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8966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 第2节 正常于一场心理的区分标准于原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压力,提供每一公民健全生活环境的各项措施,如足够的娱乐设施;住宅的改造;嗜酒、 烟瘾及药物依赖的控制;性病的防止;建立社区组织方案,健全医疗保健机构,构成社区 心理卫生网络等等。以上三方面途径构成了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机整体,只有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获 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是大众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并努力实行;其次,有关计划应通过 各种卫生保健设施和心理卫生组织机构来付之实施,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有关服务机构 广为宣传和强化;第三,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尤其要对社会面的预防工作负责,在政府的 支持和民众的配合下,实行综合治理。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 第一

2、单元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异常有种种理解,这些理解不能说是不对的,但也不能说是 完善的,粗略地归纳有以下几种: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例如智商在 70 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另外,有人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由于不同 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标准不同,在某一文化下是异常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下却属于正常的 行为,这一观点被称之为“文化相对论”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精神病性症状“幻觉”被认 为是与神交流信息的方式。以前曾经对同性恋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被认为是异常心理,现 如今,学术界却对这种现象越来越宽容

3、。还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带来威胁的破坏性 行为,无论是对于身体的、政治的、经济的破坏,触犯了社会准则,如果有明确的动机, 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动机不明确,就被认为是异常。更有人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例如幻觉、错觉、 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最后有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根据个体的 言语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或非言语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推断个 体有着和以前不一样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即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第二单元

4、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较之于如皮温、血压等躯体生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正常 与异常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往往难于找到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并且,由于心理异常表现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主观经验、当时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对于心理正常与异常,人们很难找出一个统一公认的判别标准。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判别标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Jb 理咨询师1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 或行为,便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 心理疾患。其心理表现则被视

5、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 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心理障碍病人的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有些目前未能 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可能在将来会发现更精细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认为这种 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心理正常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医学标准使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 畴,对心理障碍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也比较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 和心理生理测定,许多医学的概念现在仍为心理障碍学所采用。2统计学标准 : 、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常态分布,其中的大多 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因此决定一个人的

6、心理正 常 或异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 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所谓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 划定的,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这与许多心理测验方法的判定是相同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 因此,受到很多人欢迎。但这种标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 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很少被人认为是病态。再者,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 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所以,统计学标准也不是普遍 适用的。 3内省经验标准 。这里的内省经验指两个方

7、面,其一是指病人的主观体验,即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 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或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需要寻求 他人支持和帮助。其二是从观察者而言,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 常还是异常的判断。当然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 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但由于接受过专业训练以及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观察者们 也形成了大致相近的评判标准,故对大多数心理障碍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而对少数病人 仍可能有分歧,甚至截然相反。 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着生理心理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 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

8、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或两者兼而有之 的原因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 产生不适应现象,则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行为的社会常模比较 而言的。 第三单元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郭念锋(1986)认为具体标准一时难于确定,但基本原则是可以说清楚的。为此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77 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定义出发,明确提出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 ,理解心

9、理 正常与异常应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去考虑: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 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 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 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 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苎 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或同 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在精神科

10、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 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称为自我 认知统一性原则韵丧失。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b 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 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 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 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 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

11、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 态。 、 第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 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 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 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心理 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 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 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

12、改变的原因时, 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第四单元 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从静态的角度着,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 模,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所以,又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同理,在这两者相互作用过 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也可随时发生。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 种属性的辩证统一体,所以,人在生存环境中,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 生“共鸣” ,这一特性,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

13、作为比拟。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人的精神属性(如认知倾向、情绪特征、经验、动机、行为习惯以及自幼形成的各种 人格特征),与人的生物属性(如遗传素质、脑细胞的工作强度、细胞构筑特征、高级神经 活动的类型、维持生命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物质代谢过程和生物免疫系统等等)和社会属性 (对群体和社会的依附性、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传统、物质生产水平、道德伦理 观念、教育方式、家庭模式、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中的种种因素)三者是密切关联的, 为此,心理活动相对平衡状态的维持,除了取决于精神属性这内在因素的协调之外,还受 到外部生物和社会因素的直接影响。这内外两种因素随时都会经由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

14、 打破心理的平衡状态。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这时, 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 题和紊乱,这时我们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了。关于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和被破坏的内在机制,历来有不同的表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幼年情绪发展中遭受挫折,并由此形成的情结是后来一生各 个发展阶段上出现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二、 “潜意识”和“意识”或“本我”和“超我” 之间的冲突,在“自我”中的表现,或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障碍的症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经由学习过程酿成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 倾向

15、、不良反应方式,是破坏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现代行为主义不但重视环境对人的影 响,也重视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反作用,提出 W-S-Ow-R-W 的公式,该公式中 W 是指 环境,S 是指环境中的某类刺激,Ow 是具有个体内在经验的主体,R 是指对环境中某类刺 激的反应,公式中最后一个 W,是指受到主体反应影响的发生了某种改变的环境。从这种 意义上来看,人的心理健康的破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潜能” ,对于“潜能” ,他们不像行为主义用实 验证明内驱力那样去证明它的存在,而是设定潜能的存在,并规定“潜能”无论在生理方 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完善发展的

16、趋势(马斯洛,1943),为此,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破 坏,就是“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临界处,尚存在着模糊状态的意识 层面,这种“模糊意识”对人的认知有巨大影响,一些错误的认知模式,就是受其影响而 形成的,以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 情绪,如抑郁情绪。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学者,探索这一问题,如有学者曾提出动机冲突理论(包括双趋 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用于解释心理健康及其被破坏的现象。历史上各学派对于心理健康的破坏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执真理的一面,均有一定 的临床价值。但是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更多地采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 法。概括地说,更多地采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理念去说明心理健 康被破坏的原因。我们将这种理念具体化,以图示意,作直观的说明(见图 41)。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