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0165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思网校:溶液的浓度(初三化学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优思教辅 同步练习溶液的浓度(3)题型 2: 配制溶液1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3.0gC用 1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配制 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 50g6的氯化钠溶液,图 2 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 NaCl B.称取 3gNaCl C.量取 47mL 水 D.溶解4.100 克 2%NaOH 溶液

2、配制等操作正确的是( )A用 50mL 量筒量取 98mL 水B将 N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2.0gNaOHC将 pH 试纸伸入 2%NaOH 溶液中测得 pH=13.7D10ml2%的 NaOH 溶液加入 10mL 水稀释得到 1%NaOH 溶液5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 1 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6、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步骤配制好 80g 6%的氯化钠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则对试剂瓶中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不变 B. 溶剂的质量不变C. 溶液的质量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

3、列操作错误的是( )8、小红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1)B 仪器的名称是 ,上面的仪器中除 B、E 外,她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填字母编号) 。(2)E 的作用是 ,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 、装瓶。9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 ;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 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3点): ; ; 。10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 ,需要 5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2)若用 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

4、 25%的氢氧化钠溶液 g;蒸馏水 g;配制时应选用 mL(选填“10” 、 “20” 、 “50” 、 “100” )的量筒量取蒸馏水。(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B. 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C. 将配制好的 NaOH 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要”或“不要” )用到玻璃棒。11某同学用天平称取 NaCl 固体 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 76ml(水的密度为 1g/cm3)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

5、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 “不变” 、 “偏小” ) 。12.已知 98浓 H2SO4密度为 1.84g/cm3,62浓 HNO3密度为 1.14g/cm3;若要配制浓 H2SO4与浓 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 (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 (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1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A B C D E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

6、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14.若要配制 245g 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15下图是小明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 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量筒。(2) 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3) 图、

7、图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或“偏小” ) ;量取水最好选择_的量筒(填序号10mL50mL100mL) 。 (水的密度为 1g/cm3)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 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图 10 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中的错误是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4)操作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图 10 粗盐粗盐实验二:用

8、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 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17、下图是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A B C D E(1)B 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 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 10 mL、100 mL 中选择) ;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3)E 操作的作用是 。18、下图是实验室

9、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欲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64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 6.5g 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19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 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2)第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第步操作的目的是 。(4)第步操作 a 的名称是 ,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

10、端要轻轻地斜靠在的一边。(5)在第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6)在第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20.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 。(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 ,所得混合物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四种情况,请补充完整(酚酞省略不写):NaCl; ; ;_ _。若该混合物中溶液无色,选用一种试剂即可确定溶质成分是哪种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优思教辅 同步练习溶液的浓度(3)答案解析题型 2: 配

11、制溶液1. A、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故对;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所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故对;C、由此水的质量为 50g-3g=47g,即 47mL,故错;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故对答案:C2.A3. A、取氯化钠时应该用药匙,故本实验操作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左物右码,故本实验操作正确;C、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所需要的液体体积,故本实验操作错误;D、溶解溶质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故本实验操作正确故选 C4.B 量取 98.0mL 水要用 100mL 的量

12、筒;因 NaOH 易潮解,具有腐蚀性,用托盘天平称取时,要放在小烧杯中,以免腐蚀托盘,损坏天平;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溶液中;设 2%的 NaOH 溶液的密度为 x,需要加水的 体积为y,10mLx2%=“(10mLx+ymL1.0g/mL)“ 1%,y=2x-yg。5.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切忌不可将水向浓硫酸中倒。因为在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水沸腾,而水的密度又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必须酸入水,否则水在上面极容易造成水沸腾而溅出伤人,故 C 项错误。点评:本题包含液体的取用、稀释浓硫酸、量筒的读数、及转移溶液等基本操作。6. DA、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质量减少,故 A 错误;B、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