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884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新西伯利在新西伯利亚亚科学城科学城会会见见科技界人士科技界人士时时的的讲话讲话江泽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用研究和讨论的方法,解读文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能力目标: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俯创新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德育目标:俯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我们每一位技校学生学习技术,学好 专业,进取向上,确立进一步考入高等职业院校深造的思想。【教学重点】1、了解讲话稿的特点,理清本文思路。2、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俯创新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教学难点】对课文中一些高科技名词、概念的理

2、解。【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三层:俄国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一、摆事实 新伯利亚科学城取得的成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瞻讲道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20 世纪前期的科技成果二、摆事实(面) 20 世纪中叶的科研进展现在的科技进步讲道理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远瞩建国后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摆事实(点) 21 世纪我国将实现科学和教育的腾飞我国将重视加强同国际科技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包括俄国在内的别国有益的经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

3、灵魂讲道理 深入论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三、附带论证中俄两国友好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重申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讲话稿的特点。2、介绍作者,写作背景。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过程】一、一、导语设计导语设计江泽民同志于 1998 年 11 月 24 日访问俄罗斯,在新西伯利亚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作了演讲。演讲的主体部分从宏观上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概括了二十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并对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作了富于前瞻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

4、题,指出创新对于抗美援朝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非凡意义,并阐明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的学习这篇精彩的演讲。(板书文题)二、二、简简介介讲话讲话稿稿本文是一篇讲话稿。讲话稿又叫演说词,或叫演讲稿、演说稿。讲话稿是一种直接面对听众,凭借口头表达,进行宣传、教育、鼓动或是思想交流的一种论说性文章。讲话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以声音传递为发表的主要手段。因为讲话稿必须要保证听话人能够听得明白,因此,语言使用必须多用短句,多用口语,多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写作讲话稿时必须注意讲话人能够讲得清楚,说得明白。2、讲话稿必须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约束。(1)讲话

5、人的身份、条件和想要讲的内容。普通人讲话和领导人讲话的口气和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和在一般面对面场合讲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讲话的内容则有难易之分。(2)听讲人的素质、层次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听话者是普通人,那么讲话者往往用一般性语词。听话人是专业人士,讲话老帅是可能更多用专业术语。一般人可能更关心日常生活,而层次较高的人士则更有可能关心其他问题。因此讲话的内容就会明显有差异。(3)主持者已确定的主题及其对讲话的有关要求。由此构成讲话的特定场合,影响讲话稿的内容、形式和风格。3、从讲话稿的功能上讲,因为是讲话人面对听讲人讲话,所以必须采用以讲话人为第一人称的写法。而且讲话内容要有

6、鼓动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篇讲话稿就是按照这一原则写的。三、作者三、作者简简介介江泽民,生于 1926 年 8 月 17 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化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这篇课文是江泽民同志 1998 年 11 月 24 日访问俄罗斯期间,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所作的演讲。1995 年 5 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著名论断,在这篇演讲中他又一次强调并进一步阐述了关于创新的思想。四、通四、通读课读课文,理解文章文,理解文章总总体思路体思路第一部分(1

7、3 段)(1 段):表达了对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印象,并说明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23 段):充分肯定俄罗斯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历史上和当代取得的杰出成就。第二部分(410 段):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题部分。(4 段):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5 段):概述二十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6 段):对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做了富有前瞻性的描述。(78 段):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指出创新对于科技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非凡意义。(910 段):阐明了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情况。第三部分(1116 段):从维护中俄两国人民利益

8、出发,表明了我国同俄罗斯加强科技和教育的合作、交流、发展战略性协作伙伴关系的意愿和原则,表达了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世界人民的良好愿望。五、小五、小结结江泽民同志的这篇演讲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提出问题,内容深刻,富于热情和鼓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站在时代发展前列高瞻远瞩的胸怀。六、布置作业思考:1、结合课文,认识创新的含义和意义。2、你将如何努力学习,解放思想,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力?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进一步研究和讨论,认识创新的含义和意义。2、理清文章的思想含义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教学过程一、分析作者是在什么高度上和背景上提出一、分析作者是在什

9、么高度上和背景上提出创创新新这这一重要命一重要命题题的?的?1、 “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作者站在这一高度来审视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的,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提出问题。2、背景:(1)本世纪前期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五十年代半导体体技术的突破和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引发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本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3)现在,世界科技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新的方向,物质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信息

10、技术、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等取得了新的进展。作者的阐述强调了这么一个特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科学技术发展的交叉性、前沿性、多样性、科技知识空前快速的生产、传播和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使人类文明显示出光明灿烂的前景”。这是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这一命题的背景,了解了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对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二、理解二、理解创创新精神的内涵和意新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义明确: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创新的意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

11、,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事来了严峻挑战”,要迎接这一挑战,必须“坚持创新”。2、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3、从江泽民同志阐述的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情况来看创新的意义。(1)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教育和科学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以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

12、貌。这是创新的结果。(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B、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C、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4、从江泽民同志对创新精神的一贯阐述来看创新的意义。可以结合练习一中的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问题的部分来理解创新的意义。三、研三、研读课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理清文字的思想含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理清文字的思想含义义和段落和段落间间的的逻辑逻辑关系。关系。1、第四段的思想意义: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和

13、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逻辑关系:第五段是以过去的历史为参照对象,第六段是以现在的科技发展为明证,阐明“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文明显示出光明灿烂的前程。 ”第四段是总说,第五、六段是分说。四、如何理解四、如何理解“创创新是一个民族新是一个民族进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步的灵魂,是国家兴兴旺旺发发达的不竭达的不竭动动力力”?明确:这是江泽民同志 1995 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观点。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

14、区聚集,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是发展上占居主导地位。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人类迎来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跨越发展是追赶并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道路。五、写作特点五、写作特点1、内容深刻,知识丰富。作者站在人类人明进程的高度来审视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的,提出创新这一重要便是的背景,了解了这背景,有助于我们对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精神内涵和意义的理解。2、语言上定于热情和鼓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六、六、总结总结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上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概括了 20 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并对当前科技的发展态势作了富于前瞻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指出创新对于科技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非凡意义,并阐明了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情况。七、布置作七、布置作业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