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520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 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第五章经典题型方法整理(一)(一) “六法六法”求解直线运动问题求解直线运动问题在处理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 从另外的角度巧妙入手,反而能使问题的解答快速、简捷,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 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假设法一、假设法假设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以客观事实(如题设的物理 现象及其变化)为基础,对物理条件、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等进行合理的假设,然 后根据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物理解 题中,假设法有较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寻求解题途

2、径,便于简捷求得答案。 【典例 1】 一个以初速度 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的速度为 v,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 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以下说法v正确的是( )A. B. D无法确定vv0v2二、逐差法二、逐差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第 M 个 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 N 个 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xMxN(MN)aT2。对纸带问题用此方法尤为快捷。 【典例 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 位移分别为 24 m 和 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 4 s,求质点的初速度 v0 和加速度 a。三、逆向思维法三、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一

3、种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某些问题,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会十分繁琐甚至解答不出,而采用逆向思维,即把运动过程的“末态”当 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 问题易于解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可采用该法,即把它看做是初速度为零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v0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连续 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公式、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公式,都可以用于解决此类 问题了,而且是十分简捷的。 【典例 3】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若此物体在最初 5 s 内和最后 5 s 内经过

4、的路程之比为 115。则此物体一共运动 了多长时间?四、平均速度法四、平均速度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 v0与末速度 v 的算术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 t 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vxtv0v22t简捷。【典例 4】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 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 10 s,斜面长 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 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图图11五、图像法五、图像法利用图像法可

5、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 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为 vt 图像。在理解图像物理意义的基 础上,用图像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 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 vt 图像中,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应该理解成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典例 5】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被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击穿,若子弹击 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受到木块的阻力大小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获得的速度变大 B木块获得的速度变小 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六、比例

6、法六、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需要牢记几个推论,这几个推论都是比例 关系,在处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首先考虑用以上的几个比例关系 求解,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推导或运算,简化运算。注意,这几个推论也适应与 刹车类似的减速到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典例 6】 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 1 节车厢前端 旁的站台前观察,第 1 节车厢通过他历时 2 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 8 s,忽略车 厢之间的距离,车厢长度相等,则第 9 节车厢通过他所用时间为_,这列 火车共有_节车厢。 (二)追及问题的解题研究(二)追及问题的解题研究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

7、题,此类问题的综合性强,往往涉及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追及问题的解 题方法较多,题目常常可以一题多解,从而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一、追及问题的特点分析一、追及问题的特点分析 1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追与被追)的速度相等常是追上、追不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 件 2常见的两类追及形式常见的两类追及形式 (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则永远 追不上,此时两者间距最小 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恰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

8、距之和,则刚好 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再一次与追者相遇,两 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一定能追上,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当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两者间距之和时,后者追上前者即相遇 二、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二、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1.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 分析追及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是否到达同一位置.追及 问题的求解一般要涉及两物体的不同运动性质,以及两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所以, 在分析追及问题时,要紧抓

9、“一个图三个关系式” ,即过程示意图,速度关系式、 时间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同时在分析追及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 、 “恰好” 、 “最多” 、 “至少”等解决追 及问题的思路如下: 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画出过程示意图抓住两者速度关系 由时间和位移关系列方程 【典例 7】 A、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 车在后,其速度 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 A 车 700 m 时才发 现前方有 A 车,这时 B 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 1 800 m B 车才能停止问 A 车若 按原速度

10、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2.数学方法数学方法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所谓数 学方法就是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运用数学关系式来解决,在追及问题中常用 的数学方法有不等式、二次函数的极值、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等. 【典例 8】 甲、乙两车相距 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 a1,初速 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 a2,初速度为 v0 的匀加速运动,试讨 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3.图像法图像法 图像在中学物理解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叙述物 理过程,并简洁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各种关系.所以图像

11、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 方法.在追及问题中,一般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 或者速度-时间图像,然后根据它们的运动关系解题. 【典例 9】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 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 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 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 A.s B.2s C.3s D.4s 4.相对运动法相对运动法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通常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有时为了研究方便,可 以灵活选取参考系.当选取其他物体作

12、为参考系时,被研究的物体的运动就是相对 这个物体的. 【典例 10】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 A 和 B 相距 x,A 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大小为 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 B 车与 A 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 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则 A 车的初 速度 v0 应满足什么条件?点评点评 本题巧选 B 车作为参考系,从而使解题更简单.在用相对运动方法解题时,当选取 恰当的参考系后,要特别注意被研究物体的相对速度、相对位移和相对加速度等. 三、类追及问题的例析三、类追及问题的例析 狭义的追及问题指两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等)在公路上相互追赶所

13、涉 及的追及、相遇问题,广义的追及问题指两运动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 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我们把两运动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所涉及运动学规律的 问题都可以看成类追及问题.这类问题可以用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来解 决. 【典例 11】 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为 L=2 m 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 终保持速度 v0=4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一质量为 m=1 kg 的小滑块轻放到 车面的中点,已知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10 m/s2) (1)当滑块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要保证滑块不从车的左端掉下,恒力 F 大小

14、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在(1)的情况下,力 F 取最小值,要保证滑块不从车上掉下,力 F 的作用 时间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分析】 (1)物理分析法 (2)解法一 图像法 解法二 相对运动法(三)处理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三)处理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 1.1.合成、分解法合成、分解法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解决三力平衡的问题,具体求解时有两种思路:一是 将某力沿另两个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二是 某二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成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典例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重球,由细绳悬挂放在斜面上,斜面光滑,倾 角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为 30,求细绳

15、受到的拉力及斜面受到的压 力 2 2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 (Fx0,Fy0)的条件解题,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问 题值得注意的是,x、y方向选择的原则:在平衡状态下,少分解力或将容易分解的力分解尽量不要分解未知力 【典例 1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 30增大到 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3 3图解法图解法此方法适用于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 (或可等效为三个力)而平衡的问题,特别是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或平衡中的临界、 极值问题 【典例 14】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 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 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 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4 4相似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