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47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552 号),制定本大纲。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第三条 考试科目:(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第二章 综

2、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一、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3、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

4、主、自力更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四)近期国内外重大

5、事件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一)法律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二)相关法律法规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

6、、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7、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唐诗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

8、学运动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荷马史诗 古希腊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歌德 托尔斯泰 现代派文学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四)舆论导向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五)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六)政治家办报办台“政治家办

10、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七)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

11、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十一)文艺方针政策“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十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十三)胡锦涛总书记 2008 年 6 月 20 日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一)新闻工作者责任新闻工

12、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 年修订颁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三、广播电视常识(一)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中国网络电视台 广

13、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

14、类型:(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一、广播电视采访(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现场观察 采访对象的选择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二、广播电视写作(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二)广播电视新闻

15、的结构要求结构线索单一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三)广播电视消息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三、广播电视编辑(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二)节目编辑合成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

16、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栏目编排思想 新闻编排技巧四、广播电视评论(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二)新闻评论的说理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PS:PS:附附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笔记笔记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电视传播符号 1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2 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电视影像特征: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 感性的符号形式 6 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 2 画面构图 3 光线 4 拍摄角度 5 运动镜头 6 景别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