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55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模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议论文高考议论文“并列式并列式”结构模式结构模式一并列式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本论 论证分论点 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 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 3+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结构纲示例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例文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总论点)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

2、领着你走向皓 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 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 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 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 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 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 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 收到

3、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 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 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 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呼应标题)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 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 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 语中感受到友人

4、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 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次呼应标题)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 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 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 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 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 需要语言的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

5、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 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重申论题, 照应起首)点评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 XX 的沟通。 ”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式 的结构形式。所谓“三大”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 三个并列的段落组成。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二常见错误点拨1、开头提出的总论点跟各个分论点没有关系。如:生命的价值总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价值的生命。论点一: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论点二: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论点三

6、: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总结归纳全文2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点评;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 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3分论点句式差别太大,影响了文章结构的美观。例:论点一: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的一种策略。论点二: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心灵抚慰。论点三:淡淡的爱,可以创造奇迹。三、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 1:勇敢:论点一: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论点二: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论点三: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2、

7、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 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例 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论点一: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论点二: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论点三: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例 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论点一: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论点二: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论点三: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练习 1:学会宽容。 练习 2:质量就是生命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 “法”。例 1:谈

8、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例 2:学会欣赏别人: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练习 1:去恶从善2: 开拓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 响),可以简称为“果”。例 1:梅花香自苦寒来论点一:苦可以激发进取心;论点二: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论点三: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例 2:爱:

9、论点一: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论点二: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论点三: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例 1、珍惜拥有:论点一: 珍惜拥有的亲情。论点二: 珍惜拥有的友情。 论点三: 珍惜拥有的爱情。例 2、脸。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论点一: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论点二: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论点三: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课堂练习:肩膀特别提醒: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 逻辑性,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

10、,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其 排列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或按人的认识规律来排。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 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 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 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 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 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 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 积极坐在前排呀!”请以“

11、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 文体,不少于 800 字。写作提示“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 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 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 憾,更不会后悔。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 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所欲有甚于生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决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 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

12、,我发现选择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背负着五岳的沧 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凝望历史时空,有些人选择了坚毅,有些人选择了奋起,甚者选择了死亡。他 们用行动注释着生命,演绎着生命,亮丽着生命。坚毅者宣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困难面前,坚毅是我惟一安定的理 由。翻开历史的浩瀚长卷,曹学芹托着“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骄傲 地说,当初面对天堂地狱般的变故,我选择了坚毅,执着一念,把满腔情思寄 红楼,才得以流芳百世。李世民抚着“贞观之治”时的曲辕犁与筒车自豪地说, 当年我受父兄排斥时,选择了坚毅,才成就了一代英明君主的千秋霸业。奋起者宣称,生活的

13、道路上险象环生,你准备做小草,当然不会疯长成为大树。 你准备做星星,当然不会爆发光亮成为太阳。面对困难,惟有奋起,才能成就 不朽之伟业。放眼望去,惠灵顿将军俯身坐骑,神色凝重地向世人讲述着他兵 败后奋起的艰辛。吴士宏一袭白衫,神情肃穆地向我诉说她是如何由一个被人 误为“小贼”的清洁工一跃而起而成为 IBM 这个世界顶级产业公司在华南分公 司的副总裁。我惊愕,我无言,我难以相信这天方夜谭般的故事。然而,这是 事实,这是选择奋起者收获了的丰硕果实。死亡者以不死的灵魂向我诉说着生死大义。在唐山大地震中割破血管换取三岁 女儿生命的许克敏女士面带微笑说,为了女儿,丢弃了自己的生命,我无怨亦 无悔。为解救

14、人民而永远倒在了世纪的门槛前的潘坤骄傲地宣称,作为一名干 警,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死,我死得其所,死而无憾。坚毅者、奋起者、死亡者用其心灵的妙语启迪着世人,在这个世界上,选择坚 毅与刚强,选择珍爱与无私是最好的选择。即便是死亡,也会赢得身后一片洁 白。名句书写情志 人生重在选择关于“选择”的名句珍珠,是这般感人至深、璀璨夺目!题记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诗人屈原一生都在为富国强民而 探索着,然而怀王昏庸、奸佞当道,屈原的种种努力都因“忠不被用”而无济 于世。是随波逐流、从俗偷生,还是宁为放逐也不苟且?这两句诗如实地表达 了屈原毅然决然的人生

15、抉择:坚持我的追求,执着我的所爱,继续我的奋斗, 即使为此九死一生也决不后悔!正因为屈原有此伟大的选择,他才能深思高举、 正道直行,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英名业绩与“天地比寿,日月齐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诗人李白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他并未得到 朝廷的重用。长安 3 年,不过是个供统治者“歌舞升平”、“浅吟低唱”的御 用文人。“大济苍生”成泡影,满腹经纶无所用。然而,李白毕竟是李白,他 不为高官而奉迎,不图厚禄而谄媚,在去留、穷达的十字路口上,毅然选择了 不“摧眉折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其正直、傲岸、潇洒,成就了他那 豪放、脱俗、飘逸

16、的伟大品格。于谦: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题为石灰吟,但远远不止吟咏石灰。作者托物言志、设喻抒怀,充分 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作者理想的追求、人生的选择。于谦少有大志, 23 岁中第入仕,直到担任兵部尚书之重职,如果他不能握好“选择”这把双刃 剑,势必为剑所伤,成为罪恶的俘虏。正因为他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 选择,才能具备“碎骨粉身全不怕”的志节,才能秉持“清风两袖朝天去”的 廉洁,才能成为忠勇如岳飞的民族英雄,德高似包拯、海瑞的一代清官。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对列强入侵、朝廷昏庸、民族危亡,林则徐果断地选择了“虎门销烟”,何 以有此决心和行动?这两句诗就是其人生追求、价格理念、价值取向的具体写 照:只要有利于国家民族,我就尽志而为、虽死不辞,怎能因为是祸就躲避, 是福就争取呢?或许有人会说:“此诗写于销烟之后。”不错,时间上的 确如此,但这种伟大的情志早已根植于心胸、融会于血液,成为他人生的准则、行为的指南,并与其联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