作一般始于:( )A、目标确定 B、机会估量 C、计划制定 D、方案选择8当一位总经理建议某副总经理把某项任务交由下属执行时,总经理行使的是(当人事部经理要求销售部经理辞退其擅自招收的业务员时,人事部经理行使的是)A、直线权力 B、参谋权力 C、职能权力 D、指挥权力59以货币单位表示的收入和经营费用支出计划是;( )A、先进预算 B、投资预算 C、营业预算 D、总预算10认为人的动机强度取决于他对某种行为结果实现的可能性和相应奖酬的重要性的估计的激励理论为:A、公平

9、理论 B、期望理论 C、归因理论 D、双因素理论11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认为,当下级比较成熟时,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予式12当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的平均管理幅度分别为 10、4、3 时,有效管理 200 个操作者需要的管理人数为:( )A、12 B、17 C、20 D、2813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的内在需要 B、外部环境的刺激 C、人的动机 D、组织的激励14根据对活动进行规律的分析来实施控制的方式是:(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即时控制 D、跟踪控制15一个组组所在地的社会风气,对于这个组织来说,属于:( )

10、。A、一般环境 B、任务环境因素 C、组织文化 D、经营条件16在一个高校中,系主任对于所在的系来说,属于(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职能管理者 17影响管理幅度的首要因素上:( )A、管理者的能力 B、下级的素质 C、管理的水平 D、组织内聚力18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信息接受者A、完整地接受到放送者发出的信息 B、按传递过来的信息行事C、理解信息发送者的意图 D、理解信息的重要性19当 A 帮助 B 做某些事,但不承担任何责任时,A 对 B 来说是:( ) 。A、被授权者 B、代理职务 C、助理或秘书 D、参谋人员20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一切行动听上

11、级指挥,是:( ) 。A、集权 B、授权 C、分权 D、擅权 20022002 年考试题(年考试题(2424 分)分)1. 试描述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职责和权力。 (8 分) 2. 为什么要做计划?(8 分) 3. 有效激励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 分)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试题试题一、简答题一、简答题1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三种基本工具分别是什么?3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4什么是财政性扩张政策,说明财政性扩张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5解释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6分析汇率上升对本国经济有哪些重要影响。二、论述题二、论述题1分析近年来我国

12、财政政策的主要背景、特点、措施和效果,提出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策建议。2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内需不振的原因,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对策建议。三、计算题三、计算题1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 C=100+0.8(Y-T+TR) ,投资 I=50,政府购买支出 G=200,政府转移支付 TR=62.5,税收函数为 T=0.25Y。1)求均衡国民收入,画出均衡示意图。2)在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上,政府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有多大?3)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1200,在目前均衡水平上存在通货膨胀缺口,还是通货紧缩缺口?若想通过税收办法实现充分就业,应该提高税率还是降低税率?数额多大?2若某国在某

13、一时期内,棉花产值为 8 个达到单位,所有产出的棉花都用来纺纱,所得纱的产值为 12 个单位;全部纱用来织布,布的产值为 20 个单位;其中一半布匹用来做服装,服装的产值为 15个单位。问:这一生产过程在这一时期内,计入 GNP 的价值是多少?3假定货币需求 L=0.2Y-10r,货币供给 M=200,消费 C=60+0.8YD,税收 T=100,投资 I=150,政府支出 G=100。请:1)求 IS 和 LM 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 100 增加到 120 时,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4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社会中,消费函数为 C=100+0

14、.8Y,投资 I=150-6R,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 L=0.2Y-4R。1)求出 IS 曲线方程和 LM 曲线方程,画出 IS 曲线和 LM 曲线;2)求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组合;3)设目前的 R=20,Y=1000,试分析此时利率和收入的变化趋势。2002 年考试试题年考试试题1解释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三种基本工具。2分析汇率上升对本国经济有哪些重要影响。7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试题试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经济物品2、稀缺规律3、经济利润4、边际成本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下列四组商品, ( )是互补商品。A、大米和面粉 B、茶叶和食盐 C、猪肉和羊肉 D、汽车和轮胎2研究经济学是因为存在着( ) ,即资源有限,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最大产量有限。A、需求不足 B、供不应求 C、供过于求 D、经济稀缺性3管理经济学认为在影响供求的诸多主要因素中, ( )会同时供给和需求产生重要作用。A、技术水平和资源 B、收入水平和财富分配 C、价格和生产规模 D、价格与政府政策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MRPi=Wi B、VMPi=MFCi C、MR=P=MC D、MR=MC5、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商品价格的普遍提高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