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929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无谐振峰隔振缓冲系统简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无无谐谐振振峰峰隔隔振振缓缓冲冲系系统统简简介介引言引言根据电子装备抗恶劣环境设计的要求。电子装备必须在全寿命期内经受振动,冲击(含三维强冲击) ,碰撞,核爆,风激励等力学环境的考验。除了对电子设备中组件、插箱进行应力筛选、对整机进行结构加固以提高其抗力学环境能力外,采用隔振缓冲系统来缓和或避免力学环境对电子设备的有害影响,可以达到降低电子设备加固成本、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目的。6 61 1隔振系统设计对隔振器的基本要求。隔振系统设计对隔振器的基本要求。a)a) 隔振系统采用的隔振器,应具有变刚度变阻尼特性,并应同时具有隔振缓冲两种功能。通过隔振器传递给电子设备的振动、冲击量值,必须小

2、于设备的允许值。b)b) 由于设备的质心不可能与隔振器支承平面的几何形心完全重合(图 6.7) ,造成图 6.7 中,1m, ,不相等。为了避免耦合振动造成的有害影响,隔振器应具有在相同外形和安装尺寸前2m3m4m提下,形成具有固有频率相近,承载量不同的模块化系列产品,从而将隔振系统的刚度中心逼近设备质心(甚至相重合) 。加载后,各支承点隔振器的实际固有频率与理论固有频率的相对偏nsfnlf差应小于 10(详见 6.4.2) 。fBc c)隔振器应具有变阻尼特性,在共振区内有大阻尼以抑制共振峰值,在隔振区内阻尼迅速减小,以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和无谐振传递率特性()图 6.2。1vd)d) 为了避

3、免前一个碰撞脉冲引起隔振缓冲系统的残余响应,与后一个碰撞脉冲同相位叠加造成的有害影响,隔振器应具有足够阻尼力以耗散冲击能量,保证在后一个碰撞脉冲到来之前设备的残余响应为零。并满足平均碰撞传递,冲击传递率要求。8 . 0ba8 . 0she)e) 隔振器应具有低蠕变、设备安装基面调水平的功能,以及弹性元件失效后设备仍处于安全支承状态的保护装置。f)f) 隔振器自身的抗振动、冲击性能,抗腐蚀,耐高低温及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应优于被保护电子设备。6 62 2无谐振峰隔振器无谐振峰隔振器无谐振峰隔振器是一种弹性特性和阻尼特性主要由金属构件确定的金属隔振器,其特点如下:1对环境条件反应不敏感,可在油污,

4、高、低温恶劣环境下工作,不易老化,性能稳定。2它的动刚度和静刚度基本上相同。金属弹簧适用于静态位移要求较大的减振器,当工作应力6-1低于屈服应力时,弹簧不会产生蠕变。但是,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即使是瞬时,也会使弹簧产生永久变形。因此,应有卸荷和限位装置,以确保动态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3金属弹簧阻尼比过小()容易传递高频振动,或者由于自振(如在 150400Hz005. 0之间)而传递中频振动。在经过共振区时,设备会产生过大的振幅,有时需要另加阻尼器。4金属弹簧的设计计算比橡胶弹簧容易,其弹簧刚度可根据要求确定,不仅设计资料比较成熟,且其刚度可以制造得相当准确。金属弹簧种类很多,如圆柱形弹簧、圆

5、锥形弹簧、盘形弹簧等,其中圆柱形弹簧应用最广。目前在军用电子设备的隔振系统中,应用较广的有两类,其一是具有垂向承载能力的底部隔振器,如无谐振峰隔缓冲器(GWF) 、金属网阻尼隔振器(JWZ) ,不锈钢丝绳隔振器(GS)等;其二是非承载的背部隔振器,如 GBJ、GDJ 型隔振器等。GWF 型无谐振峰隔振器工作原理由设备质量、隔振器刚度、干摩擦阻尼力组成的无谐振峰峰隔振器,其力学模型如图mkF6.1 所示。当基础激励为 , (6.1)tAxtAxcos,cos2 0000&设备响应为 (6.2)tAxtAxcos ,cos2&当时,阻尼力将与基础锁住,有。当干扰频率2 0FmxmA& &Fm1,0

6、VAA时,如果干摩擦阻尼力无法克服惯性力(,隔振器启2nFdF22),dondFmAFF即动并开始隔振,从而实现了隔振传递率的无谐振峰传递率特性(图 6.2)1v无谐振峰隔振缓冲器(以下简称无峰隔振器)是金属干摩擦隔振器(SJ260885)GM 型的改进型产品,是由季馨教授研制开发的新产品。该隔振器是根据隔振、缓冲技术所要求的变刚度、变阻尼特性设计的新型抗强冲击型隔振器,它是采用刚度拟合技术和干磨擦阻尼技术实现低固有频图图 6.16.1 无峰隔振系统力学模型无峰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图图 6.26.2 无谐振峰传递率曲线无谐振峰传递率曲线率,无共振放大,并可兼顾缓冲和抗强冲击的典型实例之一。在结构上

7、,它采用几组具有独立弹性一阻尼特性组件,从而可以灵活地组装成具有不同承载量、不同动态特性的隔振器或阻尼器。由于6-2阻尼可以调节,可以很方便地控制振动传递率。典型的无谐振峰隔振器如图 6.3 所示。它的弹性特性由隔振簧组件A和阻尼缓冲簧组件B确定。螺旋簧A5的刚度kL确定了隔振器的三向刚度。当实际载荷与公称载荷不一致时,螺母A4的位置已确定,卡住帽盖A2调节六角圈A1带动调节螺杆A3转动,带动帽盖A2上下运动,使隔振器加载后的工作高度 H 保持规定值,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安装平面保持水平。旋转上盖3使上锥环B1锥面压紧(或松开)开口内锥环B2 、可增大或减小簧片组B3与帽盖A2间的正压力,从而对阻

8、尼特性进行调节。簧片组B3是沿帽盖凸缘对称布置的不同曲率、不同根数的簧片组。组件 B 与底板4和上盖3之间的摩擦力,确定了水平方向的阻尼特性。组件B中的两种簧片的曲率和工作位置如图 4 所示,a 为隔振阻尼簧(直簧片) ,主要功能是通过它与帽盖间的过盈所产生的摩擦力在 AA 区间获得无谐振峰隔振传递率(图 6.2) 。1v在图 6.4 中,b 为阻尼缓冲簧(变曲率簧片) ,在 AA区间,它不与帽盖A2接触,工作区间为AB、AB段,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和耗散冲击能量。两种簧片 BC、BC段的主要功能是限制最大的极限变形,保证螺旋簧A5不并圈,可避免冲击载荷对它的有害影响(不发生蠕变) 。在相同外形和

9、安装尺寸条件下,使螺旋簧内径相同,改变螺旋簧圈数或钢丝直径 d 即可获得具有不同承载能力的系列隔振器。此时,对不同承载能力的隔振器配装不同数量的 a 组,b 组弹簧片,图图 6.36.3 GWFGWF 型隔振器结构示意图型隔振器结构示意图图图 6.46.4 阻尼缓冲簧工作原理阻尼缓冲簧工作原理a)b)即可获得不同的阻尼和缓冲特性。此外,需进行三维强冲击的无谐振峰隔振器还可适当增加 b 组缓冲簧片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由于无谐振峰隔振器动态特性设计遵循了隔振缓冲隔离系统期望动态特性的设计要求,因此,具有较好的隔振缓冲效果。6-3此外,无峰隔振器(GWF 型)采用了不锈钢构件;对螺旋簧

10、进行了消除蠕变的预处理(蠕变量小于 0.2mm) ,在承载量,阻尼力调节到实际需要量后,将螺纹部分使用防松胶封闭;对舱室外设备隔振器采用了全密封伸缩套等措施后,极大地提高了隔振器的抗恶劣环境能力。其低固有频率、宽承载范围的系列产品,以及灵活的模块化组合,给用户选用带来极大方便。6 63 3背架隔振系统和背架隔振器背架隔振系统和背架隔振器安装在舰舱室内的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在设备底部安装四只相同特性的隔振器,后背上部安装两只背架隔振器的背架式安装隔振系统,以减小设备的摇晃见图 6.5。用于显控台、机柜的背架式隔振系统,为了使垂向解耦,背架隔振器的垂向刚度应为零;为了降低水平方向耦联振动,其自由状态

11、时的水平刚度应在水平面内关於原点对称。由振动分析可知,隔振缓冲系统期望的动态特性(即刚度和阻尼特性)主要要求是:(1)振动时应具有线性低刚度特性,从而使隔振系统具有低固有频率和较高的动态稳定性;在共振区具有大阻尼比,而在隔振区具有小阻尼比的变阻尼比特性,以实现隔振传递率的1v无谐振峰特性。(2)在冲击时,应能吸收和耗散冲击能量,即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3)背架隔振器的水平刚度特性应关于静平衡位置的原点对称。为此,承载隔振器通常不宜作为背架隔振器。根据上述分析及要求,无谐振峰背架式隔振系统由底部 GWF 型无谐峰隔振器和背部 GBJ 背架隔振器组成(如图 6.5 所示) 。GWF 型无谐峰隔振

12、器是 GM 型金属干摩擦隔振器改进型,为具有三轴向无共振峰() 、能1v兼顾隔振、缓冲功能(冲击传递率)的金属隔振器。当实际承载量与公称载荷不一致时,8 . 0sn其支承高度及相应的阻尼力均可调整。多年的应用表明,它是一种较好的底部隔振器1 。GBJ 型背架隔振器是水平刚度和阻尼连续可调、专门与 GWF 型匹配使用的专用背架隔振器。图图 6.56.5 无谐振峰背架隔振系统无谐振峰背架隔振系统GBJ 背架隔振器的垂向刚度近似为零,并且其水平刚度应与底部隔振器的水平刚度相匹配。当两台电子设备的重量相等时,它们可选用相同的底部隔振器,当它们的重心高度不同或背架隔振器的安装位置不同时,则可选用不同刚度

13、特性的背架隔振器与之相匹配。选用时,在先确定底部隔振器型号如 GWF30 型,则背部隔振器为 GBJ30 型。当有偏心时,按底部(承载)最重的 GWF 型选型如表 6.2 所示系统应选 GBJ100 型。6-46 64 4隔振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说明隔振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说明641 关于蠕变影响问题蠕变是指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永久性形变,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隔振器,受设备自重及外激励作用,蠕变量往往超过 2mm,有时会甚至达到 56mm,较大的蠕变量使原先留给隔振系统的自由动变形空间变小,且关于静平衡位置不对称,此时可能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1如果预留的导线,软波导等自由变形长度不够长,冲击时

14、引起扯断、开裂;2设备下沉后,设备与缓冲垫之间的自由变形空间变小,冲击时易引起刚性碰撞;3振动时,易引发自激振荡等不稳定现象;4当各隔振器的蠕变量不等时,设备会发生倾斜;5设备下沉后,背架隔振器自由变形空间不够,会引起背架隔振器的局部刚性碰撞和自激振荡现象。因此,选用蠕变量较大的橡胶隔振器时,应在设备底部与隔振器上部之间加一个垫圈,预留足够的设备自由变形空间;预先留足导线及软波导可自由变形的长度;预先降低背架隔振器的安装位置,予留下沉量等措施。同时还应选择蠕变量相等或相近的底部隔振器,使其下沉量相近,以保持设备垂向直立状态。这些措施均可降低隔振系统对蠕变量的敏感度。无谐振峰隔振器已对主承载弹簧

15、采取了消除蠕变量的预处理措施,使蠕变量mm。同时,用0.2片弹簧的 BC 段来确保主承载弹簧受冲击时不并圈,从而避免了强冲击时过应力引起的永久变形。以上措施可避免诸如钢丝绳隔振器、橡胶隔振器等受强冲击后发生较大蠕变的缺点。642 关于隔振器选型和固有频率相对偏差时问题要求电子设备的质心与支承隔振器的刚度中心完全重合是很难实现的。也就是说,在工程中,出现偏心现象是必然的。在图 6.7 中,当质心 C 偏离几何形心 O 有和时,这将会造成设备的xeye动态稳定性下降,隔振效果变坏。当各隔振器相对固有频率偏差满足下列条件:fB(6.3)%10%100nLnsnL ffffB式中,隔振器实际固有频率n

16、sf隔振器理论固有频率。nLf就可以将隔振器的实际支承刚度中心自几何形心 O 向质心 c 逼近,从而达到解耦设计的目的。当较大时,则应选用不同刚度的隔振器与之相匹配,但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还必需相同。yxee ,6-5例:假设某机柜总质量=250Kg,在无偏心条件时(O 与 C 重合) ,每个隔振器承受 62.5Kg,0m可选用相同型号的隔振器。当设备需进行三维强冲击试验(即模拟舰艇纵摇 30,横摇 30,使设备重量偏向某一个隔振器)时,应选用 GWF80HQ 型,否则可选用 GWF80H 型。用户在订货时应说明设备是否进行三维强冲击。当质心 C 偏心较大时,各点实际支承质量相差也较大,按表 6.2 选用不同型号的隔振器组成低耦合隔振系统,此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