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749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历年考博真题(2006—20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132013 年考博试题年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论述 1、晚清政权变更及其影响 2、试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 3、结合研究成果,论述最近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经济经济社会史社会史 1、对国家社会理论的理解 2、结合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简述商人的活动和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122012 年考博试题年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名词解释 总理衙门、丁未政潮、南洋劝业会、戴季陶、左翼文化运动 论述: 1、 列举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2、 辛亥革命前后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及

2、其原因; 3、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的废约与改订新约运动; 4、 比较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动经济-社会史方向专业课 社会变迁理论的学术动态及其代表著作(大致意思是这样) 经济-社会史的理解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112011 年考博试题年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 名词解释: 冯桂芬 戴季陶 论述: 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性质与成败的研究述评 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经济社会史方向 材料题选了严复论史之亟变中的一段,要求翻译、解读。 论述题有个对新社会史的看法 其它忘了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名词解释:忘记了 论述: 1、近代耕织结合模式的变动 2、忘记了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3、20102010 年考博试题年考博试题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 1. 李鸿章功过论 评价 2. 评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3. 选择一种报刊论述其史料价值 4. 辛亥革命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的演变 中国近代教会和教会大学中国近代教会和教会大学 1. 论述近代教案频发原因及影响 2. 近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研究的趋势 3. 选取近代基督教会任一研究计划论述可行性、必要性及研究思路、资料 来源 4. 晚清教会的自立 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史 1、论述晚清政治体制改革 2、民初政党纷争的原因及影响 3、评价中间路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如何看待近代通商口岸的

4、兴起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近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综述20092009 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试题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一 名词解释 5*4=20 筹安会 资政院 戴季陶主义 瓦窑堡会议 二 简述题 1 列举中国近现代史的三种报刊,并指出其史料价值 20 2 论述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化 30 三 论述题 你怎么看待在中国近现代史运用“社会与国家”理论框架 30 中国基督教与教会大学史中国基督教与教会大学史 一 列举近代中国的教会大学,论述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 用 二 简述中国基督教(或天主教)本土化历程 三 假如你已经是“中国基督教与教会大学史”

5、方面的博士生,谈谈你的研究计 划,此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研究思路及资料来源。 面试问题:面试问题: 1、列举点评 3 位近代在华传教士及其著作 2、介绍近几年基督教研究的新趋势 3、山东传教士对近代山东社会的影响(除现存的学校、医院建筑)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一、晚清四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简述 30 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从“眼光向下”到“自下而上”的发展变化。 三、对中国近代社会史或经济史某个自选问题的研究设想。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082008 年年1 名词解释 20 分 讨粤匪檄讨粤匪檄 吴虞吴虞 清议报清议报 何梅协定何梅协定 较场口事件较场口事件

6、2.举例论述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20 分) 3.试论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工业中的历史地位(30 分) 4.试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抗日战争史取得的新进展(30 分) M 近现代经济史近现代经济史 一名词解释 1、辑里丝 2、资源委员会 3、周学熙 二,论述 1、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变动的基本特征 2、评述南京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072007 年年 一、一、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1、 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关系 : e. y“ H. U! k0 a4 H! 2、 论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3、 论述国民党军政、训政和宪政的过程 二、二、 中国近代经济史

7、中国近代经济史 1、 论近代中国关税自主的过程及影响 考博论坛# z. M+ y3 k“ M, 2、 论近代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华中师大华中师大 20062006 年试题年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 1904 年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论述 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及其成效 近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 论述晚清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动及其原因 论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复兴运动并对其评价 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日趋衰败,农民日趋贫困,农村危机日趋严重,尤其是进入 20 年代之后,农村经济更是在崩溃的轨道上加速前进,农村社会承载危机的能力早 已达到了极限,崩塌似乎只是一夜之(略)多知识分

8、子、实业家、爱国人士都纷 纷呼吁“救济乡村”,“复兴农村”,并且有了种种方案,已经付(略)党政府也 意识到“若不设法救济,国家前途,危险将不堪设想”,于是在完成全国统一之后,便 开始重视农业问题,农村复兴问题,着手于农业科技的改良和推广工作,发动了一 场农村复兴运动.自 1927-1937 年间先后成立了中央农业试验所、中央农业推广 委员会、全国稻麦改进所、中央棉(略)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农 本局等科研、改良、推广机构.并于 1933 年 5 月 6 日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隶属 于(略)调剂农村金融,增加农民生产,使农村之复兴得早实现.”一时间农村问 题成为全国最严重也是最受关注的问

9、题,朝野内外,全国上下无不感受到了莫大 的威胁,如何救济中国农村问题终于被正式提到了主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然而由 于农村复兴运动并不涉及改变农村生产关系的问题,不涉及农村危机的本质问题,因 而(略)抑制中国农业的衰退之势,化解中国农村的重重危机 结合史实论述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程及其所呈现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012001 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 分)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

10、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 分)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 分)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中

11、国现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简释(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同 40 分)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三、论述题(24 分)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华中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林维喜事件 2.京师同文馆 3. 湘军 4.百日维新 5.祺

12、祥政变 6.光复会 7.严复 8.镇南关大捷二、简要回答(每道题 15 分,共 60 分)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2、“东南互保”的经过及其影响。3、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与措施。4、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三、史料解读(每道题 10 分,共 20 分)1、给下面这段文献标点并回答问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即通万国蒸蒸大势相迫非可淤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亦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骤之(1)这段话出自( )的 。(2)这段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属俄,印度之属英,

13、南洋之属荷,吕宋之属于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奋求自立耳。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自同治以来,沈、李、翁、孙迭相柄政,曾、左及李,倚为外相,恭、醇二邸拱手待成耳,即今除荣禄、庆邸外,何一非汉人为政!若夫政治不善,则全由汉、唐、宋、明之旧,而非满洲特制也然则举明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圣祖立一条鞭法,纳丁于地,永复差徭,此唐、虞至明之所无,大地万国所未有。他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势言耶?曾、左诸将,倚畏虽重位在藩镇。撮尔弹丸,未参内政。且福康安一破台湾,而遂有贝子郡王之赏;曾、左反

14、噬洪氏,挈大圭九鼎以付满洲,爵不过通侯,位不过虚名之内阁。曾氏在日,尤必陷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较其轻重,计其利害,岂可同日而道!近世军机首领,必在宗潘。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彼恭、醇二邸之仰成,而沈、李、翁、孙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阶位虽高,犹之阉宦仆竖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1)这是章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2)这段文章中所提到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3)章太炎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四、

15、论述题(30 分)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华中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现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1、壬戌学制 2、土地革命 3、西南大后方 4、黄土岭战斗 5、人民解放军宣言 6、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材料分析(24 分)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

16、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三、问答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3、怎样看待 1957 年的反右运动。四、论述题(30 分)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代史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道题 4 分,共 32 分)1.虎门条约 2.乡官制度 3.发昌机器厂 4.幼童留美 5.“台湾民主国” 6.应诏统筹全局折 7.国会请愿运动 8.中国科学社二.简要回答(每小题 12 分,共 48 分)1.“拜上帝教”的特点及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2.洋务派举办了哪些主要的官督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特点是什么?3.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