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53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三)年河南政法干警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三)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材料材料 1青少年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0 年 5 月 31 日,四川省高院相关负责人结合法院工作实践,详细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诱因和动向。并透露,经全省法院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采取相关举措,使全省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和判处人数连续两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

2、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不当,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重要原因。近年来,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的不断增多,使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和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凡事迁就,纵容放任,使其形成不健全人格,遇到问题容易寻求偏激方式解决。调查结果显示,法律知识不足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另一重要原因。有超过半数的少年犯表示,犯罪之前并不确切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有半数少年犯表示,自己对法律知识了解得很少,一些人甚至表示一无所知。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还有网络不良信息。省高院援引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8 成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少年犯中,“经常进网吧”的占 93

3、%,“沉迷网络”的占 85%。全省受理案件显示,近年来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的暴力犯罪、受网上暴力文化误导而实施的暴力犯罪、因上网缺钱而导致的财产型犯罪、因受网上色情毒害而导致的性犯罪等逐渐增多。其中,网上邀约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新动向。在与网络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0%以上都有通过 QQ 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联系的情况,一些未成年人利用 QQ 群结成帮派,聚集犯罪。材料 26 月 16 日凌晨 2 时 40 分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20 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24 个年轻鲜活的生命被熊熊的大火所吞噬。市公安局随后立即成立专案组,综合现场勘查和技术鉴定结果,认定这起火

4、灾系人为纵火。6 月 18 日,警方将两名涉嫌纵火的初中生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 岁;宋某,男,14 岁,二人系本市某中学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近半年来,二人一直居住在海淀区展春园宋某家一间房屋内。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如果调阅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北京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杜心(化名),这个身高 1.77 米、体重 180 多斤的小伙子,在面临中考时不得不天天躺在床上。因为他走不了两步就会摔倒,握笔

5、的手写字时不停抖动,书看不到一小时就头晕、恶心。导致杜心如此“惨”状的“凶手”竟是同龄的 5 个学生,而他们疯狂地殴打杜心的原因则是由于他没将自行车借给其中一位“并不很熟的同学”。2002 年 6 月,潜江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受理了一起盗窃现金 31 万余元的特大案件。但谁也不会想到,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在开始作案时,还是一名不满 16 周岁的花季少女!近日,黑龙江省虎林市杨岗镇公安边防派出所一举打掉一个儿童盗窃团伙,其中年龄最小的才 12 岁。6 月 22 日下午,杨岗镇公安边防派出所副所长阎福成带领民警在辖区检查时,发现 6 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形迹可疑,并发现其包内装有储蓄所专用的“狼牙棒”2 个

6、、中英文电话本 1 个、手机卡 2 张。这些与他们身份不符的物品,引起了民警们的重视,民警们将这 6 个孩子带到派出所。经讯问得知,2000 年 5 月,6 人纠合到一起,先后在密山市、虎林市等地盗窃作案 20 多起,盗窃现金 1 万多元,盗窃照相机等物总价值 6 万余元。6 月 22 日他们来到杨岗镇,正准备晚上盗窃时被抓获。武汉市洪山区警方曾破获一起强奸案:17 岁无业女孩,为报复女友,指使 3 个男高中生对其施暴。这名 17 岁的女孩外号叫“狼”,初中辍学后到处游荡。“狼”与某中学 17 岁的李某拜了干姐妹。由于李某说了“狼”的坏话,“狼”很记恨。一天晚上,“狼”伙同李某学校的3 个 1

7、7 岁男生,把李某拉到旅社,开了房间,“狼”命令 3 个男生轮奸李某,并殴打她。2001 年 3 月 25 日,未满 18 周岁的黄甲、黄乙和丁某 3 名少年一起来到金华一家小录像厅,他们来的目的很明确:杀掉独自一人守店的店主姜某,抢光店里的钱。晚上 8 点,他们佯装看通宵录像租了 10 个碟片,然后躲进店内一间房屋看录像。当晚 10 时许,姜某关掉店门进里屋打扫卫生,黄某等 3 人突然站起来卡住其脖子,用拳头和板凳猛击她的头部和身体,致其惨死。3 个少年在一个多星期后被抓捕归案。2000 年 1 月 17 日中午,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 17 岁的徐力放学回家,母亲开始不停地唠叨他的学

8、习成绩排名问题,总觉得母亲给自己压力太大的徐力于是操起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好学生徐力杀母”案一度震惊全国,最后他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由“我打你”到“我杀了你”,青少年暴力倾向在升级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以上。另外,还有媒体称,据全国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在全国犯罪总量里有一个“17 岁现象”,就是说 17 岁左右的犯罪特别多,占整个青少年犯罪的 80%以上。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作为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

9、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教授认为,当前青少年犯罪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数量、比例的问题,而是犯罪性质的问题。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比重和程度都增加了很多,如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案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抢劫又是这几年增加速度最快的暴力犯罪。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勒毙这些血腥的字眼随处可见。人们不禁要问,能够制造这些场景的孩子,都有着什么样的人格基础?皮艺军教授说,其实,暴力案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一个社会或一类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他认为,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现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

10、不可分的。现在孩子的暴力倾向最简单的例证随处可见,比如说,过去几岁的孩子斗嘴时最爱说“我打你”,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杀了你”!材料 3皮艺军教授认为造成这种暴力倾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大众媒体对暴力限制太少,虽然我国一直都在限制色情暴力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的场面。特别是我

11、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更不可理解的是,成人往往因为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就让孩子观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场面十分可怖。其实,孩子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并不见得就能充分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地,他可能学到的只是其中暴力的行为。对刚开始接触暴力内容的孩子来说一般是恐惧,看多了就会有一些孩子觉得兴奋、刺激,再后来,因为看得太多,就麻木了。对再血腥的场面也习以为常,这种麻木的状态其实比兴奋更可怕,说明他对暴力已经非常习惯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做出类似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还不以为然。针对美国这几年不断发生校园枪击事件,皮艺军教授说他

12、个人相信那些枪击同学和老师的青少年在自己射击时,心理感受可能和自己在游戏机上射击时差不多。因为他平时已习惯游戏机上的射杀,在真实的射击中他就有可能认为自己还是在做游戏。我国的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时绝大多数不会用枪支,因为不可能获得,但其残忍程度比用枪更残忍。从视觉和心理感受来说,用刀子、斧头之类的冷兵器,与受害者近距离接触,见血见肉地砍杀,比起用现代武器的攻击更恐怖更野蛮,这只能意味着实施者更冷酷更残忍。皮艺军教授说,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这是值得更深探究的问题。材料 42000 年 8 月 2 日 17 时,昆明市某中学学生 14 岁的超然、大伟(均为化名)各带一把匕首,窜至某小区,

13、以借伞为名进了杨家,趁主妇王某转身拿伞之机,超然冲上去勒住王的脖子,大伟用沙发垫捂嘴,把王拖进卧室,用准备好的匕首疯狂地刺向王的胸部、背部和大腿,共计五十余刀。见王还未死,又从王家厨房拿来菜刀,朝王的颈部一阵乱砍,直至将王杀死。他们还抢走王身上仅有的 7 元钱。他们将尸体抬到了事前看好的楼顶藏匿。二人回到房中后,用水冲洗现场血痕后逃离。3 天后,公安机关在学校内将犯罪嫌疑人超然、大伟抓获。这起杀人案的起因是,超然与同班女生杨某悄悄谈恋爱。杨某的母亲王某发现后及时劝阻了自己的女儿,于是超然认为是王某有意阻碍他与杨某相好,便产生了将王杀掉后继续与杨某恋爱的想法。2000 年 3 月,一起发生在校园

14、内的暴力案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内掀起轩然大波:一名不满 14 岁的初二学生,因与同班同学在上课期间发生口角,竟抡起锄头打在其同学头上,致该同学颅内血肿,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在轰动一时的徐力杀母案中,徐杀死母亲后移尸灭迹,还写字条欺骗父亲说妈妈去杭州“看病”了,并居然照常参加了考试。抚顺 11 岁的男孩王某在杀害自己的母亲以后的 11 个小时里,他的父亲没有发现儿子有任何恐慌和反常的举动。当这个孩子在派出所接受警察询问时,一边不慌不忙地编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一边还若无其事地在各个屋里乱窜。对暴力的麻木和生命的冷漠到了如此程度,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15、孙春晨博士说,在上面的案件中,这些未成年人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价值的漠然令我们感到吃惊。仅仅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置一个人于死地,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行为理解为未成年人缺少法律意识和理性自控能力,为了一时之快,才做出了这样的犯法行为。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这些未成年人的内心状态,也许会对这一现象有更深的认识。生命对人的可贵性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对生命的敬畏应该成为我们基本的道德素质。而对这些犯法的未成年人来说,这种敬畏生命的道德感是缺乏的。在他们的眼里,他人的生命就如同一件东西,是可以随意处置的。如果我们排除这些未成年人中可能存在的精神障碍问题而把他们看成是精神正常的人,那么,这种对

16、生命的非道德态度是非常可怕和恐怖的。材料 5家教不当,成为“最易感染的部位”。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80%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广州市某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说,到该室咨询“心事”的学生,反映的问题 90%和家庭不和有关。据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重庆五省市对四百多名女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女中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一些从事了十几年青少年犯罪案件审理的法官也认为,家庭教育最关键。少年犯罪与单亲家庭、家教差、父母法律意识薄弱很有关系,家庭教育成了“易感染部位”,教育方式不当,为青少年成长埋下了隐患。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将越来越多。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心灵上受到严重创伤,有的还因此引起父子和母子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犯罪。“蓝极速”网吧遭中学生报复纵火事件及轰动一时的刘海洋“泼熊事件”同样出自离异家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许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