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771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点完全解读+练习+答案 31、电离平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 58 个考点精讲 第 1 页 共 7 页能否 电离是否 完全31、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1复习重点复习重点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 2难点聚焦难点聚焦 (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相互关系否非电解质化合物 是强电解质能 否弱电解质 热或水的作用电解质 自由移动离子电离 思考:一种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原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 分析:不一定!关键要分清发生电离散是否要原物质本身。有可能溶于水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如(1)Cl2 氯水 溶于水 即不是电解质 HCl.HclO 又不是非电解质 发生电离(2)CO2 碳酸溶液 溶于水 非电解质 H2C

2、O3电离(3)Na2O NO2OH 溶液 溶于水 虽不是本身电离子 NaOH 电离 但可在熔融态电离,故它属强电解质 2比较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电离平衡不、不可逆有、可能过程表示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 存在电解质分子即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少部分) , 又有电解质分子(大部分) 。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CaCl2=Ca2+2ClNH3H2O NH4+OH H2S H+HS,HS H+S2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2SO4、HCl、HclO4等;强碱:Ba(OH)2、Ca(OH)2等。高中化学 5

3、8 个考点精讲 第 2 页 共 7 页注意:多元强酸电离一步完成且完全 如 HnA=Nh+An 而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二步电离比第一步电离困难,第三步电离比第二步电离更困难,但 每步电离都存在相应的电离平衡,因此应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例如磷酸的电离方程式应写三步:H3PO4 H+H2PO4, H2PO4 H+HPO42 HPO42 H+PO43,不能合并成 H3PO4 3H+PO43。 由于磷酸溶液中的H+主要由 第一步电离决定,因此磷酸的电离方程式有时也可只写第一步。 对 HnA 弱酸而言,电离方程式可只考虑:HnA H+Hn+A 想一想:为什么多元的酸电离下一步比上一步困难,电

4、离程度小得多,甚至可忽略?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概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湿度、浓度) ,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 率相等的状态。 (2)特点 动动态平衡:V(闻子化)=V(分子化)0。在电离方程式中用“ ”表示。 定平衡时各组成成分一定,即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与化学平衡一样,外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引起移动. 以 0.1mol/1 CH3COOH 溶液为例: (三) 电解质溶 液导电能 力的强弱 与电解质 强弱影响 溶液导电 能力的因 素: 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主要决定因

5、素)湿度一定,离子浓度越在,导电能力越强。 湿度:湿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与金属导电相反) 离子电荷数: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由此可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如 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可比极稀 HCl 溶液强。 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导电能 力极差。 思考:若在某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出现沉淀,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减弱吗?(湿度不变) 分析:不一定。关键要看溶液中离子浓度有无显著变化。如: (1)若在 H2SO4溶液中加 Ba(OH)2,因生成 BaSO4沉淀和极难电离的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导电能 力降低。 (2)若在 H2SO4溶液中加

6、 BaCl2,虽有沉淀 BaSO4生成,但同时生成了 HCl,相当于 1molSO42被 2molCl代替,故导电能力有所增强。(3)若在 HCl 溶液中加 AgNO3,则导电能力几乎不变。(四)水的电离平衡项目变化 项目加水升温加入固体 NaOH加入无水 CH3COONa通入气体 HCl加入等浓 度的 CH3COOH平衡移动右移右移右移左移左移不移动H+的物质的量(mol)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增大H+浓度(mol) 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不变PH 值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导电能力减弱增强增强增强增强不变高中化学 58 个考点精讲 第 3 页 共 7 页1 实验证明,纯水微弱的导电性,是极弱的

7、电解质:2 251LH2O 的物质的量 n(H2O)=55.6(mol)共有 107mol 发生电离181000H2O H+OH起始(mol) 55.6 0 0电离(mol) 107 107 107平衡(mol)55.6107 107 10725H+OH= 107=1014=Kw 的离子积常数。 2影响 Kw 的因素 Kw 与溶液中H+、OH无关,与湿度有关。 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当湿度升高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 也增大。 例如 100,1LH2O 有 106mol 电离,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106106=1012.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 (1)湿度,升湿度促进水的电离,降温

8、则相反 (2)向纯水中引入 H+或 OH,会抑制水的电离 (3)向纯水中引入弱酸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将促进水的电离,此乃为盐类水解的实质。 3 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的定量计算。 (列表比较如下:)H+水与OH水 关系x 的计算式室温 x 值对水电离影响纯水x=Kwx=1107mol/L对水电离影响酸溶液 x=HKw碱溶液 x=OHKwx1107mol/L抑制x=H+x=OHx1107mol/L促进正 盐 溶 液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强碱强酸盐H+水=OH水x=Kwx=1107mol/L无注H+水、OH水指水电离出的 H+、OH浓度H+水、OH指指溶液中的 H+、OH浓度 由上表可得重要

9、规律: (1)在任意湿度、任意物质的水溶液中(含纯水)的水本身电离出的H+水OH水 (2)酸和碱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只要碱的 pH 值相等(不论强弱、不论几元)对水的抑制程度相等,碱也同理。 若酸溶液的 pH 值与碱溶液的 pOH 值相等,则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相等。 如 pH=3 的盐酸溶液与 pH=11 的氨水溶液在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水=OH水=1011mol/L3141010(3)在凡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的电离均受到促进,且当强酸弱的碱盐的 pH 和强碱弱酸盐的 pOH 值相 等时(同一湿度) ,则促进程度相等。 (4)较浓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大小: 酸溶液中OH等于水电离的H

10、+ 碱溶液中H+等于水电离的H+高中化学 58 个考点精讲 第 4 页 共 7 页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的H+等于水电离出H+ 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OH等于水电离出的H+ 如 pH=4 的 NH4Cl 溶液与 pH=10 的 NaAc 溶液中, (室温)由水电离出的H+水=OH水=104mol/L101410103例题精讲例题精讲例例 1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之比(依次)为( )pH=0 的盐酸 0.1mol/L 的盐酸 0.01mol/L 的 NaOH 溶液 pH=11 的 NaOH 溶液 (A)1 :10 :100 :1000 (B)0 :1 :12 :11 (C)14 :13 :12

11、:11 (D) 14 :13 :2 :3 解析H+=1mol/L H+水=OH=11014mol/LH+=1mol/L H+水=11013mol/L1 . 0 10114OH=1102mol/L H+水=11012mol/L214101101OH=1103mol/L H+水=11011mol/L314101101例例 2某湿度下,纯水中的H+=2107mol/L,则此时OH=_,若湿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H+=5106mol/L,则OH=_,由水电离出H+为,该纯水的 PH 值_(填、= 解析 纯水中 H2O H+OHmol/L 2107 2107 加酸后,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OH减小,可由

12、 Kw、H+求出OH,此湿度下 Kw 值为 2107 2107= 4114OH=8109mol/L614105104由水电离的H+=OH=81011mol/L 该湿度下 Ph= lg107= 7lg27.例例 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 11012mol/L,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SO42、NO3 BNa+、K+、S2、CO32 CFe2+、Mg2+、Cl、SO42 DNH4+、Cl、K+、SO32 解析 常温、由水电离出的H+=1011mol/L1107mol/L 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此溶液可能是 pH=1 酸溶液,也可能为 pH=13 的碱溶液

13、,选项 B、D 中的 S2、CO32、SO32不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C 中的 Fe2+、Mg2+、D 中的 NH42+、D 中的 NH4+与 OH均不能大量存共存,故本题答案 A。例例 4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 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高中化学 58 个考点精讲 第 5 页 共 7 页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图 1 图 2 该根据离子反应的特点分析:A 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_或_(至少写出两种) ,并写 出相应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 解析:从图 2 可分析知,随着 A 的加入溶液导电能力迅速降低,说明 A 必定能与 Ba(OH)2发生反应,使溶 液中离子浓度变得极小,故不仅与 Ba2+反应转化为沉淀,还要与 OH反应生成水或其它弱电解质,当反应完全 后,过量 A 的加入,导电能力又显著上升,说明 A 应为强电解质,故 A 可能是 H2SO4或 CuSO4或 MgSO4或 (NH4)2SO4等。 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BaSO4+2H2OMg2+SO42+Ba2+2OH=BaSO4+Mg(OH)2 想一想:A 可否为 Na2SO4或 H2CO3溶液?为什么? 4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在含有酚酞的 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