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306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每章重点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气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 2.气候:多年天气综合的表现,包括某地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 状况和极端状况 3. 天气:一定区域短期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4. 气温垂直递减率:又叫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又指在对流层主要从地面的到热 量,因此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而言,高度每增加1 00米,气温就下降约0.65,通常用R表示。 5.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 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长的时间,并因此危害 了人体的舒适,健康,福利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大气中某些气 体和尘埃的增多导致气体气候发上改变) 6. 标准

2、大气压:在摄氏温度0,纬度45,晴天时海平面上的大 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其值大约相当于760MM汞柱高7. 饱和水汽压: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水汽量有一 定限度,水汽含量达到限度时饱和空气的水汽压。(温度:指 数曲线;形状:凸凹水平;性质:溶液面) 8. 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的水汽压之 差 9.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 值 10. 当水汽压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会减 小 11.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 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演变规律和对 天气的预报 12.

3、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 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 13. 天气学:是研究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物理本质以及规律,并 用以制作天气预报的学科 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一,从定义上,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 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温度,湿度,压强)和大气现 象(风雨雷电)的综合。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 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 天气过程的综合。二,从形成机制上:天气是指一般在单一天 气系统的控制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则复杂得多,至少是天气 系统共同作用所致。三,从变化特点上:天气易于变化,而气 候相对稳定。2.

4、 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的分布及其作用:3. 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作用: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 射,吸收长波辐射(主要是地面辐射),同时放出长波辐射, 热量转换与地球大气层的保温作用 4. 水汽:几乎全部分布在对流层,作用: 一,成云致雨,二,经过水汽状态的变化,使热量得到转换, 三,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 5. 臭氧:主要在平流层中,作用:一,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线,使臭氧层增温,影响大汽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 气环境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臭氧同时还形成了 一个“臭氧保护层”,使得到达地表的对生物有杀伤力的短波 辐射(波长小于0.3UM)大大降低强度,从而保护

5、着地表生物和 人类。6.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名称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范围( KM)0-1818-5555-5885-800800以 上7. 分层原则:依据温度的变化 8. 对流层的特征:1,对流层分布在平均高度在12KM的大气中。2 ,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低纬较高 ,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3,性质:一般情况下气温 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4,运动方式:以对流方式为主,5水平 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均匀,主要由于下垫面不均匀,6天气复杂多 变,基本上各种天气都出现在这一层,7,可分层,摩擦层(1. 5-2KM),中层(210KM),上层(10 12KM)等

6、温层(对流层的上层和平流层的下层,平流层热源的 臭氧下层铺垫,对流层的上层,远离热源) 9. 平流层的特征:1,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 持不变或者微有上升 2,大约到30KM以上,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明显升高,在55KM高 度上可达-3 3,平流层内气流比较平稳,空气的垂直混合作用显著减弱 4,平流层中水汽含量极少,大多数时间天空是晴朗的,又是对 流层只能够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低云)也可伸展到平流层下部 ,早晚可见贝母云 22. 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干空气,原因:因为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大于干空气,根据:P M=RT,知干空气质量大于湿空气 10. 虚温的意义:在同一

7、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 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虚温的原理:在同一体积中,要想使干空气的密度等于湿空气的 密度时增加的温度。 24. 为什么城市地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要高一些。 一, 城市是工厂,机动车辆和居民的集中区,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 城市居民生活设施燃烧燃料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三, 城市绿化设施不完善,热岛效应强,早上5,6点钟,气温低, 低气压控制下,空气流通不畅,颗粒物和污染气体无法扩散。 (即是逆温)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1. 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 这种能量传播的方式 2. 辐射光谱曲线: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出射度F随波长的变 化

8、曲线称为辐射光谱曲线。3. 太阳常数: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面,就平均日地距离 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面积内1MIN内获得的 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用I 4.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作用 :使得地面因为放射辐射时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使得 地面温度降低得不会太低,是大气对地面的一种保温作用/保温 效应)5. 地面有效辐射F:地面放射的辐射E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GE 之差。F=E-GE 6. 辐射差额:物体的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净辐射/ 辐射差额7. 气温较差:又叫气温振幅,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温最高值 与气温最低值之差。8

9、. 热赤道:在地球上最高温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 10N处,夏季移动到20N左右,且1月7月平均温度均高于24 的现象 9.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用平滑的曲线的连接线称为等温 线。 10. 水平气温梯度:自然界中的温度随陆地高度变化而出现的阶梯 式递增或递减的现象(亦称“水平温度梯度”,简称“温度梯 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它表示 了温度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快慢的程度。) 11. 大气稳定度:是指奇快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 位置的趋势或程度。 12. 气温垂直递减率:又叫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又指在对流层主要

10、从地面的到热 量,因此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而言,高度每增加1 00米,气温就下降约0.65,通常用R表示。13. 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简称绝热直减率。 14. 干绝热直减率:对于干空气和远离饱和的湿空气来说,气块绝 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称为干绝热直减率,用D表示 。 15. 湿绝热直减率:接近或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时因膨胀而引起的 减热率相比干绝热减温率笑,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称 为湿绝热直减率,用M表示。1. 太阳辐射和地气辐射的区别: 定义上: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

11、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由于大气本 身的温度也低,放射的辐射能的波长较长,故也称为大 气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 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 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2. 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是如何被减弱的:P2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3. 为什么说对流层大气中的主要热源不是太阳而是地面?P56 4. 分子散射和粗粒散射有何差异,请举例说明类型原因规律举例分子散射空气分子的直 径

12、小于太阳辐 射的电磁波波 长波长越短,散射 越强,散射能力 与波长的4次方 成反比,这种散 射具有选择性雨过天晴(粗粒少 ),天空呈蓝色( 波长短)粗粒散射固液微粒的直 径大于太阳辐 射的电磁波波 长辐射的各种波长 都同样被散射, 这种散射没有选 择性尘埃雾粒多时,天 空呈灰白色5.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怎样一种情况? P28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个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 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散射后自 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直接辐射的时空变化:在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高度最 小,直接辐射最弱;中午太阳高度角度最大,直接辐射最强。 在一年中,夏

13、季的太阳辐射最强,冬季的最弱。以纬度而言, 低纬度地区一年各季太阳高度角度都很大,地面得到的直接辐 射较中、高纬度地区大得多。6. 总辐射的分布怎样?P30 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与地面辐射之和。 分布:一般是纬度越低,总辐射越大,反之越小。 7. 地气系统的辐射怎样体现?P31-33 8. 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原因?P50-52 1) 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a) 气温的日变化(详见书本) b) 气温的年变化(详见书本) 2)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21. 气温的水平分布如何?P53-56 9. 热赤道是怎么一回事请?P56为什么?P3010. 各种逆温的概念和形成的特点?P56-P58 11. 大气稳定度的判断?P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