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745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高一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专题 2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复习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 1、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1) 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故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为止。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等于 、各组分浓浓 度度 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例1: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2(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A压 强不 再 随时间 而 改变 时 B气 体的 总 质量不 再

2、改变 时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 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1 mol I2,同时有2 mol HI生成时 例2: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 B应通入适量的空气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例3: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 生成氢气的总 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化学 反应 速率意义:衡量 物理量表示方法:v= 【单位: 】简单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 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变化浓度之比影响 因素内

3、因: 外因浓度: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温度:升高温度,可以 ;降低温度,可以 催化剂:使用 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因素: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2 2、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放热反应 判断反应放热或吸热的方法:a.a.当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 的能量 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 的能 量时

4、,反应放热,反之则反应吸热; b.b.当 的总能量大于 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则反应吸热。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例 1:拆开 1mol HH 键,1mol NH 键,1mol NN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 436kJ,391kJ,946kJ,求:1molN2气生成 NH3需 热量 ,1molH2气生 成 NH3需 热量_ 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途径:变化原因:化学键的改变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 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能量转化形式热能电能放热反应:能转化为能吸热反应:能转化为能火电: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化学电源:原电池原电池实际应用:生产、生活、其它(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5、)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H2S04与 l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总能量比生成物水的总能量高DCO 燃烧是吸热反应 2 2、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构成原电池的三个

6、主要条件 2、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类型 3、 常见原电池的电极反应:1、原电池形成条件铜锌原电池(电解质:稀硫酸)负极( ),电极反应: (反应);现象: 正极( ),电极反应: (反应);现象: 总反应式: 。 (溶液 PH 值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类型电子流方向溶液中离子流动方向两极现象负极活动性 反应电子 流向该极正极(不填)用作电源3、原电池的应用 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加快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电解池的阴阳极判断、电极反应类型2、电解 CuCl2、饱和 NaCl 溶液、熔融 NaCl、H2O 的电极反应 例1:锂电池是一代新型

7、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 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 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 Li-2e-电解质溶液两电极以导线连接或 ,形成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Li2+ 例2:由铜、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 pH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例 3: 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将铜片接在电池

8、的正极上,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Ag+e-=Ag,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需用 CuSO4溶液,需用 AgNO3溶液作电解液( )A B C D 例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人稀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 a为负极, c、d相连时,电流由 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d相 连时,b上有大量 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d B_acdb Ccabd D. bdca 例 5:. 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 式是: Cu+2H

9、+=Cu2+H2,则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D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专题二巩固题)(专题二巩固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为缓解能源危机:可 以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做能源;可用酒精做能源;砍伐树木做能 源; 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 B. 和 C. 和 D. 2.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

10、A. C + CO2 2COB. C + O2CO2 C. C + H2O CO + H2 D. C + CuOCO2 + Cu 3.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 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 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1、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5.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 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 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反应 X + Y M 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CO2与 CaO 化合是放热反应,则 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D. 1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7.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A. B. C. D. 8.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 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LiMnO2 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 是负极,电极反应为 Lie-Li+ B. Li 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Lie-Li- C.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 MnO2e-MnO2- D. 锂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电池9.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