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8867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外国新闻传播史复习重点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一)本能的需要:领土意识、求偶意识(二)生存、生产的需要(三)文化生活的需要群体的认知与认同:“消息灵通人士”能获得“比其他人知道的多”的心理满足民族历史的传唱与认同原始的宗教冲动:人世 巫师 神灵之间的信息传播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新闻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机制服从于某一社会所特有的传统、规矩、礼仪和戒律第二节 传播历史的五次革命(口语传播时代、手书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一、口头

2、传播时代人类的起源;语言的形成;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口头传播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并非人类独有的行为;一般生物中都存在复杂的信息传 播活动;早期人类传播依赖身体和简单的口语;缺陷:不能进行概念化思考。语言产生的意义: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也是猿与人的分界 线;因为有了语言,人类个体的经验才能得以交流,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知识才能承,成 为后代的精神财富;语言还从行为到心理对人类进行全面“武装” ,使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加速进化的“核能” 。口头传播的形式:古希腊的行吟诗人;波斯帝国的口语传播;印度的宗教传播;其他形式 如谣谚、戏剧、部落集会

3、等。口语传播的局限性:生理局限;口耳相传中的信息误读。口语传播的补充形式:结绳记事;击鼓传讯;实物表意;烽火警报;图画传播二、 手书传播时代(公元前 3500 年)文字的起源: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文字的演化:图画象形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书写材料的演进:早期的书写材料;两河流域的黏土和小棒;尼罗河流域的纸草;古代中 国的龟甲兽骨和青铜器竹简造纸术的发明和意义:蔡伦与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8 世纪阿拉伯世界;14 世纪欧洲)文字发明的历史意义:文字出现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文字使思想和传统更加丰富和准 确;文字使跨时代跨地区的交流成为可能;文字促进了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文字出

4、 现标志着手书传播时代的到来。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古罗马帝国的手书新闻传播每日纪闻 (Acta Diurna),公元前 59 年到公元 222 年间定期 张贴在古罗马广场上的手工抄写的“每日公报”恺撒大帝的报捷信:Veni,Vidi,Vici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手抄新闻、手抄小报三、印刷传播时代(1456 年)印刷术发明的意义: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 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人类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牢笼,开始了文 艺复兴,进而又导致了工业革命。四、 电子传播(公元 1844 年)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无线电广播(KDKA 电台)广播公司的

5、成立与发展电子扫描技术:1936 年 BBC 创立第一座电视台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码电视广播电视事业体制五、互动传播(公元 1946 年)对人类五次传播革命的总结: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的凝固剂;书写传播 使人类可以将时间和自己的经历、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播;印 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知识的扩散,人类由人际传 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讯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进入跨国 际传播;网络传播 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 机遇,开

6、拓了新的空间;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 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 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一、近代报业出现的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 ;社会对信息的需求 ;邮政事业的产生。二、定期刊物的出现德国Relation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 (16091902)1615 年摩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 ,每周出版,每期有数条新闻,被认为是世界新 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摩尔被尊称为德国报业之父三、日报的诞生1650 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 ,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张报纸,第一

7、份日报。1663 年莱比锡新闻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家日报其他国家相继出现日报第二节 新闻自由传统的确立一、出版自由提出的历史背景英王朝的出版管制1、出版管制:1528 年,国王亨利八世颁布命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不允许外国出版商 在英国设新厂,外国出版商的学徒人数不得超过二人。1538 年,正式成立皇家特许制度, 规定所有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2、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1557 年,玛丽女王为管制异端邪说而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Stationers Company) 。公司的特许条例规定:在王国以内,除公司会员和女王特许者外, 印刷一律禁止。通过特许出版公司,女王有效地管制诽谤、恶意及异

8、教言论的出版,而出 版商藉此取得独占及管理非法出版的特权。3、成立皇家出版法庭星法院,又称 court of the Star Chamber。在威斯敏斯特宫的星室 (Star chamber)里开庭而得名。早期英格兰国王的谘议会在星室处理政务。亨利七世和亨 利八世时期,重组了这一机构,授予其司法管辖权,并规定了法官的组成人选。星室法庭 在审理时,不采用陪审团。其管辖权从原则和程序上与平衡法庭类似,主要处理普通法法 庭无法审理的刑事案件或特殊性质的案件。星法院的民事管辖权包括审理英格兰人和外国 人之间的纠纷、捕获案件、海商法案件、公司之间的诉讼以及遗嘱案件等。后来,这大部 分民事管辖权逐渐移转

9、到普通法院,但保留了刑事管辖权。它是一个“刑事衡平”法庭。 星室法庭以其快捷有效的审理活动增加了王权。枢机主教沃尔西(Wolsey)扩大了其管辖 权。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星法院被用作镇压清教徒的工具,因其独断行使权力和非法扩 权而极不受欢迎,1641 年被撤销。此后,星法院成为专断司法的同义语。1570 年,伊丽 莎白一世将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改组为直属女王的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 建统治,组成人员包括枢密院人员和大法官三人。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 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 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

10、疑犯的权力等。该法令一直维持到 1641 年,是 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最大桎梏。出版自由提出的历史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新闻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1641 年废除星法院,带来了报业的活跃1644 年密尔顿出版论出版自由 (Areopagitica: 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主张言论与出版自由约翰弥尔顿(16081674)英国资产阶级著名的理论家、诗人和政治家。主要作品: 失乐园 、 复乐园 、 力士参孙 。 论出版自由的观点:杀人只是杀了一个理性的动 物,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论出版自由西方新闻思想的奠基

11、之作,其核心主张:“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 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理论前提: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着自己的理性 能够辨别真假正误;二、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己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力 与特权” ,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因此,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既是对理性的藐视,又是对人权的践踏。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制约报业的手段背景:英国的日报的不断出现与杂志的勃兴管制报业的新措施:印花税(Stamp Tax) 津贴制度(Bribery) 法律制裁(prosecution): 叛国法与煽动诽谤法约翰考克斯案与总逮捕状的废除:英国 18 世纪的司法原则:凡指责、攻击国王、内阁 大臣的人

12、都犯有煽动诽谤罪煽动诽谤罪。1762 年, 约翰考克斯创办北不列颠人杂 志,主张“批评政府是每个报人的神圣天职” 。他因批评国王的文章被捕,释放后控诉政府 非法捕人。法院认定控诉成立,政府赔偿 10 万英镑。总逮捕状至此被废止。知识税的废除:1712 年,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Stamp Act) ,开始征收印花税,征 收的对象主要是报刊和纸张。由于纳税的报刊和纸张都贴一枚印花,如同付过邮资的信封 贴有邮票一样,故称印花税。印花税也被讥为“知识税(Tax on Knowledge) 。知识税包括 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1853 年广告税被废除,1855 年印花税被废除,1861 年纸张税

13、被废除英国国会新闻报道的历程:由于总逮捕状的废止和 1792 年国会通过了法克斯诽谤法案 (Foxs Libel Act),对国会的报道成为合法,新闻自由传统逐步确立:1803 年,英国国会 正式决定准许记者在国会后排旁听,1831 年正式设立记者席;1868 年国会通过法案,承 认记者报道国会消息及批评国会不属于诽谤,英国新闻界获得了报道国会消息的全面自由三、欧美其他国家的革命对新闻自由的贡献十八世纪欧美各国的革命斗争促进了报刊的进一步发展1.法国大革命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出版自由”的原则2 北美独立战争使北美的新闻事业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及杰弗逊的贡献第三节 新闻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一、约翰洛克自

14、由思想的先驱John Locke(163217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 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洛克关于自由的思想:“人心爱真理,胜过眼睛爱美丽” (人类理解 论 ) “天赋人权” (natural rights) ,一译为“自然权利” ,即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 的东西,包括生命权(Life) 、自由权(Liberty) 、财产权(Estate) ,这些是大自然 赐予人的神圣权利。人有权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自己认为的方法,决定其行为,处理其人身和财产。是自然状态的权利(right) 。 “社会契约”(social contact):为 避免自

15、然状态下所必然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民众经过协商达成一种公共契约。 在达成这个契约之初,每个人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利,将它交给那个按照社会契约组 成的政府(论政府 )二、托马斯杰弗逊自由思想的化身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 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的新闻 自由观:“如果让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 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Bill of Rights 第一条 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石:1789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前 10 条修正 案(又称人权法案 ) ,其中第一条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订下列法律:确定宗教或禁止 宗教自由;剥

16、夺人民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伸冤之权。美 国媒体所享有的一切自由都来自这条规定。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础。三、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集大成者John Stuart Mill,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其名著论自由 (On Liberty) ,被誉 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第二章为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的影响最大。密尔认为,任何言论不外乎三种:全部真实,部分真实、全部虚假。对第一种言论,应该 允许它自由地传播。对第二种言论,也不应该压制,因为它含有部分真理。对于第三种全 部虚假的言论,同样不应该压制,而应该任其自由发表。因为从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才 能产生对于真理更加清楚的认识,并且人们往往无法断定一种虚假的言论没,就是绝对的 虚假。新闻自由传统确立的标志性:英国:总逮捕状的废除与国会报道禁令的解除;美国:宪法 十条修正案;法国:人权法案;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