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38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安城乡统筹文本2011.10.13(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第一条 编制背景编制背景(一)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统领,强调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县级市和县城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农村人口转移

2、的主要载体,逐步向中等城市过度;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发展,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三)宜昌市关于区域统筹、快速发展的试点要求2010 年 8 月,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远安县、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纳入全市城乡统筹全域规划试点县市。省、市两级部门对远安县的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视,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四)远安县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受长期存在的工农二级分化的影响,县域发展存在质量不高、协调性不够、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在下阶段快速发展的调整期,如何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动共

3、荣、协调发展,是远安县实现自身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条第二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远安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 1752 平方公里。第三条第三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4、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5、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鄂发【2010】25 号)6、 远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规划近期为 2011-2015 年;规划中期为 2016-2020 年;规划远期为 20

4、21-2030 年。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第二章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五条第五条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一)对城区鸣凤镇以及周边的旧县镇、花林寺镇,采取城乡互融的“城市带动”发展模式,即自上而下。以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功能延伸,实现城镇拓展、新区建设,逐渐融合农村,实现基础设施等的延伸。进一步鼓励城镇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用地和人口规模增长,实现城镇地区向外延伸,同时吸引农村人口集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构筑内外衔接、城乡对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把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二)对荷花镇、洋坪镇、茅坪场镇采取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模式”为主结合“乡村综合发展模

5、式” ,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此区域依托发达的工业和产业化经济,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该区域可整合资源,形成产业园区,拓展产业链。带动下游农业产业链,引导农民组织或企业集中经营,并依此整合农村居民点。(三)对河口乡采取“新乡村建设的改农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业所占比重偏大、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还非常不足的农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大乡村、自身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议采用全面整容的“新乡村建设的改农模式” 。主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实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同时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庄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第六条第六条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6、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一)总体性目标远安县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目标(二)指标性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赶超、建设山水园林城,探索山区县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赶超、建设山水园林城,探索山区县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经经 济济 目目 标标城乡产业互补乡镇工业企业化村庄农业产业化社社 会会 目目 标标公共服务均等基础设施共享人口流动通畅空空 间间 目目 标标空间格局融合村庄布局合理城镇用地集约资源各尽其用生生 态态 目目 标标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相协调绿色生态远安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远安县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指标指标近期 2015中期 2020远期 2030 城乡人均 GDP(元)9000

7、0140000250000 三次产业结构比6:67:215:60:355:50:4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0002200047000经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50004000080000 城镇化率(%)576065 城乡每千人拥有医生(人)3.03.54.0 城乡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床)3.04.05.0 适龄学生高中教育普及率(含职中)9598100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060 以上80 以上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95100社会每年农村人口就近转移(万人)0.250.30.25 恩格尔系数(%)(城市)302520 以下 恩格尔系数(%)(农村)4035

8、30 以下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9098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363843 城镇登记失业率(%)6 以下5 以下3 以下城 乡 统 筹 度生活城乡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覆盖率(%)90100100远安县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指标现状 2009规划 2015规划 2020规划 2030 县域常住总人口(万人)19.492225.529 城镇人口(万人)7.8612.515.318.9 城镇化水平(%)40.33576065 城区人口(万人)5.62101215注:预测过程详见城乡发展规模预测章节远安县城镇规模发展目标指标城区花林 寺镇旧县 镇洋坪 镇茅坪 场镇荷花 镇河口 乡县域合 计

9、 城镇人口(万人)5.620.240.30.60.450.650.27.86现状 2009城镇区规模(km2)4.410.140.390.480.450.830.186.88 城镇人口(万人)100.320.370.650.50.70.2512.5规划 2015城镇区规模(km2)10.10.200.450.780.510.750.2513.04 城镇人口(万人)120.50.50.80.60.90.315.3规划 2020城镇区规模(km2) 城镇人口(万人)150.60.60.950.71.050.418.9规划 2030城镇区规模(km2)14.490.990.771.190.631.2

10、00.3519.62 注:河口乡集镇区人口不计入城镇人口;花林、旧县为核心城区的组团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第七条第七条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城乡统筹发展策略(一) 快速拓展中心城区,增强城乡辐射带动能力快速增强远安城区的吸引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城区的辐射范围,使经济流和人流尽快向城区集聚,把县域发展极做大做强;壮大城区、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快速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的飞跃,使城市能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乡村大发展。(二)扬长避短,破解山区农业产业化难题远安县山区乡镇较多,山体林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可充分利用中高山区域山地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

11、,结合县情和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在通过试点并被群众广泛接受的基础上,推出“土地出租+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即采取“业主租土地、农户出劳力、资料共分担、收益两分成”的合作模式。(三)培育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构建特色产业支撑体系远安县立足自身资源特色,应向产业化、链条化、集群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完善,取得农业基地化建设、工业新兴化发展的新局面。同时,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全力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农村生态、历史、文化特色,与景点相结合,兴办农家乐、休闲农庄、垂钓中心、乡村生活体验区等,发展集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同时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四)引

12、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发挥镇区在“三化”上的纽带作用规划应继续鼓励在有条件的乡镇发展集中工业区,支持各个特色镇的发展,提高集镇品质和特色。(五)多种模式培育特色村庄,差异化引导乡村地区发展多种模式培育特色村庄,差异化引导乡村地区发展根据各地综合条件的不同,采取多种不同的建设方式和模式,培育特色化村庄,带动乡村地区主动发展。同时,加强对不同区域分片、分级、分类差异化的引导,可以提高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避免一盘棋式的方案不符合某些乡镇或村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有条件的乡镇,可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乡镇工业园、或者发展乡镇商品房;对某些类型的村庄,提出不同的整治措施,于县域内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利

13、用提升管治能力、有效整合空间关系。(六)改革土地制度和利用方式,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根基改革土地制度和利用方式,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根基以城乡统筹为导向的农村土地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土地应适当适度的规模经营。利用镇区的建设、宜居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引导居民点整迁合并,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将其建设用地的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另一方面,改革城区土地利用方式,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提供更多的城镇发展空间,夯实土地这个城乡统筹的最根本资源。第八条第八条 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一) 第一阶段(2010-2015)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1、特点:工业集聚;向县域中部倾斜;2、

14、发展重点:以快速工业化带动非农就业,提高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强化城区;同时与周边城镇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组成完善强大的城市功能辐射区;逐步扭转农村建设无规划;3、空间发展模式:中心集聚壮大4、居民生活:县域平均恩格尔系数达 40%以下、预期寿命 68、卫生设施普及率 60%;5、空间策略:跨越成长,做强做优城区;奠定区域功能地位的发展趋向;(二) 第二阶段(2016-2020)1、特点农业现代;向县域南、北部政策倾斜。2、发展重点:谋求集聚经济效益;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优化小城镇,形成各自独特的产品结构;农村农业集约规模化发展,进一步为工业发展输送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基础设施

15、倾向性建设,推行制度改革。3、空间发展模式:县域不同层次极核的扩散与集聚。4、居民生活:县域平均恩格尔系数达 35%以下、预期寿命 72、卫生设施普及率 75%。5、空间策略:辐射周边,培育次中心城镇;确定区域地位和功能;注重协调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三) 第三阶段(2021-2030)1、特点:协同发展;由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2、发展重点:城乡各自按现代化工农体系差异化协同发展;提高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就业容量,培育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自我良性循环;构建较为完善的城乡人流、物流、资金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3、空间发展模式:各等级城镇间的均衡协调发展。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4、居民生活:县域平均恩

16、格尔系达 30%以下,农村建立生活社区、预期寿命 75、卫生设施普及率 90%。5、空间策略:注重优化完善城乡格局;注重创新提升区域职能。远安县城乡统筹规划文 本第三章第三章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第九条第九条 产业发展总体框架产业发展总体框架(一)产业选择1、主导产业磷化工:着眼于县内丰富的磷矿资源,坚持走精细磷化工、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道路;食品医药:依托优势农产品和医药资源,重点发展食用菌加工、酒业、食品饮料、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做大做强品牌;新型建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发展建筑陶瓷、林木产业体系、新型墙体材料;机械制造:利用现有基础,整合优势,建立产业链,形成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客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专用器材加工(与县支柱产业配套的矿山器材、化工器材、水泥器材等)2、优势产业食用菌:利用本地资源,大力推进食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建设,开展食用菌标准化加工,提高栽培效益和产品质量;柑橘:结合双低改造、退耕还林,加快柑桔园高标准、规模化建设,提高品质和效益;茶叶:加大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