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727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习题第一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

2、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5、我国改革开放时,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认识 到(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两次重大突破有( ) A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3、 C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 D.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要自身的缺陷和不 足 C.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运行法制化 E.保障制度社会化 4、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正确的是

4、( ) A.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 B.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 C.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它的内在要求 D.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共同点 5、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 D.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到支配作用。 三、判断题 1、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是“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统一。 2、

5、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3、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 分。 四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978 年到 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增长到 24.95 万 亿元,年均实际增长 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 3 倍多,我国经济总 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 13 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 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取得突破性进展,生

6、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 30 年是我 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 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43 元增加到 13786 元,实际增长 6.5 倍;农民人 均纯收入由 134 元增加到 4140 元,实际增长 6.3 倍;农村贫困人口从 2.5 亿减 少到 1400 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 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 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02 年我国财产的分布情况:

7、 人均财产最多的 20%的人口拥有 59.3%的 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 20%的人口则仅有 2.80%的财产,两者的比例为 21.181。如果以拥有财产多的 10%的人口同拥有财产最少的 10%的人口相比, 那么,两者拥有的财产比例为 60.891。 摘自景天魁: 收入差距与利 益协调 (1) 谈谈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与变 化。 (2) 如何正确认识其中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 (3) 怎样做才能缓 解或消除这些负面的变化? 参考答案: (1) 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变化有: 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社会财富,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

8、活水平, 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提高。负面的变化有: 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出现了差距过大的情况。 (2) 对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差距过大 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应历史地、辩证地加以认识。首先,改革所带来的成 绩是主要的、巨大的,不足与成绩相比是次要的,是细小的,且在一定意义上 讲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贫富差距扩大既有打破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合理成分, 也有“市场失灵”、权钱交易所带来的不合理的成分;既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 积极性、创造性的正面效用,也有不利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最 后,政府应加大对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

9、度,将贫富差距控制 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之内。 (3) 通过建立财产税、遗产税、继承税等对富人的财产进行调节; 建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最低工资制度; 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腐 败的打击力度。 第二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 )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 A.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决定于( ) A.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B.所有制结构 C.分配制度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 A.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B.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C.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 D.兼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使命 6、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定什么样的基本 经

11、济制度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 ) A.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B.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C.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D.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7、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 ) A.非公有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 8、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

12、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在于( ) 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3、下面有关所有制实现形式说法正确的有( ) A是所有制关系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B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能容纳的

13、生产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D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4、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5、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 )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程中 D.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改变为公有制经济 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

14、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 济( )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同发展 D.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E.与公有制经济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根基 7、在我国现阶段是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其存在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它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B.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C.它是社会主义

15、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它代表了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方向 三、判断题 1 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此观点是错误的。 2 2、坚持公有制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体地位。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材料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国 营工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 675%,公私合营工业占 325%,私人资本 主义工业完全消

16、灭;在批发商业中,国营和公私合营占 972%,私营只占 28%; 在零售商业中,国营商业占 683%,公私合营和合作社商业占 275%,私营 商业占 42%;在手工业方面,1956 年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从业人员占全国个 体手工业从业人员的 977%,合作社手工业产值占手工业总产值的 929%。1958 年 4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 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决定对个体工商业者采取更 加严厉的限制和改造措施。经过上述变化,中国经济基本上由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成。1978 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占 808%, 集体所有制工业占 192%,个体为零。通过 1978 年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