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08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65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5页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5页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5页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5页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2010政府工作报告(4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102010 年年 3 3 月月 5 5 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上国务院总理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一、20092009 年工作回顾年工作回顾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

2、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3.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7%;财政收入 6.85 万亿元,增长 11.7%;粮食产量 53082 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 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 1102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153 元,实际增长 9.8%和 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抚今追

3、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必将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一)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实行结构

4、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我们鼓励消费的政策领域之宽、力度之大、受惠面之广前所未有。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450 亿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全年汽车销售 1364 万辆,增长 46.2%;商品房销售 9.37 亿平方米,增长 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

5、.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促进投资快速增长。我们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实施两年新增 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09 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 9243 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 5038 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 16%,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 23%,灾后恢复重建占 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缺口,加强了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加快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灾区已完成投资6545 亿元,占

6、规划总投资的 65.5%。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使遭受重大创伤的灾区呈现出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二二)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盾。“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 亿元,增长 21.8%。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

7、设规划。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 6069 万农民受益,新增 510 万沼气用户,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 38 万公里、农村电网线路26.6 万公里,又有 80 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9.2 万户游牧民实现了定居。我们加大扶贫力度,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制定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安排 200 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 4441 个技改项目。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下大力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 2617 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钢产能 1691 万吨、炼铁产能 2113 万吨、水泥产能 74

8、16 万吨、焦炭产能 1809 万吨。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 1512 亿元,增长 30%。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铁路投入运营 5557 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通车 4719 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新建、改扩建民用机场 35 个;新增发电装机 8970万千瓦,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实现供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6183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 2983 个;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空调 50

9、0 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 1.5 亿只。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 588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20.3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8 万平方公里。加强“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9.66%和 13.14%。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 2020 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气象预报预警和地震监测工作得到加强,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若干区域发展重大规划和政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

10、开放开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发展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 (三三)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机制。我们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体制障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消除体制障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运行。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和农业银行股份

11、制改革扎实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实施。创业板正式推出,为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稳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1 亿公顷林地确权到户,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 60%,这是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出台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完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 900 亿美元,安排 421 亿美元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鼓励增加进口。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国际市场份额得到巩固,全年进出口总额 2.2 万亿美元。扭转利用外资下

12、降局面,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900 亿美元。企业“走出去”逆势上扬,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分别达 433 亿美元和 777 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协调和经贸金融合作,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四四)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

13、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 4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全年组织 2100 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 320 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9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6%。企

14、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 年增加,去年又人均提高 10%。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 5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 倍。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 200 万套,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130 万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 69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4.2%。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 19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6%。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中央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666 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 500 元和 300 元的目标

15、。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资助学生 2871 万人,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12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5%。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4.01 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8.3 亿人。中央财政安排 429 亿元,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在 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一批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扩大乙肝疫

16、苗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我们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