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重要部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8902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重要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重要部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 章章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 1、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2、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第一,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第二,婚姻是以男女双方具有配偶 身份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第三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通过生 育又产生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4 婚姻家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规范化、 定型化的社会关系。 5、恩格斯断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后,必将出现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婚姻自由、男女

2、平等、一夫一妻制的婚嫁家庭制度。 6、一夫一妻的婚姻和与之相适应的个体家庭,是在原始社会和私有制社会交替之际出现的。7、我国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的婚姻家庭具有强烈的宗法性质,这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 的礼与律中有着集中、系统的反映。 8、包办婚姻是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最重要的特征,它剥夺了人们婚姻自由的权利。 9、1950 年 5 月 1 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以下简称婚姻法 ) ,是新中国成 立之初问世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10、1980 年婚姻法将法定婚龄提高为男 22 周岁,女 20 周岁。 11、2001 年我国对 1980 年的第二部婚姻法在以下五方面进行了修订:1

3、)关于总则。2)关于结婚制度。3)关于家庭关系。4)关于离婚制度。5)关于救助 措施和法律责任。 12、 “关于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 ,修正后婚姻法增设了以此为名的一章。 第第 3 章章 性别平等理论性别平等理论 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社会性别逐渐成为联合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分析视角。 2、基于生理性别产生了社会塑造,诸如:男子汉、好姑娘等。 3、所谓社会性别,通常指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含意,泛指社会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 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4、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工、社会地位并不是由生理差异决定的,而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 关的。 5、社会性别角色受到年龄、阶层、种族、民族和宗

4、教信仰的影响,也受地理、经济和政治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6、社会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均能得到同等认可、评价和照 顾。 7、社会性别主流化,最早出现在 1985 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上。 8、社会性别主流化在对性别歧视原因的认识上,强调导致男女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性 别角色分工及其相适应的社会性别机制。 9、恩格斯写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标 志。 10、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 11、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我国妇女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市场化转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挤压。 第第

5、4 章章 婚姻家庭伦理婚姻家庭伦理 1、婚姻伦理的基本要求:1)把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2)婚姻自由。3)一夫一妻制。4) 男女双方权利和义务平等。5)遵守两性道德。22、婚姻的基础和本质是爱情, “爱情高于一切”应当是社会主义婚姻伦理最基本的要求。 3、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伦理强调的性道德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 婚姻缔约原则。 4、婚姻是两性关系的合法前提。 5、婚姻家庭伦理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关系 的直接反映。 6、性伦理对个体的要求是性忠贞。 7、与社会主义时代相适应的高度文明的贞操观,要求不论男女在两性关系上都要严于律已, 尽可能

6、避免婚前和婚外的性关系。 8、属于特殊的两性关系是婚外情、同性恋、独身。 9、 (问答题)正确对待婚前性行为: 1)矫正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2)对恋人之间的婚前性行为应以引导、教育为主,不宜采 取惩罚措施。3)家庭、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青年婚恋期性教育。4)转变上一代人的婚姻 观 10、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 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 11、家风主要来源于长辈的人格影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示范倡导。 第第 5 章章 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1、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及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或单身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2

7、、家庭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的起源、演变、功能和不同社会历史时 期的家庭形式以及家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 3、社会学对家庭的研究侧重于家庭的社会属性。研究家庭与社会相互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 性。 4、婚姻关系是一个家庭中的核心关系。 5、对于我国来说,老龄问题是多样的:既有赡养问题,也有儿女在外的老人需要精神慰藉 的问题,还有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形成的 421 结构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 6、家庭制度的研究是家庭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 7、功能分析论(帕森斯和默顿)他们将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功能的协调一致性、 关联性,很少提及矛盾、冲

8、突和变革。 8、奖励或期望得到奖励是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的核心。交换论者往往把互惠原则看做是 人们行动的平衡力量。 9、社会交换论特别强调合理性原则。 10、性别理论主要是指性别平等理论。 11、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情况,即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组合形式。 12、家庭结构的类型:1)单身家庭。2)核心家庭。3)主干家庭。4)扩大(联合)家庭。 5)夫妻家庭。6)单亲家庭。7)隔代家庭。 13、隔代家庭指由祖孙两代组成的家庭,子代缺损或不在一起生活。 14、影响家庭规模的因素:1)职业地位。2)教育程度。3)收入水平。4 计划生育政策 15、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夫妻从结婚建立家庭起到夫妻

9、全部死亡为止的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16、丈夫和妻子对婚姻满意的程度随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面变化,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都 随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而呈 U 型变化。 17、中国现在在大多数家庭都处在二者之间,总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型家庭日益走向平等3型家庭。 18、在现代婚姻中,性和谐是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性的和谐又是建立在双方 性权利平等基础上的真正的和谐。 19、习惯冲突型,正是这些冲突提供的刺激使婚姻得以延续,能以某种方式发现冲突和解 决冲突,这种婚姻并不属于夫妻间毫无感情的死亡婚姻。 20、婚姻社会学家发现,充满活力型婚姻中的夫妻双方具有这样一些人格特征: 1)把“他人”看得重于“自己”

10、 。2)富有意义的性生活。3)有决断力。4)高度的自 我强化和强调宽容。 21、孩子心理反应的三阶段:初期阶段,震惊和生气;过渡阶段,逐渐适应父母离婚的现 实;回忆阶段,适应单亲家庭生活。 22、父母离婚有时也能使子女有成长的机会,有的子女会因此而更加独立自主,敏于观察, 善解人意,并积极地追求自我成长。 23 离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离婚使得双方的经济都会减少。离婚后,单亲家庭生活水准因 性别差异而产生差异。 24、心理距离引起的问题:重新组合的家庭,其成员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上的距离,在 再婚夫妻中,有的对原配偶还处于心理敌视或者情感依恋的状态。 25、家庭暴力的定义: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

11、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 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26、家庭暴力的特征:1)对象的特定性。2)行为的隐蔽性。3)主观的故意性。4)行为 的违法性。5)发作的反复性。6)后果的严重性。 27、家长暴力的周期一般表现为 4 个阶段,即:关系紧张阶段、暴力行为施行阶段、关系 修复阶段与和好后亲密阶段。 28、 (问答)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几点建议: 1)重视婚后第一次暴力事件。2)充分利用 110。3)积极寻求帮助。4)树立证据意识。 5)对婚姻作理智选择。 29、我国老龄化的特征:1)老龄化速度快。2)东部比西部先老。3)农村比城市先老。 4)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5)未富先

12、老现象。 30、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有:1)建立社区内部的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福利机构。 2)建立社区老年服务中心。3)开设专门的食堂和家政服务中心。4)完善社区的医疗保健 服务部门。5)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6)开展老人法律援助服务。 第第 6 章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婚姻与家庭心理 1、激情之爱混合着性吸引、生理唤起,对身体亲昵接触的渴望以及对对方同等爱的回报的 渴望等多种成分,除了专注的去爱一个人之外,不再理会其他的事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 产生激情之爱。 2、爱情的两个重要特点:性欲和忠诚。 3、情绪二因素用公式表示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记 4、年轻女性与年龄较大的男性产生吸引,是年轻

13、女性的青春活力与年长男性的成熟产生的 互补。性格内向的人喜欢性格外向的人是气质上的互补。 5、斯腾伯格认为每个爱情包含 3 种基本成分:1)亲密。2)激情。3)承诺。46、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7、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晕轮效应” 8、研究者将这种外界干涉越大、恋人相爱越深的现象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9、择偶理论:1)三阶段理论。刺激阶段。价值阶段。角色阶段。这种三阶段理论 假设个体的婚姻动机是身体吸引、相似吸引和互补吸引的高度混合物。2)交换理论。假设 求爱的人都是理性主义者,他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为伴侣,而所有导致 吸引和排斥的因素全都归入利益和价值来考虑。这

14、个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 4 个阶段: 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10、青年男女择偶类型:1)精神满足型。这类青年追求爱情主要为满足精神需要。2)感 官满足型。这类青年看重的是对方的容貌、外表、风度、举止等。3)功利满足型。这类青 年主要着眼于对方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追求物质利益和种种实惠。 以上 3 种追求爱情 的类型中,第一种是高层次的,这种择偶心理为幸福的婚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1、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将夫妻关系归纳为几种类型:1)爱情型和功利型。2)平等合作型、 分工型和一方依赖型。3)建设型、维持型、失望型和一体型。 12、影响婚姻适应的因素:1)婚前准备不足。2)早婚。3)夫

15、妻角色期待。4)背景不同。 5)恋爱时间。6)浪漫程度。 13、婚前准备主要包括:对婚姻本身的认识和期待以及有关婚姻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 的内容。 14、一般来说,门当户对有利于婚姻的和谐。印度学者古普塔提出了“激情或门当户对与 婚姻的持久比较。 ” 15、影响对配偶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配偶的理想形象。夫妻间要善于重新 认识对方,并且充分估计他(她)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和个性的再塑造。2)早期经验。 3)成长背景。4)夫妻角色的观念。5)兴趣爱好。6)价值观念。7)对家庭生活模式的适 应。 16、性生活不满足导致夫妻情感破裂的占离婚案件的 50%以上。 17、影响姻亲适应的因素:

16、1)年轻夫妇对享受独立生活的渴望。2)对家庭的亲密感。3) 社会地位的变动。 18、人们普遍认为,最难处的姻亲关系是婆媳关系。 19、对夫妻冲突的处理:1)冲突不一定是坏事。2)使对抗具有建设性的几个普遍原则。 “妥协双赢”的原则。“就事论事”的原则。“换位思考”的原则。3)良好的沟通 在冲突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20、在怀念、友好的情况下,有一些人想与原配偶复婚。在李银河的调查中,准备复婚的 占 71%,基数是 20%。521、继家庭的亲子关系仍是再婚领域最令人困惑的现象,造成这种困惑的第一个原因是继 亲子关系容易出现混乱,表现为:1)个人身份问题。新父亲与他的继子女之间出现的那种 混乱。2)继子女与家中其他孩子的竞争。3)同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理想、期 望和要求。 22、与继子女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在于个体要正视这一非血缘关系,承认继子女的地位, 而不要一味想变成继子女的“亲爸亲妈” 。 23、人既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过程 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4、个体社会化是一一的任务,但早期社会化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